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滦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11-04郝红英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丁坝滦河养殖池

郝红英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1 基本情况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梁山,流域面积4.475万km2,干流河道长888km,其中滦河下游为滦县京山铁路桥以下的平原区,河道干流长70km。

滦河下游右岸防洪大堤始建于1951年,自京山铁路桥至乐亭县黄口共计修筑59km,1960年延长至乐亭县南沙口,大堤长度达67km。1962年滦河发生了历史上记载最大洪水,为减轻袁庄以上滩地行洪区的压力,平毁了乐亭县袁庄至南沙口段22km大堤,并对袁庄以上45km大堤进行了全面修复,同时在滦河左岸昌黎县于庄子至王家楼修建了防洪大堤11.2km。

滦河下游保护区总面积3171km2,2010年区内总人口129万人,耕地16.73万hm2。

为减轻中小洪水对滦河行洪滩地的威胁,1976年滦河下游河道两岸修筑了防洪小埝121.2km,其中右岸长81.6km,左岸长39.6km。使滦河滩地行洪区内12.88万人、1.76万hm2耕地得到保护。

2 滦河下游河道特征

2.1 滦河属于游荡型河道,稳定性差

滦河自滦县进入平原后,大量泥沙沿途沉积,河床淤高,洪水漫溢。自12世纪以来历史上数十次改道,1938年滦河发生接近20年一遇的较大洪水,滦河改道至现今的滦河入海,之后仅在滦河尾闾出现小范围的摆动,尤其解放后修建防洪大堤和小埝,行洪范围基本控制在小埝和大堤之间。

现状滦河游荡型河流特征仍然表现比较明显,据实测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稳定性差的河段主要在高速公路桥以上30km及入海口部位。

各段分析成果见表1。

表1 滦河下游河道稳定性分析成果

2.2 河床以粉细砂质为主,抗冲蚀能力差,岸坡稳定性差

滦河滩地为冲积性沙滩地,以粉细砂为主,质地松软,抗冲蚀性极差,岸坡稳定性差,遇中小洪水经常造成河岸坍塌、良田冲毁,致使主河槽在小范围内摇摆不定。

2.3 沿线河床形态、植被覆盖、行洪能力差异大

自京山铁路桥向下滦河干流长70km,由于多年来滦河未发生洪水,植被和林地挤占河道严重,造成河道行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退水缓慢。

按2012年8月洪水率定糙率复核防洪大堤的防洪能力,右岸防洪大堤汀流河以上接近10~20年一遇,以下至袁庄段5~10年一遇;左岸防洪大堤10年一遇左右。左右小埝的防洪能力不足3年一遇。

3 存在的防洪问题

3.1 防洪体系不完善

滦河下游防洪大堤是滦河流域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右岸防洪大堤1962年平毁段尚未修复,形不成完整的防洪屏障。根据历史淹没情况,淹没区面积约1000km2,当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唐港高速公路附近水深在1.0~2.5m之间,淹没区内涉及乐亭县、京唐港、高速公路等重要的设施。

3.2 防洪标准不达标

现状防洪大堤和防洪小埝建设年代久远,由于早期建设标准偏低,加上30多年风蚀和雨蚀自然损坏,部分堤段顶高程下降,堤身缩窄,不能满足《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大堤50年一遇、小埝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3.3 各类水利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滦河大堤和小埝堤线总长度177.2km,其中砂堤段、砂基段和砂堤砂基段占堤防总长度的39.3%。粉细砂抗冲蚀能力差,允许水力坡降值低,堤防存在渗透破坏隐患。2012年8月洪水中,致使左右岸防洪堤埝多处发生险情,破坏形式表现为管涌、流土破坏以及堤坡脚渗水、堤身裂缝等。

现存穿堤建筑物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渗水、漏水及机电设备损坏普遍,2012年洪水中大部分穿堤建筑物存在渗漏水的现象。现有丁坝476座,其中421座护岸丁坝工程年久失修,局部损坏,防冲效果较差。

3.4 现有阻水建筑物和设施严重影响行洪

滦河是唐山和秦皇岛市的边界河道,两岸侵占行洪河道的现象普遍。2012年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仅4280m3/s,由于滦河河道内林地、养殖场等阻水严重,致使河道水位壅高。

按2012年8月洪水率定的糙率分析,发生设计标准5年一遇洪水时,现状条件下比设计条件下洪水位普遍偏高0.6m以上,最高集中大李庄—苟家套一带,壅高1.6m;当遭遇50年一遇大水时,上游滦南和乐亭段水位普遍抬高1.0m,最高在滦南县大李庄一带为1.64m。由于河道内树障等阻水,致使河道行洪能力普遍降低。

3.5 河口泄洪尾闾不畅

滦河入海口分布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池,部分养殖池挤占河道行洪断面,对行洪影响较大。经分析,在2012年洪水条件下,养殖池造成上游段壅水,最大壅水高度0.42m,影响范围达10km。对设计标准、洪水的影响将更大。

4 防治对策

4.1 完善滦河下游防洪体系

为满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防洪的要求,对右岸防洪大堤进行延长,从袁庄至二滦河右岸何官营附近的堤段,以下充分利用二滦河现有右堤,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加高加固,形成右岸完整的防洪体系。

4.2 实施水利工程设施除险加固

为保障滦河下游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对滦河下游防洪大堤和小埝进行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主要任务包括对现状左右防洪大堤和小埝加高培厚;险工险段的治理;河槽护岸丁坝维修加固;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等。使两岸防洪大堤达到50年一遇,防洪小埝由现状3年一遇提高至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4.3 清除河道内树障、河口养殖池等阻水建筑物

为减轻树障、养殖池对河道的行洪影响,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需进行清障治理:

(1)河道内树障从防洪堤埝的内堤脚算起,对50m外的树木全部进行清理,有丁坝群与堤身相接部位,对丁坝坝头以外的全部树木进行清理。

(2)河口养殖池的两岸控制河口宽不小于2000m,清除控制范围内的养殖池并疏通入海通道,保障设计洪水时洪水顺畅入海。

5 结语

针对滦河下游防洪工程现状,结合2012年8月滦河洪水实际,分析了滦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特别对滦河河道中树障、养殖池阻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河道清障的建议,为滦河下游河道整治及清障提供了参考依据。

[1]GB50201—94,防洪标准[S].

[2]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

[3]SL104—9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

[4]李炜.水力计算手册[K].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5]于京要,等.滦河流域防洪规划[R].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2.

[6]王洪彬,等.滦河中下游河道防洪工程规划[R].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997.

[7]李志涛,等.滦河京山铁路桥以下河段经济活动防洪影响分析报告[R].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2.

猜你喜欢

丁坝滦河养殖池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丁坝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让滦河流域水量丰、水质好、生态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滦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决定
美丽河北之滦河
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回流区水沙特性浅探
啊,我的滦河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