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构想效度本质及其定律网络

2013-11-08赵琪凤

中国考试 2013年3期
关键词:佩尔效度定律

赵琪凤

1955年以来,心理测量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构想效度(张凯,2004),然而,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效度理论,迄今为止,仍然还有许多尚未梳理和解答的问题。我们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效度领域已经出现多种效度类型,每一种类型似乎都与特定的目的相关,在几种效度类型并存的情况下,Cronbach和Meehl为什么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效度理论?与此同时,这两位创始人引入了令心理测量学界陌生的定律网络,其本源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回溯探究和给出解答。我们将从所掌握的文献资料中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还原当年构想效度提出时的背景,并解答人们对构想效度以及定律网络的相关疑问。

1 构想效度理论的提出及其本质

20世纪50年代早期,心理测量研究领域已经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批判,批判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哲学、研究方法以及效度研究等方面。这些批判给心理测量以巨大压力,也促使心理学家重新审视当时的效度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重压之下,研究者们清楚地发现了心理测量在哲学层面存在的重大缺陷,例如删减了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步骤——明确界定所测的东西是什么,以及篡改操作主义的本质,将其从一种哲学思想降低为一种分析方法;同时在效度研究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误区,诸如效度检验标准不可靠,过多地将效度研究与测验目的将联系等问题。面对种种批判和质疑,心理测量学界必须针对这些缺陷,开发一种新型的效度理论,使得效度研究能够摆脱操作主义方法的局限,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对所测心理特质给出明确的界定,从而解决效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1 构想效度的提出

1.1.1 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既然心理测量要在哲学上摒弃操作主义方法带来的恶习,那么就需要遵从一种与操作主义完全对立的哲学思想,以此来指导心理测量,尤其是效度领域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20世纪50年代)的主流哲学思想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目标是,反对形而上学,建立和演绎逻辑等效的归纳逻辑,并以此统一科学。可以说,逻辑实证主义思想与心理测量中的操作主义是截然对立的,这一哲学思想的主旨恰好符合心理测量探寻新的哲学思想的要求,于是一批心理学家(主要是Cronbach和Meehl)关注到逻辑实证主义,并接受了这一哲学思想。

Cronbach和Meehl作为构想效度的创始人,了解了逻辑实证主义思想和主张后,在这一哲学流派的启发下,试图将效度研究纳入科学说明的框架中,实现构想效度理论在科学层面的解释和研究。Messick(1989)提过:

构想效度的概念在50年代被系统化,当时,在心理学,特别是方法论方面,逻辑实证主义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势力。因此,它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框架,效度观念在这个框架中形成并得以合法化,就是必然的趋势了。(Messick,1989:2)

1.1.2 构想效度的标准表述

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尊崇,APA(1954)指出:“当测试者对所测属性没有确定的标准时,就应该研究构想效度,并且必须采用间接测量对理论建立效度”(APA,1954:214)。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的表述中,重点集中在对理论建立效度,这一点与早期的观点大不相同,因为之前的操作主义观点认为理论观点应完全包含在测量操作当中。而APA(1954)的建议强调的是理论比操作主义更为重要。于是构想效度的标准表述就出现了:

对构想效度的评价,要通过对测验所测心理属性的研究来进行,即这种研究表明,某些解释性构想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测验表现。检验构想效度需要从逻辑和经验两方面入手。构想效度研究,本质上是证明测验背后的理论有效。(APA,1954:214)

可见,APA(1954)的愿望是“把心理测量纳入正规科学的轨道”(张凯,2004)。

1.1.3 构想效度的本质——证明理论有效

构想效度作为一个效度理论被正式提出,强调其主要目的是“证明理论的有效性”(1954)。次年,Cronbach和Meehl(1955)从纯理论的角度对构想效度所作的详细阐述,均表明构想效度与测验理论中的其他效度类型(如内容效度、预测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是不同的。它不仅指测验的性质,而且也指理论假设是否得到了经验数据的证明。因此,“构想效度既和观察层面有关,也和理论层面有关。”(张凯,1998)

在明确构想效度的本质是证明理论有效的同时,我们还发现,构想效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对所测属性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一点从APA(美国心理学会)1954年发表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技术的技术推荐》一文中便可证明,构想效度研究与测量对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测验者所测属性没有明确的标准测度(criterion measure)[本文将测度称为测量对象],而必须用间接的测度[测量对象]去证明理论有效时,一般就需要进行构想效度研究。(APA,1954:214;转引自张凯,2004)

从APA(1954)的表述可以看出,当时的心理学家在面临来自各方压力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测量对象的问题,即心理测验究竟测了什么的问题。其中“明确的标准测度”就是指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的直接测量对象,“间接的测度”就是心理测验想要测量的心理属性。由于心理属性无法直接观察和操作,所以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测量。因此,1954年APA对构想效度概念的最早阐释,在更深的层面强调了明确测量对象问题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是科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因此对心理特质做出明确界定这项任务不可忽视也无法回避,从而体现了构想效度研究的重要性。

随后,Cronbach在1964年的文章中对构想效度的本质又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说明:

对理论概念的解释建立效度的过程就叫做构想效度检验。为了显示一个特定的构想应用到了一个测验当中,有必要从与构想相关联的理论中提出针对测验行为的假说,并且用实验来证实这些假说。(Cronbach,1964:104-105)

同时,Cronbach还具体列出了实现构想效度检验的三大步骤,分别为:

(1)提出用什么构想来解释测验表现。这是基于观察或测验逻辑研究的一种设想行为。

(2)从围绕构想的理论中推导出可测验的假说。这是一种纯粹的逻辑操作。

(3)实施经验的研究来验证这个假说。(Cronbach,1964:121)

从上述Cronbach的论述中,可以看出,Cronbach作为构想效度的开创者之一,试图遵循科学理论的建立规则,首先根据观察或逻辑分析提出一个研究构想,这个构想理论是有待检验和确立的;然后,根据构想提出可操作的假说;最后利用实际操作和经验数据来检验假说,从而实现对构想理论的证明和确立。

Cronbach的这一研究思路是正确的。通常情况下,证明一个理论有效,首先需要根据之前的观察和经验提出一个研究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终经过严密复杂的分析得出结论,证明一个理论有效与否。图1是马丁·霍利斯(2009:44)简单描绘的一个“观察和演绎”的推理过程:

根据图1的示例,可以明确Cronbach和Meehl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构想效度理论及其实现方法时,受到了科学哲学相关知识的启发和影响,正如Cronbach所说:“构想效度理论,是按科学哲学的正规方式表述的”(转引自Messick,1989)。

图1

2 Cronbach和Meehl试图提升心理测量的理论高度

我们一直介绍说,构想效度理论的提出,受到了20世纪5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Cronbach和Meehl作为构想效度理论的开创者,当时处于逻辑实证主义盛行的科学哲学背景下,他们在提出构想效度理论的同时,希望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使心理测量学获得一定的理论高度。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经验科学方法改造成规范的逻辑方法、把经验科学改造为逻辑构造系统以及由理想化的形式语言构成的逻辑推理系统,试图从若干记录直接所赋予的观察语词中构造出整个科学系统。逻辑实证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亨佩尔(Hempel,C.G.),关于科学说明问题,亨佩尔提出了“演绎—定律模型”(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D-N模型)。由于D-N模型中的定律只包括那些严格的普遍有效的定律,但科学中的许多定律并不是严格普遍性的定律,而是概率性的;而且,许多现象我们实际上无法运用严格的普遍定律做出解释。于是亨佩尔又补充了对统计性事件或统计规则性的说明,提出了以统计定律为前提的“演绎—统计模型”(Deductive—Statistical model,D-S模型)和“归纳—统计模型”(Inductive-Statistical model,I-S模型)。他认为这三种模型代表了科学说明的基本逻辑结构。

2.1 建构定律网络的初衷

根据上文的阐述和铺垫,可以发现,构想效度在证明理论有效的过程中,必须将提出的心理构想(假设的概念,不可直接观测)与可观测现象相关联,根据科学理论的要求,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定律关系,才能实现对心理构想的测量,从而达到证明构想理论成立的目的。具体到实际操作方面,Cronbach和Meehl清楚地认识到需要通过间接测量的实现方式,从可观察的现象中推导出不可观察的心理构想。为了证明这种推导是有效的,首先要证明可观察的变量是存在的,如果这一点已经有定律可以证明,那么在此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找到一个途径,涉及不可观察的心理构想,建立其关于心理构想的定律。为了证明这一类定律的有效性,则需要通过已经证明有效的定律来推导这类定律的有效性。可见,这是一个较为复杂交错的网络框架,也就是后来提出的定律网络的雏形。

正在两人为其研究设想寻求理论依托和借鉴时,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给他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帮助。因为亨佩尔等开创的演绎-定律模型中多数定律都是已经证明有效的,所以在这个网络模型中,可以推知一些未知的定律有效。Cronbach和Meehl的构想效度研究设想似乎可以从亨佩尔的模型中得到实施和答案。由此可以在没有效标的情况下,从定律网络中推导出可靠的标准,实现对心理构想的间接测量。Cronbach和Meehl(1955)引入定律网络(The Nomological Net)的概念时,曾解释这一想法受到了亨佩尔(1952)等人的观点的影响和启发。所以,“对构想效度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亨佩尔”(罗嘉昌,1996)。

2.2 定律网络的原型

当定律网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构想效度理论一同被引入心理测量领域时,心理测量学界对定律网络以及亨佩尔模型并不了解,甚至非常陌生。绝大多数学者对这个新鲜议题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用Cronbach(1989)的话说,“很多人被这个哲学原理搞懵了”(转引自张凯,1998)。可见,要想准确理解Cronbach和Meehl(1955)提出的定律网络,必须找到其原型,从亨佩尔的模型中得到线索和答案。

1948年,亨佩尔和奥本海默合写的名为《解释的逻辑研究》的文章,可以说开创了科学解释的演绎—定律模型,随后亨佩尔在(1966)出版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中,再次阐述了D-N模型的意义和作用,D-N模型是亨佩尔在科学哲学领域的主要创见之一。这个模型可以用图2来概括:

图2

这是一个演绎推理体系,E是表达被解释句的语句,构成了这个推理的结论;推理的前提由两部分组成,表达一般定律的 L1,L2,L3,…,Lr,和表达特殊事实或条件的C1,C2,C3,…,Ck。这个模型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被解释句和解释句之间的关系是推理关系,更具体地说,是演绎关系;第二,在这个模型中,定律占据核心地位。这个模型认为,没有科学定律,就没有科学说明。D-N模型中的被解释句可以是个别现象或事实,也可以是概括现象的某种规律性的经验定律(转引自张华夏译,2006)。

可见,演绎—定律模型的本质是以推理关系为前提,以定律为核心的框架,从已知的解释句推知被解释句,需要推理演绎的过程,在这其中,形成定律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科学定律才能实现科学说明。

所以,当时的亨佩尔坚持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试图利用D-N模型及其补充模型将不可观察的构想与可观察的现象关联起来,间接地对不可观察构想进行经验证实。而这一思想正是构想效度理论研究所需要的,于是也被Cronbach和Meehl关注和借鉴。

2.3 定律网络的含义

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确认,Cronbach和Meehl(1955)提出的定律网络来自亨佩尔的D-N模型及其补充模型,不仅是因为两个术语“the nomological net”和“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共同拥有一个中心词汇,即“nomological”,更主要的是两个模型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

关于亨佩尔的三大模型,对于没有太多科学哲学知识背景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Messick(1989)对亨佩尔(1952)的表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定律网络和构想效度研究:

按照亨普尔的观点,整个系统浮在观察层面之上,而又靠转译规则与其相连。这可以看作是一些纽带,它们虽然不是网络的一部分,但却使网络上的某些点与观察层面的特定部位相连接。由于可通过这些联系进行转译,则这个网络可起到一种科学理论的作用:从某些观察数据,通过一条转译纽带,我们可以上升到理论网络的某一点,通过另外一条转译纽带,我们可以再回到观察层面。(转引自张凯,1998)

与此同时,我们在Meehl讲座时使用的定律网络框架图中,也看到了类似的内容,可以说两人的观点如出一辙,见图3:

图3

图3来自 Garber和 Strassberg(1991:222)的文献。这两位学者引用了Meehl的定律网络框架,并解释“Meehl多次在研究生讨论课中提及这个框架,但是没有在1955年的文章中明确地描绘出来。”鉴于目前收集的Meehl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我们没有见到Meehl在文章中绘制的定律网络图示,在此引用Garber和Strassberg文中提到的这个,“Meehl讲座时惯用的定律网络框架”,直观地表现定律网络的本质含义,同时也与亨佩尔的阐述呼应起来。至此,也更加验证了Meehl作为定律网络的主要创始人,从亨佩尔的D-N模型中得到启示,提出定律网络并绘制网络图示,更加证明了定律网络的来源。

至于Meehl是如何解释定律网络这一问题的,我们同样从Garber和Strassberg(1991:222)中找到了线索:Meehl在讲座中对绘制的这个定律网络图示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认为这个网络存在两类变量(构想和操作)和三种类型的关联关系。一类关联是理论构想之间的关联。这是定律网络中实际存在的部分,并且关注于对兴趣(A)的构想如何与另一个构想(B)相关联。二类关联是理论构想与构想操作之间的关联。这里我们关注于如何实际地界定和测量实体。根据大多数的界定,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测量,因此有必要使用多种测量方法使得潜在的构想或兴趣特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三类关联关注于定律网络中不同构想的操作之间的关联。以上Meehl对定律网络的图解和解释,与Cronbach和Meehl(1955:290-291)对定律网络的六大规则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

根据Meehl多次使用的定律网络图示以及Cronbach和Meehl(1955)罗列的六条规则,我们可以明确,定律网络是一个定律体系,各种观测变量和理论构想都是由定律关联起来的,定律是这个网络的核心部分;一个构想要得到科学说明,必须由可观测的定律①至少是一部分可观测的定律。推导演绎而得。或者说,“要证明一个结构[构想],就一定得有一个围绕着概念的定律网络”(张凯,1998)。这些要求可以说与D-N模型基本一致,Cronbach和Meehl提出的定律网络也是基于推导演绎体系的,是注重定律实现的网络。

3 总结

根据上述回顾与分析,我们在构想效度提出60多年后,再谈构想效度的本质及其定律网络。我们认为,1954年,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心理测量学界提出构想效度理论,旨在关注对所测对象的明确界定,并排除操作主义方法的不良作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心理特质进行科学测量,从而实现对构想理论的证明。心理测量学家希望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使心理测量学获得一定的理论高度,于是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提出了构想效度理论和定律网络。定律网络被用来检验构想效度的存在,也就是证明构想理论的有效性。因此,这个过程必须涉及理论证明的问题。可以说,构想效度标志着测验“和历史传统与实用传统彻底决裂”(Rogers,1995:472),构想效度的本质就是证明关于心理构想的理论有效。

根据对定律网络原型及其本质的探究,我们认为Cronbach和Meehl选择定律网络来证明构想效度,是希望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研究构想效度,模仿成熟科学(如物理学)的实现方式,将心理学研究推向真正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第一,亨佩尔的三大模型是定律网络的本源。定律网络(the nomological net)中的“nomological”一词来自亨佩尔的D-N模型(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通过借鉴“nomological”一词来强调定律在这个科学解释框架中的核心地位;第二,“net”一词是Cronbach和Meehl自创的,旨在形象地表述理想的关联模式,不同的构想和实际操作实际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和相互交叉联系,形成类似网络的框架。第三,在定律网络的两端,必须是可观测的客观实体和假设的心理构想,在两者中间存在各种定律规则,它们呈网状结构把两端连接起来。

至于定律网络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我们通过追踪Cronbach和Meehl后续的相关论述,发现定律网络这个科学解释模型并没有具体实现的应用实例,究其原因,是因为定律网络这个从科学哲学层面引入的模型,对于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来说太过陌生,心理学家们对这个几乎毫无所知的新模型并不关注,更不去为之钻研和探索。早在定律网络提出不久,Compbell(1960)就认为,“心理学家的观念不像物理学那样具有演绎的力量,他建议心理学家应该把理想的定律系统放在一边”(转引自Cronbach,1989)。

[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tests and diagnostic techniqu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4.

[2]Cronbach,L.J.&P.E.Meehl.Construct validity in psychological test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5,52:281-302.

[3]Cronbach,L.J.Validity.Essentials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2nd ed.),1964,96-125.A Harper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print jointly published by Harper&Row,New York,Evanston&London and John Weatherhill,INC.,Tokyo.

[4]Cronbach,L.J.Construct validation after thirty years.R.L.Linn(ed.).Intelligence,Measurement,Theory and Public Policy.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

[5]J.Garber,Z.Strassberg.Construct validity:History and application to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M].1991.

[6]Messick.S.Validity[M].Educational Measurement,in Robert L.Linn eds.,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and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89:13-22.

[7]Rogers,T.B.The Psychological Testing Enterprise:An Introduction[M].Belmont: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5.

[8]罗嘉昌,亨佩尔.载:涂纪亮,罗嘉昌,编.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家评传(第三卷科学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9][英]马丁·霍利斯,著.庄瑾,译.哲学的初体验(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卡尔·G·亨普尔,著.张华夏,译.自然科学的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凯.关于结构效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104-115.

[12]张凯.测量是理论的组成部分——再谈构想效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5):7-14.

猜你喜欢

佩尔效度定律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澳警方起诉梵蒂冈“三号人物”
耐人寻味的定律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