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沥青混凝土(AC-13)配合比的优化

2013-11-06李小会

山西建筑 2013年2期
关键词:筛孔油石马歇尔

李小会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2)

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的最上层,直接受大气、雨水、车辆、行人等因素影响,配合比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面层质量和使用寿命。此次优化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级配、不同油石比试配调整,在保证各项试验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降低用油量,以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本次试验为目标配合比设计,整个过程采用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以空隙率为第一评价指标,以车辙为第二评价指标。依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试验,依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结果评价。

AC-13沥青混凝土用于分类的关键性筛孔尺寸为2.36 mm,2.36筛孔通过率小于40%为粗型混凝土,2.36筛孔通过率大于40%为细型混凝土,要求的筛孔通过率(%)见表1。

表1 筛孔通过率

优化配合比整体思路:

第一步:确定最佳合成级配。

首先对原材料进行各项试验,在原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后续试验,原材料试验数据见表2,表3。

表2 集料、填料试验数据

表3 90号沥青试验数据

其次,以2.36 mm为关键筛孔,粗型范围为24%~40%之间,筛分合成5种在要求范围内的级配,筛分合成级配见表4。

最后,假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5.1%,分别以5组合成级配成型马歇尔试件,测毛体积密度、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利用测得的密度成型车辙试件,具体数据见表5。

通过对表5数据进行分析,以空隙率、车辙为关键指标,得出第2组矿料合成级配为最佳合成级配。

表4 筛分合成级配 %

表5 第一步试验数据

第二步:最佳合成级配下确定最佳油石比。

以第2组级配为基础,油石比依次变化,成型马歇尔试件和车辙试件,测各项指标,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第二步试验数据

通过对表6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油石比为5.0%。

第三步:验证最佳合成级配和最佳油石比。

1)验证最佳油石比:在第2组最佳合成级配情况下,以5.0%油石比为准,上下浮动0.1%,成型马歇尔试件和车辙试件。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最佳油石比验证结果

通过对表7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油石比5.0%为最佳油石比。

2)验证最佳合成级配:最佳油石比5.0%不变,以第2组最佳合成级配为准,上为第1组合成级配,下为第3组合成级配,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和车辙试件,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最佳合成级配验证结果

通过对表8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第2组合成级配为最佳合成级配。

通过以上三步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为5.0%,最佳合成级配为第2组合成级配。AC-13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不大于4.7%会出现某些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在规定拌合时间内,混合料会出现花料,油石比不小于4.8%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因此确定油石比下限为4.8%,同时机制砂占矿料的比例不宜大于36%,大于36%时,沥青混合料某些试验结果容易超标,同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会有所降低。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S].

猜你喜欢

筛孔油石马歇尔
3MZ3110CNC超精机油石夹改进
潘集选煤厂弧形筛筛孔尺寸的改进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沥青路面性能影响因素
不同孔形下豆类透筛效果对比及圆筒筛优化
油石端部初始形状对球轴承沟道超精质量的影响
球轴承沟道超精研运动干涉分析
筛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深沟球轴承沟道超精方法分析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