高频彩超对乳腺包块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3-11-08张文定张君娴米丽春新疆乌鲁木齐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张文定,张君娴,李 莉,路 平,米丽春 (新疆乌鲁木齐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高频彩超对乳腺包块的诊断价值研究
张文定,张君娴,李 莉,路 平,米丽春 (新疆乌鲁木齐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二维超声观察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内部回声(低回声或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均质性、微小钙化等;观察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布特征;分析上述二维超声成像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包膜、微小钙化、血流形态等方面有差异显著。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诊断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的第一位恶性肿瘤,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乳腺肿瘤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乳腺包块最重要的检查目的就是要鉴别其良恶性,本文重点分析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体检患者72例,年龄18~63岁,共95结节,均进行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术后病理结果。
1.2 仪器及方法:采用GE Logic5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 MHz。患者平卧或侧位,双臂自然上举,显露乳房,采用直接扫查法,即用探头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顺时针从1点钟~12点钟不间断扫查,观察乳房皮下层及腺体组织层回声,观察包块的数目(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边界(清晰或模糊)、分布位置(位于几点和象限)、内部回声(均质或不均质)、后方衰减、有无完整包膜、结节内部有无沙粒状钙化、包块纵横比等。然后彩色多普勒观察包块的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特征。
1.3 观察指标:CDFI血流信号按Adler半定量法[1],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几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血管。频谱多普勒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之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72例乳腺肿块患者,病灶共95个,其中恶性病灶33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7例,单纯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良性病灶62例,包括纤维腺瘤3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增生性病变25例。超声诊断良性病灶68例,病灶大小约(7.6 mm×6.4 mm×5.3 mm)~(43 mm×36 mm×27 mm),恶性病灶27例,病灶大小约(8.7 mm×7.2 mm×5.6 mm)~(47 mm×39mm×23 mm)。超声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5%、6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乳腺恶性肿块声像图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29/33),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或欠均匀(30/33),边界不清晰(29/33),边缘呈毛刺状或呈蟹足样(20/33),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29/33),活动度差,后方声衰减(10/33),有沙粒状钙化点(19/33),肿块较大时其纵横比 >1,并且肿块中央可出现无回声区。良性乳腺肿块的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规则(49/62),内部回声均匀或欠均匀(45/62),边界清晰(51/62),包膜完整(47/62),活动度良好,后方回声增强并常见到侧方声影,多无沙粒状钙化点(55/62)。
彩色血流显示33例恶性肿块中,有30例可探及血流信息,显示率90.9%(30/33),其中Ⅲ级血流15例,Ⅱ级血流11例,Ⅰ级血流4例;62例良性肿块中24例可探及血流信息,显示率38.7%(24/62),其中Ⅲ级血流3例,Ⅱ级血流5例,Ⅰ级血流16例。结节内血流丰富程度、肿块内PSV及RI与良恶性的关系见表1。
表1 乳腺结节CDFI分级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3 讨论
随着高频超声浅表探头的应用,最大直径<10 mm乳腺肿块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组33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有7例肿块最大直径 <10 mm,最小肿块大小约8.7 mm×7.2 mm×5.6 mm,二维超声显示其边界不清,CDFI显示异常血流信号,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癌。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肿块大小及边界、包膜、内部结构,血流信息等信息,为肿瘤的鉴别诊断及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诊断依据。
乳腺良恶性肿瘤二维声像图特点有显著差异,乳腺恶性肿块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征边缘,这是因为乳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生长,本组研究中边缘呈毛刺状或呈蟹足样20例,占61.0%。一例硬化性腺病及一例乳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误诊为恶性肿块,其原因为硬化性腺病病变进展期,上皮和纤维组织混淆的形成的假性浸润,导致包块边界模糊,而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外推膨胀性生长,表现为边缘光滑。乳腺内微小钙化是乳腺癌特征之一(系癌细胞代谢产生钙盐),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二维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点状强回声,散在或呈簇状分布,后方不伴有声影,病灶中发现微小钙化,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极大。随着超声探头的应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高频超声可以发现直径<1 mm的钙化点。本组恶性病灶中19例有微小钙化,占57.6%(19/33),良性肿块也可出现钙化,是由于肿瘤的退行性病变,本组良性组中钙化检出率11.3%(7/62),多呈块状钙化,还不多有声影,恶性组中微钙化者检出率高于良性组,并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的[2]。本组1例未发现明显包块,超声局部可见呈簇状分布的微小钙化点,CDFI显示Ⅱ级血流信息,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特征包括恶性肿瘤血管丰富、内部血流检出略多于周边血流、对触诊不明显的小肿块型乳腺癌、异常血流信号更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本组研究中30例可探及血流信息,显示率90.9%(30/33),1例无明显肿块在显示簇状钙化点局部可见血流信号。较大肿块者内部血流信号表现丰富,其中15例表现为血管数目多,走行紊乱,血管内径不均匀,成抱团样结构[3];较小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弱,应用CDFI分析乳腺恶性肿瘤血流分布特征时,必须考虑到肿块大小这一重要因素[4]。本组研究显示,直径<10 mm、直径为10~20 mm、直径>20 mm时,血流信号显示率分别为66.7%(4/6)、91.6%(11/12)、100%(15/15);良性肿瘤血管稀疏,相对规则,多呈点线状状,周边血流检出略多于内部血流检出;往往在肿瘤的周边绕行。本组研究中62良性肿块中24例可探及血流信息,显示率仅38.7%(24/62)。
较大肿块的乳腺癌特征较为明显,但在早期尤其直径<10 mm时,往往缺乏特征,所以当较小肿块内未发现血流信号时,不能排除癌的可能,必须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各项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都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两者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肿瘤定性诊断的能力和信心。
[1] 王 伟,黄伟良,焦 琼,等.乳腺癌VEGF的表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及病理的相关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9):604.
[2] 张家庭,李泉水,李征毅,等.乳腺良恶性钙化的声像学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7,(4):234.
[3] 李颖嘉,张云昆,周宴梅,等.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微血管构筑的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6):559.
[4] 朱庆莉,姜玉新,孙 强,等.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因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2):109.
2012-06-14 编校:费越/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