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环城水系河道景观规划布局原则
2013-11-04经兰铭张锦秋
经兰铭,张 慧,张锦秋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1 项目概述
唐山城区现有陡河、青龙河两条主要河道,陡河、青龙河分别位于城区东、西部,独立成系,互不连通。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将青龙河、陡河、东湖及南湖相连,形成环城水系脉络,从而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该项目拟通过河道景观打造,实现“让河流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河流”的宏观美景,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1]。
1.1 河道景观规划总体布局
河道景观规划总体布局,将陡河与京沈高速公路交叉点至大庆道段划为“滨河景观大道”区;唐山市区段陡河大庆桥至南湖为历史人文景观区,以“都市文化驿站”为景观设计主题;陡河西与青龙河连接新开河道为宜居景观区,以“枕河山水人家”为景观设计主题。河道景观规划总体布局如图1。
图1 河道景观规划总体布局
1.2 河道景观规划原则
1.2.1 安全性原则
在保证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整体河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1.2.2 生态原则[2]
保护为主,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承。
1.2.3 经济性原则
以生态与自然作为景观基调,减少运行期的管理及养护成本。
1.2.4 地方性原则
挖掘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
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控制开发,保证河道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河道景观规划
2.1 水系景观规划
通过建闸、筑坝等形式,调节和维持河道蓄水位,营造梯级碧波荡漾河面,开挖大面积湖面,协调唐山整体景观水系统。
2.1.1 湖面景观
唐山市区成面水域沿陡河态势依次有北湖、东湖、南湖,其半环唐山东南且水资源充沛,西北部的青龙河北部与陡河之间水面较少。环城水系的建设是改善水资源分配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契机开发宋学新庄附近高程28.5m的地块,将其规划为西湖,西湖与北湖、东湖、南湖遥相呼应,为打造华北大地“山水之城”,创宜居滨水地带搭建了平台。
2.1.2 河面景观
2.1.2.1 河流自然形势
陡河、青龙河为自然河流,其形势取天地之灵气,河水回转蜿蜒,流畅优美。其连接的新开渠段为人工渠道,河面的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充分尊重河道弯曲的原生态现状,宜弯则弯,宜直则直。河道自李各庄起向西北通向宋各庄砖场,再折向西南,自然环状,连接青龙河。其优点是不受城市路网约束,更加自由地选择了流畅路线,有利于周边滨水高档社区的开发建设。在唐山水系整体构图上协调了景观效果,力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3]。
2.1.2.2 风景水工建筑物
闸、涵、坝是河流上建设水景观的主要水工建筑,濒临水面,与水有很强的亲和关系。阳刚的主体外型与潺潺的柔水形成对比,是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唐山环城水系依城而设,矗立在水岸的风景水工建筑就成了组织水景的重要单元。规划设计中结合功能及整体景观需要,在重要水工建筑物处设置景观节点。
2.2 堤岸景观规划
依照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在确保堤防稳定安全的基础上,创造美感度。利用堤防串起主题公园,在堤内外建设内容丰富的林带,以绿造景,形成路、堤、园结合的滨河绿带。
2.2.1 滨河景观大道
自京沈高速至唐山市城区河北路与大庆道交口,陡河的北侧规划为滨河景观大道,全长9km。上、下行机动车道分别设置宽度为12.5m,中间8m宽绿化隔离带,道路两侧分设20m防护林带,与陡河防洪堤相互联系。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沿街建筑性质、环境、日照、通风因素,分段绿化,在同一路段内的树种、形态、高矮与色彩不宜变化过多,做到整齐规则和谐一致。绿化布置以乔木与灌木、落叶与长绿、树木与花卉草皮相结合,色彩和谐,层次分明,四季景色不同。绿化布置以几何式与自由式格局交相呼应。
2.2.2 都市文化驿站
陡河唐山市区段长15km,以此为基础,通过建设文化名城走文化发展之路,使唐山的发展更具人文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创造载体,组织文化景观;采取多种形式,传递历史信息;兼容并收,融经济关系于文化资源之中;去糟取精,在创新中传承地方文化。
沿陡河按其文化内涵的不同划分为四部分,从北到南景观节点依次分布。
2.2.2.1 表演艺术长廊
唐山土生土长的艺术品种有评剧、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和唐剧,以其共有的浓郁地方特色被誉为冀东文艺“四枝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规划艺术文化广场,通过专业广场设计使其成为具有本地浓郁艺术文化氛围的场所,平时可以作为市民自由展示其独特魅力的文艺表演舞台,在节假日用来渲染节日气氛,并可独立设为表演艺术节的场所。
2.2.2.2 唐城典故广场
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将弯道山公园与陡河之间面积0.13km2的地域规划为唐城典故广场,同时使广场成为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和摄影比赛的场所,每年举行两次文艺创造比赛的活动,作为文艺创造节。
2.2.2.3 工业文明广场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目前,唐山工业已经形成煤炭、冶金、电力、建材、机械、陶瓷等十大优势产业。规划工业广场,为企业宣传提供一个集中的平台,一年中规定一天作为企业宣传日。
2.2.2.4 风景名胜广场
唐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规划名胜广场,记录每个名胜的历史事件并介绍其独特之处。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城市的名胜来源及内涵,同时也把这里作为了解唐山文化的一个窗口。
2.3 绿色走廊景观规划
整个唐山环城水系系统的河道两侧堤坡护岸、堤防、滩地的设计,在主体结构稳定安全的基础上,建设沿堤景观生态走廊。在河堤和水面之间着眼于季相变化,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乔、灌、花、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花掩河湖,绿映堤岸,景观小品实用美观。
2.3.1 植物景观营造
2.3.1.1 生态种植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分区,科学地应用植物树种,达到最好的生态效益,并使绿地系统能自我完善,减少养护工作量,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尊重当地乡土树种,并适当引入北方适宜生长的其他树种[4]。注意选择耐旱省水、抗逆性强的品种,节约施工造价,减少日常养护工作及对水、电等费用的投资成本。
2.3.1.2 突出植物造景,注重意境营造[5]
以展示植物的自然美来感染人,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特点和文化内涵,针对不同区域,突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同时运用植物组织空间,根据各区域位置和功能上的差异,有侧重地选择植物,体现植物在造园中的功能特性,创造有合有开,有张有弛,有收有放的不同绿地空间。
2.3.1.3 合理进行植被配置
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及树形树姿的变化。根据各种植物观赏时期的不同,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做到各季有花可观,冬季有绿可见。注意不同树种的生长速度不同,将快长树和慢长树进行合理配置,既创造一定的短期就能实现的植物景观,又注意营造和维护长期的植物景观,保证可持续发展。
2.3.2 景观小品的点缀
街道家具的设计在造型上要简洁大气,充分尊重人的使用需求,以实用为主,注意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艺术性,要能在景观带中起到一定的美观点缀作用。铺装设计在材质选用上采用当地的花岗岩、板岩、木板等材料,再辅以其他铺地材料,力求营造出活泼、自然、现代的铺装效果。游人步行路两侧布置庭院灯,满足基本照明功能。种植区中布置草坪灯,亲水堤岸的安全照明做重点设计。沿岸设计线性布置的地埋灯,可有效提示边界,增强安全性。在台阶处设计提示光源,以保证安全功能。
3 结语
通过对唐山环城水系河道景观整体打造,形成了健康的环城风景水系统,成为唐山市的“城市名片”及“形象带言人”,提升了城市整体活力,带动了城市生态环境开发。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唐山环城水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8.
[2]何冰,王延容,高辉巧,等.城市生态水利规划[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筑环境规划导则[R].2007.
[5]王世金,林晓英,尚雪英.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赏析[J].现代园艺,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