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电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75例
2013-11-08卢柳梅
卢柳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颈肩腰腿痛在多种疾病中均有一定程度地表现,属于临床常见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明显压痛及肿胀等。该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2]。临床上对于该症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其中包括药盐包热敷和干扰电疗法。笔者对7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干扰电疗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颈肩腰腿痛患者150例,其中男 89例,女 61例;年龄 28~72岁,平均(45.32±7.24)岁;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2.13±0.98)年;颈肩痛80例,腰腿痛7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盐包(取川乌、羌活、草乌、独活各40 g,寻骨风、海风藤、乳香、没药各30 g,伸筋草、透骨草各60 g。把药物研细并过50目筛,同时将400 g的大青盐在铁锅中以文火将其炒热,即成)热敷。试验组给予干扰电疗法,使患者保持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并且准确放置电极,如单纯腰痛的患者可将两对自粘电极以交叉形式放置在腰骶部痛区;选取内生电模式,并且视患者忍受的程度设置电流强度,每次0.5 h,每天2次。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依据日本骨外科学会制订的腰痛疗效评价标准(JOA)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疼痛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功能活动恢复至正常为显效;临床疼痛症状及体征得到一定改善,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至正常为有效;临床疼痛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颈肩腰腿痛是由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病患部位出现疼痛、肿胀以及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的病症,临床发生率较高。目前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针灸、激光、药盐包热敷和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等[3],但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不甚理想。干扰电疗法主要是由物理理疗师用作治疗疼痛的无创电刺激治疗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国内外广泛应用[4]。该法的主要作用成分被认为是调幅干扰波[5]。干扰电又被称作内生电,在治疗时选取两对电极把频率相差为0~100 Hz两路中频的正弦交流电以交叉方式输入到人体内,会在交叉处产生干扰并产生由0~100 Hz的低频所调制脉冲的中频电流,以利用此种内生脉冲中频的电流进行治疗。此法可引起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以致血管发生扩张,并使淋巴液的局部循环显著增加,对损伤组织水肿以及病理产物具有较好的吸收及消除效果[6],并且可阻断或者干扰痛传导,逐渐被用作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JOA及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n=75]
表2 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比较(,分)
t值 P组别JOA VAS对照组试验组t值 P治疗前14.18 ± 0.99 14.21 ± 0.97-0.187 5> 0.05治疗后19.21 ±3.18 24.01 ±3.21- 9.199 9<0.05治疗前7.08 ±1.53 7.12 ±1.71- 0.151 0>0.05治疗后3.00 ± 0.64 1.02 ± 0.82 16.487 4<0.05- 13.079 3- 25.309 1 21.305 2 27.856 1<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与药盐包热敷疗法相比,干扰电疗法虽未提高治疗有效率,但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并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1]崔 豫.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81-82.
[2]刘宽远.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 2012,10(7):31.
[3]刘永鑫,刘卓民,韦 欢,等.改良温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685-687.
[4]孙利群,白 玲,周士枋.干扰电疗法机制探讨和临床疗效评估[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5,25(3):110-112.
[5]朱其卉,黄移生.药盐包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19):20-21.
[6]何杰民,许 杰,唐 勇,等.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06,19(12):7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