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 建设生态文明
2013-11-02雷爱先
◎雷爱先
(雷爱先,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地用处处长/责编 刘玉霞)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严峻形势
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效举世瞩目,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国土空间十分有限。人多地少、可开发利用土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陆地国土面积仅占19%左右,且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地区差异。我国人地矛盾、用地矛盾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分割线 “瑷珲-腾冲线” ,即今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通称 “胡焕庸线”。此线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地貌分界线、文化分界线等基本重合,其西北、东南两侧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多年大体上保持在6%和94%,该线西北侧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文化区,生态脆弱区域居多,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和人口集聚,只能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 “据点式”开发;东南侧以平原、丘陵、低山、水网地貌为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既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也是承载我国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区域。但目前 “胡焕庸线”东南侧已经承载了大量的开发建设行为,我国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接近或超过15%,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国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未来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非常有限,部分地区已经达到生态控制的上限。
(二)统筹安排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难度不断加大。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正处于30%至70%的快速增长区间,城镇用地需求将持续上升。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西部工业化加速,各地对产业以及能源、物流和其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依然强劲。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指导意见和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以及各类开发区扩区发展等,都将导致建设用地需求上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阶段也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按照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要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到2020年,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未利用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75%以上。我国向国际承诺,2020年森林保有量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以上,205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亿公顷,改良草原6000万公顷,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主要牧草品种原种繁育基地2.5万公顷,良种繁育基地达到80万公顷。《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区要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天然湿地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40.4万公顷,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等多方面的目标都需要落地,统筹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用地粗放浪费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一是城镇快速扩张,用地粗放,新城、新区建设呈现低密度、分散化态势。据遥感影像对比分析,2006年至2009年,全国84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从1.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9万平方公里,新城、新区等城市组团从1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0个城市扩张规模在35%以上。二是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布局散,效率低。村庄建设用地中,空心村、空闲用地比重达10%-15%。三是产业用地效率不高。2010年,全国工业产出率较高的上海市产出水平为13.4亿元/平方公里,仅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纽约和东京的32.7%和14.6%。四是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校园区等过度超前超标准建设,宽马路、大广场、大水景等形象工程屡禁不止。五是用地结构不合理。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缓慢,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未随人口减少而下降,1996-2008年间增长了771平方公里,导致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水平不断加大,从193平方米增长到229平方米,城镇和乡村承载人口的能力差异在不断扩大,从1.33:1扩大到1.71:1。
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思路
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处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生态各类各业用地空间,全面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整体机制。面对基本国情不可改变、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的现实情况,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占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用地需求,必须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推行节约集约用地,首先要树立新观念、新理念,改变地大物博、取之不尽的国情认知,改变事不关己、我行我素的行为取向,改变土地利用乃派生需求导致、要发展得靠新地盘的惯性思维,通过广泛宣传、土地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促使全社会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一是“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特殊的人口和资源国情不允许我们走美国式的资源高消耗、空间蔓延的发展道路;二是牢固树立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观、节约观、效益观和协同观,将节地、挖潜、调结构的思想贯穿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方面,推动建设用地由外延粗放利用向内涵集约利用转变;三是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力求由偏重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转变,由单纯的土地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二)明确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思路。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特殊土地资源国情和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秉承统筹安排和节约集约原则,全面建设节地型社会。在总体思路上,必须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在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前提下,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建设用地。坚持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产业、生态用地结构优化。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效益和生态契合度。
(三)完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机制。加快推进 《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修改,完善配套法规和政策,从法律层面对 “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制度进行明确规定,使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各区域、各业发展用地,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总量及空间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和各类产业行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严格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实行有利于鼓励节地技术创新和推广的用地政策。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土地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大土地利用监测监管和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体系,拓展考核成果的应用领域,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构建节约优先的共同责任机制。节约集约用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多、环节多、部门多,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的领导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将各级党委政府作为当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