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炼苗移栽试验
2013-11-08李庆伟梁明勤贺爱利刘荣宁
李庆伟,梁明勤,贺爱利,刘荣宁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现代农业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1450)
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为景天科瓦松属的植物,在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1]。瓦松全株可入药[2],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栓剂、膜剂可用于治疗宫颈糜烂[3-6]、口腔溃疡[7]、胃肠溃疡、肺炎[8-9]等症状。由于以瓦松为原料合成的新药品市场需求旺,所以与瓦松相关的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3]使瓦松新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上。然而,天然生长瓦松受自然条件和人为采挖等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难以满足临床上持续增加的需要,因此瓦松的人工栽培与生物快繁成为研究热点。本试验对瓦松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进行探索,旨在为瓦松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生根瓦松试管苗。
1.2 试验方法
1.2.1 炼苗方法
9月上旬挑具有完整根系的试管苗于室外进行炼苗。处理1-5 打开瓶口,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分别锻炼1,3,5,7 和9 d;处理6-10 先打开瓶口,后盖上瓶盖,分别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锻炼1,3,5,7 和9 d;处理11-15 自然条件下打开瓶盖再盖上,3 d 后去除瓶盖,分别锻炼1,3,5,7 和9 d。
1.2.2 移栽方法
炼苗后,洗去试管苗根部培养基,栽于食用菌菌糠和蛭石不同体积配比的基质中。试验设6个基质处理:分别单独使用食用菌菌糠和蛭石;食用菌菌糠和蛭石体积配比分别为1∶0.5,1∶1,1∶1.5,1∶2。观察移栽后试管苗的成活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移栽后20 d,统计各处理间移栽成活率和移栽苗生长状态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炼苗法对瓦松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随着炼苗时间的增加,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不断升高;试管苗的锻炼方式不同,其移栽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试管苗从培养室中拿出后,直接在室外打开瓶盖进行锻炼,导致长期生长在高湿条件下的瓶苗失水严重,根系变褐,试管苗叶片边缘卷缩,所有处理移栽成活率最高仅为22.0%。若只在开始打开试管苗瓶盖,通风换气后再盖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其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直接打开瓶口的,这说明试管苗在进行室外锻炼时,需要进行生理和形态适应。分析原因,开瓶换气降湿,使试管苗进行简单的适应;再次盖上瓶盖,并没有影响瓶内外气体和水分的缓慢交换,又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使试管苗进行自身的调整(气孔闭合、产生保护组织等),从而使移栽成活率提高。然而仅在开始阶段打开培养容器,直至移栽时直接取苗移栽,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也仅为88.7%。采用先开瓶处理,然后密闭3 d 后,再次打开瓶盖进行开瓶锻炼,移栽成活率明显提高,开瓶锻炼5~9 d 的移栽成活率最低为95.5%,最高为100%。说明试管苗经过开瓶-闭瓶-开瓶的锻炼后,其适应能力大大提升。
表1 不同炼苗方式对瓦松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各组合间多重比较差异较明显,说明不同组合对瓦松的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同。组合14,15 与其他组合间差异达到极显著。相同的炼苗处理方法,不同炼苗时间的各处理间也达到极显著差异,说明炼苗方式对瓦松试管苗移栽影响较大。所进行的各种方式中,以组合14,15 炼苗成活率最高,移栽试管苗100%成活。因此,瓦松试管苗的锻炼,以试管苗从培养室中取出,置于室外,打开瓶口换气后,重新盖上瓶盖,封口锻炼3 d 后,再次打开瓶盖炼苗5~9 d 为宜。
2.2 基质对瓦松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瓦松移栽所用基质采用食用菌菌糠和蛭石。食用菌菌糠具有疏松透气的特性,但保水性差;而蛭石特性恰好相反,保水性好,通透性差。二者结合则能很好地起到互补作用。试管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 可看出,瓦松试管苗在不同基质中生长存在差异,移栽到单独的食用菌菌糠或蛭石中,其成活率明显较低,最高仅为29.9%,这与2种基质的特性和瓦松试管苗的生理状态与特性有关。瓦松本身耐旱,试管苗虽经锻炼,但与自然界中的植株相比还是较为幼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差,因此在保水性差的食用菌菌糠中并不能很好地存活下来;又因为瓦松长期来形成了根系喜通气良好的环境,而移栽至蛭石中不能满足其根部环境需要,故长势缓慢,死亡率高。
比较显示,不同移栽基质组合试验中,组合3和4,2 和5,1 和6 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组合3,4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最高,平均达99.3%。因此,瓦松试管苗移栽时,以食用菌菌糠和蛭石的配比(容积比)为1∶1 或1∶1.5 较宜,植株生长健壮,长势良好(图1)。
图1 移栽成活的试管苗
3 小结与讨论
3.1 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组培苗长期处于高湿、恒温、弱光的室内环境条件下,幼苗对外界环境的抗性和适应能力大幅下降,出瓶移栽时,环境条件变化大,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在瓦松炼苗试验中,采用开瓶换气、闭瓶3 d、开瓶5~9 d 的锻炼方式,明显改善了试管苗的生理状态,提高了移栽成活率。已有研究显示,试管苗炼苗方式不尽相同。潘登浪[10]以荸荠为试材进行炼苗移栽时,直接取出后移栽效果好;宋会访[11]用桂花组培苗锻炼时,采用将封口膜打开,室内散射光炼苗,5 d 后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80%;李翔[12]对山银花组培苗不开盖,先在散射光下锻炼20~30 d,然后开盖2~3 d,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100%。可见炼苗方式虽不同,但其目的基本一致,都是增强试管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炼苗,应根据具体材料种类和环境条件来选择。
3.2 移栽基质对试管苗成活的影响
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最后一步,也是制约种苗工厂化生产的最关键的一步[13]。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基质上的移栽成活率不同。移栽时应根据试管苗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合理的基质。瓦松长期在野生环境条件下生长,其植株形成了耐旱、喜光的特性,根系喜疏松透气环境。因此试验中,以疏松的食用菌菌糠和保水性强的蛭石为基本移栽基质,通过不同的配比试验表明,食用菌菌糠∶蛭石1∶1~1.5 的比例下,瓦松植株生长健壮,长势良好。
[1]傅书遐,傅坤俊.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赵玉山,崔维初,苗得足,等.瓦松栓及其制备方法:中国,CN1436525A [P].2003-8-20.
[4]蔡玉英,韦兴光,张伟,等.瓦松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0,31 (5):370-371.
[5]陆永滨,贺慧琴,蔡玉英,等.瓦松栓治疗宫颈糜烂30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2000,21 (5):22-23.
[6]王淑贞,石冬梅.瓦松拴治疗宫颈糜烂82 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2,42 (8):65.
[7]蔡玉英,何剑.瓦松膜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初步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 (10):720.
[8]李杰,崔淑香,周玲,等.瓦松提取物对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4):388-391.
[9]赵玉山,任正伟,李广,等.瓦松在肠胃病药中的应用及药物:中国,CN1444973 [P].2003-10-1.
[10]潘登浪.荸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11]宋会访.桂花组织培养体系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12]李翔.山银花的组织培养[D].南宁:广西大学,2007.
[13]杜研.钙果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