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是提升当代中国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013-11-05王聚芹李宝林
王聚芹 李宝林
摘 要: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繁荣,但也蕴生了一些弊端。党中央审时度势,文化强国战略在党的十八大上再一次被高度重视,它既有理论上的支撑,也是当前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为此,今后我们应在正确文化观的指引下,探寻科学实践路径,走出一条以文化强国战略带动中国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文化强国战略;文化观;实践
在党的十八大上,文化建设问题再次成为浓墨重笔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①道出了文化的精要所在。中华文化绵延千年不绝,早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价值深深地积淀在中华儿女的心理结构之中,并化为血液流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无法分割。然而正如列宁所说,“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应该使自己适应这个较长的时期,据此规划我们的工作,发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②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文化精神的指引下,有步骤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文化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进而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业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现如今,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推动中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强大动力,同样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找寻理论依据,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理论层面以及其真理性方面指导实践。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使再先进的文化也属于上层建筑之一,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这个经济基础所决定。这也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限制性。即使当前的资本主义文化有其种种弊端,但这在远古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对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说,文化不能解释自己本身,它的产生、存在和性质都“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③。
其次,文化发展同物质生产具有不平衡性,这是生产力水平与文化发展关系之间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此,马克思认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③马克思曾以古希腊为例来解释其中的不平衡性。古希腊并没有很高的生产力水平,但与此同时其创造出的文化的灿烂程度与世共睹,而随着古希腊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神话与史诗却趋于停滞,并未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继续发展。这进而又产生另一个矛盾,即处于生产力发展高级阶段的人们如何看待生产力发展较落后时期产生的优于生产力发展高级阶段的灿烂文化。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 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③这也就是说,我们作为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使面对有种种弊端的资本主义文化,我们也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的态度。至少,我们看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即落后国家是有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这也就表明了我们当前在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在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的。
再次,文化的大众性、开放性、跨越性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前进方向。第一,大众性。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其文化观也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④。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具有大众性,强调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这要求“以人为本”理念要同样融合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之中。第二,开放性。从内部来看,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根源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但同时也受政治、文化传统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直接影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表明了发展因素的多元化,因而开放的精神是必要的。从外部来看,整个世界正在朝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世界历史”转变,曾经狭隘的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体化趋势所代替。因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必然要继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方针,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局面。第三,跨越性。也正是因为文化跨越性的存在,才使得文化的继承性得以实现,即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学习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才使得文化在不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体文化才得以延续。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⑤这表明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会直接造成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我们一度走出一条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导的强国道路,成绩是巨大的,但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进一步发展的后续动力开始显现不足。而当前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恰好反映出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
首先,物质生产大打折扣。一方面,就物质生产的效益来看,其整体效益远不如人意。我们用上了电灯电话,坐上了汽车飞机,但山不再绿、水不再清也是事实。原环保总局副局长曾指出:“中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2011年中国GDP为47万亿多,据此折算,环境污染造成损失将超过2万亿元”。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来看,物质生产不应只具有经济效益的单一维度,它还内在地包涵了社会生产、人自身生产等内容。但目前的物质生产状况具有滑向生产主义拜物教的趋势,经济高速繁荣的背后蕴藏着更大的危机。对此,温家宝曾指出,2012年GDP增长降为7.5%,不是说GDP增长速度对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不再重要,而是“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这表明我们在利用商品经济时缺乏必要的文化监管,使得“看不见的手”往往在引发各方面无法缓和的冲突和灾难之后才进行疗治。
其次,人的生产单向度倾向严重。按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分期来看,人的发展一般经过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商品经济的生发直接铲除的是“单子式”的依赖“血缘关系”的主体存在,改变了人作为“一定的狭隘的人群的附属物”,但是,这种进步也隐含着弊端,因为它直接培养的是对“物”的依赖的“异化”的人而不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换言之,缺少情感、意志、审美等更为深层次的领域,纵然人们处于物质生产高度发展之中,终究也只是抽象的、片面的人。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不均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商品经济在我国还会持久、大范围地存在下去,由此在现实中出现了物欲横流的人、个人主义的人,不仅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对抗,也导致了个体身心的不和谐。因而,借用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利优势来弥补人的片面生产的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课题。
再次,精神生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是一个标志着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物质生产是基础,但同时还包括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由于原先生产力较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未分开,精神生产潜在于物质生产之中,其作用并未显现。但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精神生产从依赖于物质生产逐渐成为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使科学技术发展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此外,精神生产还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会越是现代化,人们越会不满足于物质欲望,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表明了精神生产的日趋重要。但当前出现的精神生产问题也有很多。一方面是与物质生产严重失衡,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与严重滞后的精神生产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体现在精神产品的水准差强人意,低水平、三俗文化充斥视野。盲目追求“发行量”、“上座率”的行为,势必会造成人们的精神追求停留在词语概念上,实质还是囤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导致对美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理想信念的向往等等这些严重后天发展不足,最终还是会阻碍人们实现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解放。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诠释
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方面的阐述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最新纲领性指导,我们应在四点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文化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不仅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还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进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突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注重发展文化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需要有它的丰富的物质基础,或者,起码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使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获得合法性根基。当前,我国为摆脱现实困境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同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不同,我们要发挥自身先进文化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不仅要追求生产力的量,更要强调其质,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规避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出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建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文化体制。一直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处于政治体制的领导,注重政治和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缺乏活力。为此,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以推动文化体制创新。一方面应加快政府文化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分离,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和权限,朝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目标转变。进而区分公益性文化产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引入市场机制,拓宽社会资本融合渠道,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投资文化产业,形成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另一方面,着眼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生产出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文化产品,以需求带发展,因为文化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力,它要通过物化的文化产品才能揭示实际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进而找出差距,取长补短。
第三,加快调整文化结构,转变文化增长方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因此,要彻底摒弃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的片面发展模式。一是要调整文化结构。一方面要提高层次,不能将着力点仅仅放在物的层面,要更多关注社会特别是人的精神层面。另一方面统筹区域、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改变区域封锁、条块分割现状,促进文化资源、产品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要转变文化增长方式。要实现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融合,以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以此对接世界优秀文化,提升文化发展的活力与空间,增强全民族文化发展的创造活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号召力和感召力。
引文注释
① 新华网.十八大报告[EB/01].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10BKS01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政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