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分析
2013-11-06解煜
解 煜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体育课程实施是指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他必将受到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和物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必须首先优化体育课程实施的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和物资环境等资源,并以此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支持保障系统.也就是说,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目标等的认知程度以及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等,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得以顺利推广和实施的前提保障条件.目前,滁州市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面简称《标准》)已近10年,现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形式上的繁荣并不能掩饰《标准》实施举步缓慢的难堪.因此,本文重在从体育课程实施的支持保障系统角度,对目前滁州市《标准》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在于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以保障滁州市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稳定有序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滁州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以滁州市12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的50名体育教师和2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了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法规文件、政府报告和体育课程标准等,查阅了自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体育课程理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了解和掌握了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与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采取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滁州市2区2市4县34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中抽取12所学校(省级示范高中和乡镇高中各6所),其中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回收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6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2%;共发放学生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3份,回收率为96.19%,有效率为91.9%.问卷发放前,聘请8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100%的专家都认为问卷是可行的,具有较高效度.问卷收回后,采用小范围内的再测法,对其进行了信度检验(r为 0.91、0.875).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
1.2.3 访谈法
有针对性地走访了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理论专家和学者、体育调研员、高中体育教研室主任和体育教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和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常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水平是体育课程实施管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他们的监管力度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通过对滁州市高中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见表1),虽然滁州市教委部门比较重视新《标准》实施与推广工作,颁发了《滁州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教基[2006]8号)文件,并针对《标准》的实施组织了一些专题研讨会、知识讲座和观摩课活动,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52.17%、60.87%、71.74%.另外,调查的结果还表明,滁州市有80%的学校体育主管校长和90%的体育教研室主任都参加了新《标准》的培训,但是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这一层面对《标准》实验的监管力度还相当欠缺,在制定相关管理文件、组织研讨会、组织观摩课活动以及定期检查与评课方面,分别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5.27%、8.33%、21.74%和28.26%,对于《标准》实施的知识讲座则从没有举办过.有近半数学校的体育教研室没有制定相关文件,组织研讨会以及定期检查与评课.在举办知识讲座和组织观摩课方面更是贫乏,分别仅占17.39%和15.24%.上述情况表明,滁州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未尽职责与职能.
表1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管情况 (n=46)
2.2 体育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工作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各项工作中更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可有力地促进教师重学习、重反思、重实践、重研讨的教研风气的形成,从而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2].但是,从对滁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参加新《标准》培训的统计结果表明(见表2):按要求参加省市培训学习的教师平均占43.48%,乡镇教师占28.26%,而且培训时间短,流于形式;参加新《标准》知识讲座等主题研讨活动的教师平均占45.65%;听新观摩课的教师平均占60.87%,其中乡镇教师占21.74%;公开课的开课率平均占15.22%,乡镇高中学校仅占4.35%.上述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滁州市体育教师培训体制还很不完善,效能低下.
表2 体育教师参加新《标准》培训一览表
2.3 体育教师对《标准》的认知程度
2.3.1 体育教师对颁布《标准》所持的态度和认同情况
体育教师对《标准》的态度和认同情况直接关系到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决定体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因素.从表3可知,滁州市82.60%体育教师对《标准》的颁布持赞同态度,持无所谓和否定态度的体育教师分别仅占33.33%和8.70%;有78.26%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有共计13.04%和6.25%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是否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的态度.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滁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对《标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标准》精神的领会及对《标准》和指导用书的精心研读.
表3 体育教师对颁布《标准》所持态度和认同情况 (n=46)
2.3.2 体育教师对《标准》的了解程度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对《标准》的认识与了解直接关系到《标准》的实施效果.从表4所显示的调查结果来看,滁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对《标准》的认识与了解程度不容乐观,除大部分教师对《标准》目标体系的大体框架结构有比较深刻的了解(非常和比较了解的人数共占74.06%)外,而对于《标准》的制订背景、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和学习评价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则普遍偏底,比较了解的分别仅占19.56%、23.91%、15.22%和13.04%,一般和不了解的却分别占86.09%、67.54%、82.60%和84.96%.可见,滁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应加大对《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注重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表4 体育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情况 (n=46)
2.4 学生对《标准》的认知程度
2.4.1 学生对颁布《标准》所持的态度和认识情况
学生对《标准》的认知水平是衡量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和主动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标志.由表5可知,滁州市有65.80%的高中学生对《标准》的颁布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23.83%的学生持肯定态度,还有19.1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调查结果还显示:滁州市只有66.32%的高中学生知道“体育课”改为了“体育与健康课”,还有41.97%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标准》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够.
表5 学生对颁布《标准》所持的态度与认识情况 (n=193)
2.4.2 学生对《标准》的了解程度
从表6可知,滁州市高中学生对《标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差,除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评价有一般性了解的人数稍多一些(分别占40.41%和41.97%),对于《标准》所涉及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评价有比较了解的却分别仅占18.65%、26.42%、17.09%和27.98%,尤其对于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不了解的甚至超过了半数,分别占46.11%和54.92%.可见,滁州市绝大部分高中学校和体育教师极其缺乏向学生进行《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表6 学生对《标准》的了解情况 (n=193)
2.5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械情况
场地、器械作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对课程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它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必要的场地设施,没有基本的运动器械,再好的课程标准也难以实施[3].对调查教师的统计结果表明(见表7),当前滁州市示范高中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械要明显优于乡镇高中学校,但是仅仅也只是能够基本上满足教学需要,体育器械条件仍显缺乏(不足和严重不足的总计占被调查对象的64.00%).乡镇高中学校的场地、器械条件更加另人无以言表,不足和严重不足的分别总计占被调查对象的61.91%和76.19%.可见,与原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相比,滁州市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械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必将成为阻碍《标准》顺利推进与实施的藩篱.
表7 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械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1)滁州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标准》实验的监管力度还很不周全,尤其是学校和体育教研室两个层面还相当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与职能.
(2)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覆盖面不广,培训时间集中、短暂,并且多流于形式.
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完善教师培训体制,注重对培训者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培训内容应致力于提高广大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行为、能力的综合提高.
(3)滁州市实施《标准》已近五年,但是大部分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薄弱,学生对《标准》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高.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力度和组织学习,体育教师不仅要自觉加强对《标准》和《指导用书》的研读、理解和领会,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4)目前滁州市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械等设施条件与原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械等硬件设施条件,以确保《标准》的稳步实施和顺利推广.
[1]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三个环境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2007(8):70-71.
[2] 邵良.苏州地区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74.
[3] 何元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支持系统[J].体育学刊,2004,11(6):103.
[4] 陈雁飞.北京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2010,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