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

2013-11-08汤诗华朱祖林郭允建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建设

□ 汤诗华 毕 磊 朱祖林 郭允建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了“建立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之后,学分银行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展开。

据CNKI、百度搜索和政府门户网站检索,国内最早以“学分互换(学分互认)”、“学分累积(学分积累)”、“学分转换(学分转移)”、“学分银行”、“学分认证(先前学习)”为相关主题词的文献,分别 始 见 于1991[1]、1991[2]、2002[3]、2003[4]、2006[5]年。近年来,以这些关键词为主题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报道不断增加。迄今的相关文献报道量见表1。

表1 国内学分银行文献报道量简况(单位:篇)

从现有研究看,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进展如何?相关方有着怎样的认识、态度和反应?学分银行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呈现怎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回溯梳理与反思述评,将有利于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不断深入。2012 年5 月,在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学分银行: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上,我们曾从政府、学者、用户三个视角对这些文献作了多维观察与探究分析[6]。这里,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对我国学分银行相关文献作进一步的内容分析,以期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相关方提供若干借鉴。

二、理论探究

(一)国外经验借鉴

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实践,比较重视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主要涉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韩国学分银行系统、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美国学分衔接和转移系统、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7-13]等。其中,尤以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和韩国学分银行系统备受重视。此外,对北美、意大利、俄罗斯的先前学习评价、学分积累与转换的研究亦有少量涉及[14-16]。虽然名称和定位各不相同,但上述系统、制度或框架的核心功能均包含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

总体来看,国外学分银行系统有效地推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均衡,同时激发了全民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学分银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对国外经验的研究主要包含译介和嫁接构想两种形式。译介内容涉及国外学分银行系统的背景、发展历程、主要特征、系统构成、运作模式、重要文件、实施效果等;嫁接构想主要是在分析国内建立学分银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基础上,将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建设重点等。

当然,国外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学分换算标准,缺乏资金支持,部分高校参与度不高,精力和时间的大量消耗,人才特色体现不足,强化社会结构性失业和片面追求文凭的“功利主义”等负向功能[17-18]。

相对于经验介绍而言,关注国外学分银行的实践困境与局限的文献较少。我们需要对这种选择性的忽略保持足够的清醒,以避免在复制他国经验的同时亦复制其实践困境。

(二)基础理论研究

1.理论内核、功能定位与组成要素

对学分银行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三种:①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与地点的教育管理制度[19];②学分银行是一种教育管理模式[20];③学分银行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既是管理制度又是管理模式[21],在用户视野中,还是管理学分的机构[22]。已有界定体现了不同侧重的理论定位,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学分银行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尚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学分银行作为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的系统,在不同群体的视野中呈现出不同定位。在政府、研究者、学习者视野中,学分银行分别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模式、学分管理机构。

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可分为三种:宏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制度属性,认为学分银行的功能应定位于“各类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开放兼容,中等学历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联合融通”[23-24];中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模式属性,认为学分银行有“学分的记录与累积、学分的互换、学分的兑换”三种功能[25-26];微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机构属性,认为学分银行应定位于“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成标准学分,并进行学分存储、积累、兑换、借贷与折旧的学习管理机构”[27-28],是“提供学分查询、学分互认等服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29]等。尽管研究者的立场、视角不同,但均认为学分银行具备学分存储、转换、汇兑的基本功能。

关于学分银行的组成要素,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以课程标准、学分累积、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学分诚信五个子系统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基本架构[30];以学分银行系统、选课系统、兑换系统及评估委员会作为学分银行的组成要素[31];也有将学分银行划分成为更加细致的课程体系、选课制度、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兑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六个方面[32]。虽然角度和侧重各不相同,但这些观点均内含了学分互认、学分累积、学分兑换等学分银行的核心要素。对于组成要素的厘清与界定,将直接影响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有效设计及其实践前景的清晰程度。

2.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与构建策略

关于运行机制,学分银行采用多部门协调或专门机构负责的运行模式[33],基于“存—贷—兑”的基本框架进行基本业务活动[34]。学习者通过先前学习评价对学习成果进行学分换算,获得学分并记录、存储[35]。存储的学分经过认定,在各学分银行成员单位间互认。累积足够学分后,学习者可凭借学分兑换学历。如果学分银行系统足够成熟,学习者可按照规则进行学分借贷,提前支取学分以换取文凭。学分银行运作成熟后,学习者可在各成员高校间自由存储、汇兑学分。总之,学分银行沿着“学分获取—学分存储(记录)—(学分借贷)—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学分通兑”这一路 线[36-37]开展运作并深化发展。其中,存分机制是起点,贷分机制是深化与完善,兑分机制则是更高境界,三者间存在联动效应[38]。

管理模式方面,学分银行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订总体规划,并由政府出资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担任学分银行的投资主体和运行主体[39-40]。一般设置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宏观指导学分银行的构建和运行,下设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负责为学分银行提供指导与咨询意见,制定并执行学分认定标准,设置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学分银行的具体运行管理工作[41]。学分银行采取总部与分部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管理中心是总部,负责管理各分部和合作高校(机构)。合作高校间以“契约”方式进行学分互认[42],并接受学分银行的协调。此外,还需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独立委员会和协议教育机构分级管理的三级运行管理机制[43]。

学分银行的构建在“边研究边试点,待运作成熟后再逐步推广”[44]的整体思路下,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45-52]。一是组建研究团队和统筹规划机构,积极进行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并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进行学分银行框架体系的总体设计。二是依据教育发展状况,选择适宜的教育形式如开放大学、自学考试等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依托和支撑。三是组建学分银行机构,如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管理中心等。四是制定各种通用的课程标准体系,包括学历、非学历教育的课程认定及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标准体系。五是逐步建立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六是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人才选拔制度,搭建并维护好实施平台,完善课程资源,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等。当然,不同地域、主体的学分银行的构建需结合特定的市场需要和教育发展状况调整构建策略。

国内对学分银行的理论探究,初期以借鉴国外经验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本土的理论探讨。对于先前学习、学分互认、学分累积(学分积累)、学分转移(学分转换)等学分银行核心要素的理论研究,正逐步展开。

三、实践探索

(一)政府推动

1.国家层面

从2001 年开始,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导学分银行建设。2001年8月提出,“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53],开始了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学分互认的尝试。三年之后又更加系统、全面、灵活地规定了学分互认要点[54]。2005 年开始,教育部酝酿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2006年首次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55]。2008 年进一步落实“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建立‘学分银行’”[56],中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不断深入。2010 年教育部强调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57],学分银行建设开始由职业教育领域向其他教育领域拓展。在2010 年工作要点基础上,教育部2011、2012 的工作要点中将有关学分银行的表述进一步具体为“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58-59],2013 年的工作要点要求“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60]。由“深入试点”到“积极研究与实践”,映射了学分银行建设重点、进展的深入。2010 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学分银行’制度”[61],这在政策层面上将学分银行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10年12月,国务院发文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放大学试点省市和学校[62],进一步“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建设不断深入实践。

2.地方层面

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学分银行相关政策后,地方政府均以地方性政策的形式加以响应。尤其是《纲要》颁布后,各省级地方政府纷纷酝酿并发布了地方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或促进地方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法规,均以相似表述提出建设学分银行的任务,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学分银行”的要求。如北京市先后发文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63],“推动课程学分互认,建立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机制”[64],“深入推进‘学分银行计划’”,“探索建立学分银行与学习成果认证体系”[65];上海市明确规定了将学分银行作为一种制度,进一步打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隔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交融,以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66-67]等等。2012 年7 月,上海市教委发文正式决定委托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68],随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了国内第一家覆盖全市的学分银行。

可见,学分银行建设已获得了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层面的关注和重视。政策文本语境下的学分银行,主要是面向继续教育的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设计。作为一项教育制度的学分银行具备超越单个教育类型的可推广性,学分互认、累积、兑换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发生。最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明确了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存在,以及建设学分银行对于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沟通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地方政策文本与国家政策文本保持精神一致,高度重视学分银行建设。由于政策执行的时间不长,尚未清晰出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本土特色、本土策略。对于执行方案中的承建主体、成员组织、建设思路、运作框架、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提高其切实可行性。

(二)机构探索

国内的学分银行相关实践形式多样,其中以合作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试点探索最为典型。学习成果认证的整体框架和基础标准尚未建立[69],先前学习认证、学分累积、学分转换等涉及学分换算的相关实践较为少见。

1.校际学分互认

其一,相同类型、层次高校间的学分互认。此种学分互认占据了校际学分互认的主流,且一般以高校教学联盟为基础[70],通过跨校选课、合作开设辅修专业、学生校际交流、课程免修等方式[71],实现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高校间合作形式包括行业性高校合作[72]、政府推动的区域间高校集群合作[73]、高校间进行公共课程的有限互选合作[74]等。

其二,不同类型、层次高校间的学分互认。这种性质的学分互认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在相同专业内先从单向认可做起,然后经过学分转换系统的折算,实现学分的等量值转换。这类合作以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间的学分互认[75]最为典型。还有少量不同教育类型间的学分互认尝试,如自考与普通高校[76]、本科与高职[77]等。

在机构探索方面,校际学分互认大多发生在同一区域或相邻区域的高校之间,也有少量同级别高校跨区域合作[78]、基于网络开展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合作[79]等。高校间及高校内部的学分互认主要限于学历教育层面,且学分互认的方式主要是合作机构相同或相近课程之间的简单等价转换,而非遵循一定标准的学分折算。由于操作难度大,非等价转换的学分实践较为少见,且很多学分合作仅停留在协议层面。

2.学分银行试点

其一,国家学分银行。2012 年6 月,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获教育部批准立项[80],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学分银行试点项目。此项目属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依托该项目正式开始探索与实践面向全国的学分银行制度。当前,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学分认证机构,正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的顶层设计,并围绕“学分银行”标准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81]。

其二,地方学分银行。国内不少地方在探索学分银行建设,其中以京、沪两地最为活跃。北京市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群众组织、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企业等的多方主体参与探讨与实践[82-84]。上海市在市教委和上海开放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 年8 月成立了全国首家覆盖全区域的省级学分银行[85-88],并已投入试运行,试点不同课程间的“通存通兑”。广西、澳门和浙江省慈溪市等地亦有相关报道。

关于学分银行试点,多方参与,进展不一,虽有先行建成试运行,但多数尚在积极探索或酝酿之中,实质性的进展鲜有报道。

四、结论与讨论

(一)从注重国外经验借鉴到重视本土理论研究,理论探究不断深入,但值得深究的领域还很多

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最初以国外经验的译介和借鉴为主,具体表现为对国外经验的一般性介绍及国外框架的本土嫁接构想。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理论探究的重心开始向本土理论研究转移,聚焦于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等基础理论的探索,同时探讨各类教育领域构建学分银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等。而对于学分银行制度构建、政策法规,尤其是学习成果认证的整体框架和具体标准等内容的研究,则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进程,亟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未来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二)实践探索领域多样,成熟典范的本土经验尚未进入期待视野

国内的学分银行实践围绕理论探究的相关主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呈现出领域多样化的特征。这些探索既有先前学习成果认证,也有校际学分互认和校企间学分转换,还有多地平行推进的学分银行试点。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合作高校间有限度的学分互认,以及各地进展不一的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学分换算的实践比较少,学习成果认证的整体框架和具体标准尚未形成和付诸实践检验。由于现阶段实践进展有限,实践中的种种困难尚未完全凸显,学分银行相关方的利益诉求还未全面清晰呈现,有关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学分银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至今还没有形成成熟典范的实践经验。

(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靠近、相互验证、彼此促进,将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践探索的加速,学分银行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

“学分银行”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属性的领域。我国开始学分银行建设之初,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就在不断交互、靠近中彼此促进。就当前而言,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习成果的认证框架与标准成为制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探索的推进的瓶颈。未来的学分银行建设,需要理论与实践同步推进,一方面加强对成果认证框架和标准的研究,利用相应成果指导实践的展开,另一方面又以实践反馈作为修订框架和标准的依据和素材。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加速实践探索的进程,进而保障学分银行的建设质量。

[1]龚祥国,陆海云,王泰健.课程顶替和学分互换办法改革刍议[J].中国电大教育,1991,(6):15-18.

[2]曹伟涛,夏国强.常州市制订卫生技术人员学分累积制继续医学教育条例[Z].江苏卫生年鉴,1991.

[3]李联明.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65-67.

[4]王家钧.论远程高等教育结构学分银行与模块课程超市管理体制的建立[J].中国远程教育,2003,(23):71-74.

[5]朱力南,林娟.台生就业学分认证素质教育[N].福建日报,2006-12-13(007).

[6][22]孔磊.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5):5-20.

[7]陈涛,刘晶蕾,张宝昆.走向自由、终身学习之路: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历程、规程与前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9):75-80.

[8]袁松鹤.欧洲学分体系中ECTS 和ECVET 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1,(5):30-39.

[9]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65-68.

[10]陈娟.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9,(18):59-61.

[11]邱萍,刘丹.美国大学学分转换模式新探:以三所美国公立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39-43.

[12]王红玲.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定制度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78-83.

[13]王冬梅.英国高等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践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4):92-95.

[14]孔磊,殷双绪.欧洲和北美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欧洲ECTS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TS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2,(3):44-51.

[15]佛朝晖.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和意大利高校学分体系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129-133.

[16]李春生,时月芹.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与俄罗斯高校的学分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6,(4):81-84.

[17]杨晨,顾凤佳.国外学分互认与转移的探索及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9-14.

[18]吴韶华.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及其引发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23-26.

[19][29]张德明.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2,(1):52.

[20]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2.

[21][38]熊惠平.论高职院校“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联动效应[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7-49.

[23]张秀梅.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互通机制的构建:兼谈学分制改革和综合性高等教育学历资格框架体系的建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30-34.

[24]楼一峰.建立“学分银行”沟通衔接终身学习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1-07-14(004).

[25]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17):49-50.

[26]李萍萍.略论学分银行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建设中国开放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23-26.

[27][45]张莹.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J].云南电大学报,2011,(02):10.

[28]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区域性继续教育领域中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3.

[30]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6.

[31]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22-23.

[32]郭庆春,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崔文娟.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8):33-35.

[33][46][69]张润芝,王迎,黄荣怀.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模型及其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6):33、33、36.

[34][36]熊惠平.“学分银行”的信贷运行机理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34-36.

[35]王迎,殷双绪.先前学习评价:一种非正式学习评价方式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33-137.

[37]刘耘疆.基于内在机理的研究:“学分银行”的一种分析范式[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6-38.

[39]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Z1):89-92.

[40]刘仁坤.建设中国开放大学的理性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4):33-38.

[41]李惠康.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2,(1):46-49.

[42]顾玲玲.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23.

[43]欧斯玛尼·张.学分银行体系中学分转换制度建设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5):7-9.

[44]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2-46.

[47]王贺元,乐传永.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学分转换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0,(6):92-94.

[48]王海东,刘素娟.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7-51.

[49]张峦峤,姜玉田.开放大学在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中的生态学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15-19.

[50]孙冬喆,吴遵民,赵华.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J].开放教育研究,2012,(6):40-44.

[51]胡泽民,杨雄,杨挚诚.广西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9-13.

[52]刘永权.开放大学建设与“立交桥”的搭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5):20-25.

[5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 号)[EB/OL].[2001-08-1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56/200407/825.html.

[54]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EB/OL].[2004-08-02].http://www.moe.gov.cn/.

[55]教育部.教育部2006 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教职成厅函[2006]3号)[EB/OL].[2010-02-2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xxgk/200602/xxgk_60681.html.

[5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 号)[EB/OL].[2008-12-13].http://www.moe.gov.cn/.

[57]教育部.教育部2010 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0]2 号)[EB/OL].[2010-02-25].http://www.moe.gov.cn/.

[58]教育部.教育部2011 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1]2 号)[EB/OL].[2011-02-10].http://www.edu.cn/.

[59]教育部.教育部2012 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2]2 号)[EB/OL].[2012-01-20].http://www.moe.gov.cn/.

[60]教育部.教育部2013 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3]2 号)[EB/OL].[2013-01-24].http://www.moe.gov.cn/.

[6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

[6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EB/OL].[2011-01-12].http://www.gov.cn/.

[63]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1-03-25].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3/25/5365024_0.shtml

[64]北京市总工会等.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京工发[2011]47号)[EB/OL].[2011-05-26].http://zhengwu.beijing.gov.cn/xxt/gggs/t1217471.htm.

[65]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京教计[2012]1 号)[EB/OL].[2012-05-01].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xx/sewgh/t1222812.htm.

[66]上海市委.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9-14].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442103.html.

[67]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市人代会常委会公告第32号)[EB/OL].[2011-01-05].http://baike.baidu.com/view/5292558.htm.

[68]上海市教委.关于成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通知(沪教委终[2012]6 号)[EB/OL].[2012-07-23].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32873.html.

[70]吴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71-74.

[71]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 育,2012,(11):27-34.

[72]练玉春.行业高校联合打造中国高教世界品牌[N].光明日报,2011-10-21(006).

[73]颜维琦.长三角推进高校学分互认[N].光明日报,2011-04-09(001).

[74]傅斌,杨伟吉,成信法.杭州滨江高教园区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实践及其前景[J].西北医学教育,2011,(1):40.

[75]丁辉,杨劲松,马双琴.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5-176.

[76]叶辉.浙江探索自考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N].光明日报,2003-03-21.

[77]魏海政.山东将推本科高职学分互认制[N].中国教育报,2012-05-02(001).

[78]柯昌万.9 所“985 工程”高校共育拔尖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10-11(001).

[79]范新民,曾海军.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9):49-51.

[8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获批开展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研究与实践[EB/OL].[2012-06-2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6/21/c_123316692.htm.

[81]李令群.“学分银行”建设切入实质标准制定“问诊”专家[EB/OL].[2012-08-27].http://dianda.china.com.cn/news/2012-08/27/content_5282907.htm.

[82]易鑫.北京“学分银行计划”首批学生毕业[N].中国教育报,2010-05-10(002).

[83]齐航.北京市建立学分银行的理论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02):89-92.

[84]高琳.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学分银行网络平台设计工作会[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2.

[85]徐晶晶.满足需求与促进公平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网银上线试行[J].上海教育,2012,(1):33.

[86]王宏.学分银行构建的初步尝试:上海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证书认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4):44-49.

[87]颜维琦,曹继军.上海成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N].光明日报,2012-08-05(005).

[88]韩晓蓉.上海“学分银行”昨起“开业”[N].东方早报,2012-08-08(A11).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建设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学分美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