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藏铁路沿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思考
2013-11-07张超宇李胜涛郭彦威刘伟朋
■ 张超宇/李胜涛/郭彦威/刘伟朋/龙 慧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2.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 保定 071051)
西藏地热蕴藏量居中国首位,各种地热显示有700多处,其中可供开发的地热显示区342处,绝大部分地表泉水温度超过80℃,地热资源发电潜力超过100万千瓦。对169个热田和水热区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温度高于80℃的占22%,温度介于60℃-80℃之间的占26%,温度介于40℃-60℃之间的占35%,温度低于40℃的占17%。
20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支持下,西藏地热资源开发有了很大发展。当前,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感召下,进一步研究提高地热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效益,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客观前景。
1 青藏铁路沿线地热资源概况
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沿线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从北端的安多县城到中部的拉萨市,直线距离不足240km,路程约450km,沿线(离铁路最远不超过55km)出露的地热显示区(点)近40处。其中,进行过地热地质调查或钻探施工的较为著名的热显示区,计有:错纳、果租、玉寨、那曲、罗玛、脱玛、敏曲果、谷露、董翁、月腊、奇米多、当雄、宁中(又称曲才)、丛瓦弄、拉多岗、古令曲、曲龙多、羊八井、嘎日桥、吉达果、羊易、邱桑等22处,最为著名的羊八井及羊易地热田为已探明的热储温度超过150℃的高温地热田(图1)。
图1 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沿线地热资源位置概况图
2 主要地热显示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藏已经开始地热资源的开发。197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南部的地热地表显示开展全面普查,并对羊八井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在配合西藏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开展的勘探性钻进工作显示,羊八井浅部存在可供发电的高温热水资源。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对此十分重视,开展了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研究工作。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针对青藏铁路沿线主要地热显示区的主要特征开展相应的开发利用。
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拉萨段)进行过地热地质调查或钻探施工的地热显示区有20余处。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5个:玉寨、罗玛、宁中、羊八井、羊易,前三个仅用于洗浴;曾经开发利用但现在基本未能利用的有2个:那曲、当雄,其中,那曲地热现主要用于地热温室种植;其余地热点基本维持原始状态。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见图2,本文对部分地热点的规模、热储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表1)。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地热资源处于原始状态,约占总资源的82%,环境恶略、人烟稀少、缺乏技术支撑、开发潜力相对较小、相关部门重视不足等是引起地
热资源大面积未开发的主要原因;在约20%开发利用中,温室洗浴占其中的50%,开采简单、成本低、见效快、商业性明显等原因促进了温室洗浴开采利用;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沿线现没有一处地热资源用于家庭供暖;沿线现用于和将用于地热发电的有羊八井地热田和羊易地热田。
3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利用程度低、利用少
许多地热显示区均属于未开发利用状态,已开发利用的地热显示区占比例很小。这与西藏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科学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程度有一定关系。
图2 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拉萨段)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表1 青藏铁路沿线部分地热点调查统计表
3.2 开发利用不合理
地处高寒且能源匮乏的那曲镇,直接利用地热资源经历了发电和供暖两次重大的挫折,主要因为不了解地热资源结垢和腐蚀很严重的特性,没有合理地使用该地热资源。
3.3 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
正在开发利用的地热田,其热能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单一,目前对中低温地热均没有进行供暖利用。
3.4 地热资源利用不充分
青藏铁路沿线地热资源大多属于优质医疗热矿水资源,由于大多未对地热流体进行医疗热矿水评价和医疗作用鉴定,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对地热资源进行宣传和利用。
3.5 开发程度不足
某些正在开发和待开发的地热显示区工作程度不足,取得的地热资源并非最好的资源,个别地热生产井质量较差,主要原因是投入不够。
4 开发利用建议
4.1 加强发电尾水对热田的回灌
尾水回灌不仅可解决环保问题,更可保护资源、保护热田。今后的地热资源开发,应首先或同时解决回灌问题,做到“边开发,边回灌”。
4.2 加强利用地热资源对沿线人口集中区供暖
利用地热资源或发电尾水对沿线人口集中区供暖,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均十分明显,尤其在西藏。西藏地处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却能源匮乏,利用地热供暖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即使成本略高一些也应大力提倡和付诸实施。
4.3 将羊八井地热田北部作为干热岩勘探和开发的试验靶区
现有资料表明,羊八井地热田北部具有高温干热岩的资源潜力,且就近有我国目前较为成熟的地热发电厂,还有多年从事地热勘查的高原地热勘探队伍。目前,我国一方面正在加强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已在选择靶区推进干热岩的勘查和开发试验,将羊八井地热田北部作为干热岩勘探和开发的试验点无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4.4 选择条件较好的一些地热流体进行医疗热矿水评价和医疗作用鉴定。
4.5 进行地热流体中有用元素可利用性研究
地热流体中含有铷、铯、硼、锂、硫等多种有用元素,个别元素含量达到开发利用水平,但开采难度大,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有用元素的提取方法研究,充分利用地热流体中的有用元素,可为西藏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开辟新路径。
4.6 加强地热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地热产业化
加强国际地热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地热科学发展。
[1]王大宏,曾毅.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应采取的措施[J].西藏科技,2002(10):29-32.
[2]谢鄂军.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探讨[J].西藏科技,2002(3):16-27.
[3]廖忠礼,张予杰,陈文彬,等.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J].中国矿业,2006(10):8-11.
[4]王慧聪,任改娟,吴迪,等.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25-27,31.
[5]关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与建议[J].中国矿业,2010(5):7-9.
[6]佟伟.青藏铁路的修建为开发西藏地热资源提供新的机遇[C]//中国西部地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