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内中肾管腺癌一例

2013-11-03李善杰

放射学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浆膜附件实性

李善杰

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间断性发热两个月,腰骶部疼痛半个月。查体:体质消瘦,贫血貌,左下腹部深压痛阳性,腰骶部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WBC 9.9×109/L,N% 79.6%,RBC 3.6×1012/L,HCB 80g/L,MCV 79.2fl,MCH 22.2pg,MCHC 281g/L,PLT 621×109/L,血沉100mm/H,C 反应蛋白110mg/L,ASO 521U/mL,RF 291U/mL,CEA 6.9ng/mL,CA125 352.6u/mL。彩超:子宫后位,子宫轮廓欠清,宫体大小约51mm×50mm×44mm,内膜线显示欠清,子宫左侧可见大小约101mm×84mm×98mm不均质实性团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周边及团块内可见短束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得一支动脉血流最大流速约42.6cm/s,RI值约0.50,子宫受压向右侧移位,双侧卵巢显示不清。彩超诊断:盆腔实性占位(浆膜下子宫肌瘤,左附件区肿瘤待排)。CT 扫描:子宫体、底部左侧缘可见巨大类圆形包块,内缘与子宫分界不清,呈钝角相连,直径约9.0cm,其内密度不均,主体呈软组织密度影(图1a)。CT 诊断:盆腔占位性病变。MRI扫描:盆腔内可见巨大团块状呈T1WI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大小约85mm×105mm×100mm,肿块上部呈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大小约20mm×30mm×45mm,DWI示病灶呈等高信号,子宫受压向右侧移位,肿块与子宫分界不清,子宫浆膜层似包绕肿块,左侧附件显示不清,MRI增强扫描肿块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及肿块边缘可见明显强化。MR 诊断:盆腔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浆膜下子宫肌瘤,但不除外恶变(图1b~d)。手术及病理所见:左侧子宫角处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10cm 包块,将子宫压向右侧,质韧、包膜光整,左侧附件被肿瘤包绕,子宫后壁与乙状结肠粘连紧密。将左侧附件自瘤体剥除,见左侧附件色灰,无血运,切除左侧附件,牵开瘤体表面包膜,自肿瘤上界小心游离肿瘤,将瘤体自子宫后壁完整剥离,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子宫浆膜层中肾管源性腺癌并广泛变性坏死(图1e);输卵管慢性炎症。

讨论中肾管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文献主要以个案形式报道中肾管囊肿多见,而中肾管腺癌报道极少,其起源于胚胎时期残存的中肾管组织。胚胎发育中,无论男性或女性,在胚胎发育早期都发生一对中肾管及一对副中肾管,这两对管道将分别发育成男女生殖管道,称为原始生殖管道。中肾管在输卵管系膜中走向内侧子宫侧壁及宫颈侧,再沿阴道前壁行走止于阴道口,若途中任何部位退化不全,中肾管上皮生长,都有可能形成肿瘤,甚至恶变。

本例中肾管腺癌发生于子宫左侧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其内可见不均匀分布的无强化变性坏死区,坏死区以远子宫侧为主,近子宫侧坏死区较小,可能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影像学表现主要与子宫内膜样癌、子宫肌瘤、颗粒细胞瘤、腺瘤样瘤以及支持-间质细胞瘤相鉴别。

中肾管腺癌发病罕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高分辨力CT 和高场磁共振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困难时需进行病理检查。

猜你喜欢

浆膜附件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