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

2013-11-02张寒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氯吡格雷

张寒冰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浅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

张寒冰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6例,根据患者选择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n=88)和观察组 (n=88),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7%、26.1%、73.9%与观察组53.4%、10.2%、89.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s-CRP、IL-6、P-selectin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急性冠脉综合征;炎性标记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一种由于心肌急性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其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近年来研究显示[2-3],炎症因子如:高敏C-反应蛋白、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等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这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主要有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随着二者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发现其除了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这对于延缓患者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研究旨在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6例,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64例,患者年龄56~72岁,所有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内科学第七版;排除因出血而不能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者、合并有其他内科学疾病者,所有患者入选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n=88)和观察组 (n=88),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资料。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100mg/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75mg/d,嘱咐患者饭后服药,并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护胃治疗,嘱咐患者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自身大便颜色,如出现黑便或其他不适及时进行处理。

1.2.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7d、治疗后14d抽取晨起后空腹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定期分批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素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4 患者临床效果判断 治疗2个月判断患者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胸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次数减少50%~80%;无效:胸痛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计算总有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2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7%、26.1%、73.9%与观察组53.4%、10.2%、89.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标记物变化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s-CRP、IL-6、P-selectin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标记物变化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临床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5]。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为冠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在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6-7]。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药物,随着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加,人们发现这两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时,其主要作用不仅仅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8-9]。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炎性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10]。

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显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二者联合应用,能发挥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二者联合应用增加了患者出血风险,因而在临床上应用也是相对安全的。分析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发现,两组患者均治疗后,hs-CRP、IL-6、P-selectin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证实了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联合应用后患者抗炎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显示了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其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而且包括进行抗炎治疗。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于这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1]据周生,耿守太.氯毗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84-85.

[2]吴常裕.阿司匹林抵抗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091.

[3]张鸿举,梁毅,尚咏琦,等.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医学,2008,36(8):197.

[4]伍贵富,杜志民,胡承恒.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J].新医学,2008,39(10):683.

[5]董海丽.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11):935-936.

[6]于慧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9,29(6):26-27.

[7]潘国洲.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121.

[8]刘健,郑彬.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60-63.

[9]李迎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85-86.

[10]薛荣元,孔祥明.冠脉血栓形成新模型与抗栓剂影响-阿司匹林、肝素、蝮蛇抗栓酶的作用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42.

R541.4

A

1007-8517(2013)11-0115-02

2013.03.01)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氯吡格雷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不同密度梯度的多层流体界面上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