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视野下雷锋精神的重建对策研究
2013-11-05骆文杰
骆文杰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多元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产生了相当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雷锋精神教育环境等要素发生了变化,对新时期雷锋精神重建对策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定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新的时代给宣传雷锋精神的对象和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出发,来思考分析理论教育应该作出的回应,通过雷锋精神教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对雷锋精神重建作了一个初步回答。
关键词:雷锋精神;对策研究;创新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具备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意识,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观念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雷锋精神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党的先进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并存和相互消长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一个显著的文化特点,多元思潮的传播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对雷锋精神的传播造成了很大障碍,如何重建雷锋精神成为摆在高校理论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代社会背景下重建雷锋精神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1.多元思潮冲击
新时期由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西方国家借助扩大教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强文化渗透。西方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导致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发生了一定动摇。这些多样的思想观念当然需要予以具体的分析,但是其中相当部分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产生程度不同的冲击。
2.对象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思想普遍解放,社会结构逐渐发育完善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走向多元。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当代大学生不再不假思索地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主张独立思考。在教育对象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考验着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3.信息共享危机
大众媒体的信息共享功能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相当大的抵消作用,网络的迅速发展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的超国界性,极力输出西方价值观念。网络不断产生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这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拥有海量信息源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4.情感教育缺位
情感丰富、积极向上、思维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情感教育就是要用真情打动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引导大学生产生对理论学习内容的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高校理论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加强理论教育、提高理论教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二、当代高校视野下重建雷锋精神的对策研究
1.观念创新
在当前雷锋精神教育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先导,当前做好高校雷锋精神教育,关键在于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强化德育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这是我国教育事业能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重文化课轻政治理论课、重知识传授轻理论教育的现象比较突出。要创新理论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强化人本意识
雷锋精神教育强化人本意识,是指在雷锋精神教育中注意以学生为核心,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雷锋精神教育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把雷锋精神教育与青年学生的个性培养统一起来,把雷锋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3)强化现代意识
所谓强化现代意识,是指高校理论教育者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突破保守观念,以广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得到及时更新,使工作方式、队伍建设等得到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大量的事实性、陈述性知识只会由电脑和信息网络来记忆储存,人脑成为创新意识的发源地,雷锋精神教育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2.内容创新
当前雷锋精神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内容的改革。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如果缺乏时代精神,缺乏有效的手段、方法,将极大影响教育效果。
(1)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国内思想多元,大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成长。大学生已经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增加比较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讲清大方向大原则基础上,尽可兼收并蓄,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在对比中进行学习、探讨,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得真知,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2)贴近社会现实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这有利于鼓舞士气,增强克服新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更加大胆地开拓前进。同时,也不要讳言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讲清楚不足和缺陷,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唯如此,才能让教学内容取得学生的信任。
3.载体创新
教育载体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物质依托,运用在教育实践之中。雷锋精神教育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显性课程的渠道,即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雷锋精神教育;二是隐性课程渠道,即一些非计划性的、潜在的、间接的学习活动,如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格的熏陶、高校教师对青年学生的身教示范等。隐性和显性课程密切结合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学生推进内化进程。高校雷锋精神教育应充分注重隐性课程,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使之对广大青年学生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达到内化雷锋精神的教育目的。
(1)开展适合学生需求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多适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青年学生在这些群体生活和非正式群体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互动、互相影响,将使得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
(2)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每年三月五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扬雷锋精神中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激发爱国热情。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学生社团活动既是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有效平台,同时也可以是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
①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鼓励“马列学习小组”、“‘M.M学习研究会 ”等理论学习社团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扶持、帮助学生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扩大校园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成果。
②鼓励成立雷锋精神研究的学术性学生组织
结合时代要求,开展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列出重点课题纳入团建党建研究计划,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各类学雷锋团体之间的沟通联络,总结交流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和做法。
③善于运用文艺形式传扬雷锋精神
组织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歌曲、情景话剧和文学作品。推动雷锋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提升雷锋精神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强化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学习成果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理解。
①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诗歌朗诵、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网上互动等实践活动。
②鼓励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项目。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并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去帮助他人,让个人真正融入到集体之中。学校应积极联系多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③鼓励学生走进雷锋精神宣传基地。引导学生在参观雷锋精神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切身感受雷锋精神强大的内在生命力。重点加强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湖南省长沙市雷锋纪念馆、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建设,丰富展陈内容,综合运用科技、艺术等多种手段,使展陈形式更加富于时代气息,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和辐射影响。依托这些雷锋精神宣讲基地,每年3月,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敬献花篮、开办座谈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举行雷锋纪念馆基本陈列流动展览,扩大雷锋精神的影响力。
(5)发挥大众媒体宣传阵地的引导作用
大众媒介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介和电子媒介,它们是现代社会向公众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重要工具。大众媒介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与课堂教育相比,它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理论教育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研究,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宣传阵地作用,为雷锋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6)唱响网上雷锋精神教育主旋律
对雷锋精神教育来讲,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内容的更新。理论教育者必须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要利用网络媒介大力宣传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宣传社会各界学雷锋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宣传各地区各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先进经验。可结合雷锋纪念日的宣传要求,在全社会的宣传学习氛围中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举办雷锋精神网上谈活动,实现互动交流。
4.机制创新
新时期雷锋精神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工程,做好雷锋精神的教育机制创新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
要建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一把手总负责的领导机制。各级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理论教育守土有责的意识,坚持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学雷锋活动有力有效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职责。
(2)建立内外结合的考核监督机制
要建立起相应的雷锋精神教育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雷锋精神教育奖惩机制,对开展雷锋精神教育工作出色的高校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将其先进经验予以总结推广。对雷锋精神教育重视不足,形式主义严重者,要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给予处分,以起到警示作用。
(3)建立稳定一致的评价及奖励机制
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关于公益社会实践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做到社会实践前有明确的目标和周详的计划,实践过程后有客观的总结和评价,及时宣传、表彰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使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弘扬雷锋精神的载体得到有序开展。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华琪.论雷锋精神[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8).
[2] 张爱芹, 王以第.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 陈志军, 浦解明, 左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