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开展绩效审计的困境及对策

2013-11-05朱月燕

改革与开放 2013年20期
关键词:绩效审计审计工作内部控制

朱月燕

摘 要:随着绩效审计在西方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绩效审计也随之发展壮大,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所需的绩效审计之路,是目前大家所广泛重视的问题,本文对目前我国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对应该如何完善企业绩效审计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绩效审计;审计工作;内部控制

绩效审计援引自于西方,在各国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现已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绩效审计这一新兴思想也被我国引入进来,并随着近几年来的实践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绩效审计观。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发布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数据,在对1280家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调查中,财务审计项目仅为27.43%,而各种形式的绩效审计项目高达56.69%,表明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逐步由财务审计为主向绩效审计为主的方向转型与发展。除了国家政府审计中利用绩效审计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外,事业单位和企业也步入了对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的队伍中。以企业为例,随着绩效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绩效审计已经涉及产品的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它不仅可以对企业中生产、销售等多个部门是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以及对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准确评价,而且可以通过对企业实际运营中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进行相互对比,进而充分分析评价企业的成本效益情况,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一、当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1.绩效审计缺乏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不完整

由于绩效审计自身带有较强的综合性,较高层次的操作性以及方法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的难度较大,再加之其是西方审计学说的引入,如果照搬照抄西方观点,容易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现有的绩效审计模式较为单一,可借鉴程度不高,虽然在多行业中进行了实践,但是由于行业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绩效审计的模式的通用性较差,绩效审计相关学术理论的匮乏导致我国目前的绩效审计工作急需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合乎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绩效审计工作产生了制约。

2.绩效审计法律保障基础较薄弱,缺乏细致的规范

当前的绩效审计工作缺少相关的法律作为监督与执行的保障。目前,我国有关绩效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还相对不完善,这对企业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以及《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等,这些法律从整体上确认了企业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绩效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能够从法律的角度保证绩效审计的有序开展,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现有的法律条文中缺乏对不同行业的绩效审计工作的明确要求,例如对绩效审计准备、绩效审计实施、绩效审计取证等审计的具体流程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指导,会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约束。

3.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审计环境不乐观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绩效审计时,所面临的审计环境仍不乐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由上至下对于绩效审计仍然持不欢迎态度;日常工作中实施绩效审计的相关工作基础也比较薄弱,这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关系到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审计结果能否准确取得。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绩效审计实施环境的关注应注意到内部控制问题。内控的不健全导致绩效审计的开展的根基不牢固,对于一些国有企业而言,往往只注重完成国家或上级下达的产量任务,对于成本控制、费用支出的管理并不严格,倘若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及疏忽,就会导致企业的控制执行力度削弱,企业会计财务工作产生偏差,在关键的环节不规范,进而使得绩效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4.绩效审计工作实施取证不足,存在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的失真等因素导致绩效审计的证据不足。想要得到公正客观的绩效审计结论与评价,就需要大量充分适当真实的审计证据,在企业中审计资料的搜集本身就比较困难,这是由于绩效审计缺乏一定的法律强制性,在搜集证据时往往会涉及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来往,对这方面的取证就较为困难,绩效审计证据的不足会影响绩效审计的结论的产生,这就对日常的绩效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往往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性,绩效审计人员在会计资料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各项财务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一方面是由其职业水平决定的,而另一方面则是由其工作的态度所影响,因此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审计数据不足等问题时,需要绩效审计人员克服困难,尽可能地避免其带给绩效审计的风险。

二、当前开展绩效审计的解决对策

1.构建恰当有效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对于绩效审计的被审计事项,我们一定要保持慎重严谨的态度,采用何种评价标准,是企业绩效审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执行绩效审计时,我们都应采用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作为参考。遵守确认审计目标,搜集审计证据,做出审计判断的流程,在全程中对照审计评价标准的体系,才能确保所得到的结论客观准确。对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确立,我们还应该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适合本单位操作和发展的标准作为参照物。同时,在设立绩效评价标准时,还应考虑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特点,在实际的绩效审中,在确定评价标准体系时应与企业的任务计划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加强在特定部分的绩效审计力度,因此需要适时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调整。

2.通过提高人员素质避免实施中的困难

目前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审计环境,很大程度上与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关。除专项绩效审计外,当前的绩效审计工作较多还是由内部审计机构代劳,其人员出身往往是审计工作者或财会人员。而绩效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到国有资本效益的实现、股东投资回报、企业成长指标等,同时还必须考虑资本的保值增值。因此,仅仅凭传统的“合规性”审计思路,是远远不够的,提升绩效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以绩效审计工作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适时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绩效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来提升绩效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养,从而训练出一批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水平的多领域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绩效审计水平。

3.集中精力收集真实可靠绩效审计数据

如何提升审计证据的收集能力,这不仅需要审计人员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法,还需要审计人员能够切实地提高审计证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绩效审计人员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需要尽其所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搜集审计证据,只有审计的样本量不断增大,提高样本的准确性,并且在审计的全程中对审计证据加以充分的关注,才能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从而保证审计结论的有效性。

4.多角度拓展审计思路,提升绩效审计效果

由于企业的绩效审计区别于政府绩效审计,在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时就应该充分的立足于企业的预算决算情况,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多门类多层次可量化的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和行业整体的绩效标准体系。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可考虑将国资委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相结合。如扬州市审计局在对某国有企业进行的绩效审计中,在财务绩效评价方面参照了扬州市国资委年初下达的当年度企业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完成额和成本费用率指标值。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审查审核被审计单位年度四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将市国资委年初下达的指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比较,评价该企业年度经营业绩目标考核的完成情况。笔者认为,绩效审计还可以更进一步拓展思维,如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通过绩效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利用资源且提高企业效率,这是企业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绩效审计的引入不仅仅使企业的审计监督对象发生改变,而且还促使企业审计的重点和目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说明了绩效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资源耗用情况同企业工作成就间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通过对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等做出评判,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对目前制约企业绩效审计发展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只有充分的掌握了绩效审计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才能促进绩效审计在我国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飞,王英男.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

[2] 罗洪霞.浅议影响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客观因素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8).

[3] 范红艳.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对策[J].中国外资,2010(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温州石油分公司)

猜你喜欢

绩效审计审计工作内部控制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