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小儿肠切除应用吻合器肠吻合的手术探讨

2013-11-01郭广敏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肠套叠吻合器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广敏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张掖 734000)

胃肠吻合器近年来在成人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小儿胃肠手术中应用报道仍很少,肠套叠及绞窄性腹股沟疝是婴幼儿(6月以上)多发常见急腹症,肠坏死是肠套叠及绞窄性腹股沟疝较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小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成人差,更需尽快结束手术[1-2],而吻合器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吻合器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小儿肠套叠肠坏死及绞窄性腹股沟疝肠坏死2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吻合器在小儿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7.5岁(6个月~15岁)。其中肠套叠11例,绞窄性腹股沟疝15例,麦克尔憩室6例,就诊时均有腹痛、腹胀,部分患儿腹部包块、发烧、血便,病程不等,所有患儿术前均经 B型超声及 CT检查证实。将患儿分为两组,合器肠管吻合组20例,传统手工吻合组12例。

1.2 手术方法 吻合器吻合组手术步骤: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常规腹腔探查,证实术前诊断,再次检查坏死肠攀无血运,随后在正常肠管部分上肠钳,切除坏死肠管,行近端肠管减压。用络合碘清洁近端肠管5 cm,在距近端肠管边缘3~4 mm处置荷包缝线,置入KYG-25.5 mm型吻合器的钉砧头,收紧荷包线,固定吻合器的钉砧头。用络合碘消毒远端待吻合肠管5 cm,轻柔插入KYG-25.5 mm型吻合器主杆部4~5 cm,在肠管对系膜缘肠壁上戳一小孔。然后连接KYG-25.5 mm型吻合器,靠拢收紧后激发吻合器,确认无漏后退出吻合器,检查切割两边是否完整;在远端肠管右侧3 cm处用KYFB-30型直线缝合器闭合[3];于吻合口间断行浆肌层加固,完成近端回肠与远端回肠/结肠的端侧吻合。关闭系膜裂孔,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及渗漏后于腹腔置引流管1根经皮引出固定,然后逐层关腹术毕。绞窄性腹股沟疝肠管已坏死者我们行疝囊高位结扎后取腹横切口入腹,肠管吻合同前面方法。1例因腹腔感染严重行肠管造瘘,3个月后用吻合器同前方法吻合两端肠管。手工吻合组依手术学步骤行常规手工吻合。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心电、血氧监护、胃肠减压、留置尿管、肛管排气,抗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术后1~2 d拔除尿管,术后第3天患儿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拔除胃管,无明显腹胀,嘱患儿进少量母乳或流质饮食以促进肠管蠕动,并适当减少液体输入量。术后无发热、腹胀且引流量少于10 ml/d时拔除引流管。术后7d拆除切口缝线。

2 结果

两组详细结果见表1,其中吻合器组手术近期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治愈;1例于术后5 d因切口全层裂开,二期缝合后治愈。全组患儿术后近期均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全部患儿平均随访12月(6月~2年),饮食及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8例于术后9月行稀钡灌肠检查,显示肠吻合口通畅,无肠腔狭窄。

手工吻合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治愈;发生吻合口瘘1例,行二次手术行病变肠管造瘘术,于造瘘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吻合肠管;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及肠粘连、肠梗阻病例。其余患儿平均随访1年(6个月~3年),饮食及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

表1 吻合器组与手工吻合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指代,吻合器组的平均吻合时间明显低于手工组,同时切口感染、吻合口瘘以及切口出血量均较好。

我们将吻合器应用于小儿肠坏死肠切除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2)肠管对合整齐,吻合可靠;(3)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4)缩短术程,,降低麻醉风险。同时小儿应用吻合器需注意:(1)选择合适的吻合器,大于4月的婴儿可选择KYG-25.5型;(2)近端小肠应充分减压,同时确保待吻合两端血运良好、无张力;(3)吻合口端游离要合适,如组织过长影响肠壁血运,不利愈合,而过短易滑脱造成吻合口瘘;(4)退出前应将吻合器左右前后小弧度摆动,缓慢退出器械,否则强行易造成肠壁撕破[5];(5)小儿肠壁簿,吻合完成后可加浆肌层缝合数针,以确保吻合严密及完善止血;(6)吻合完毕后,应检查切割组织是否完整,吻合口是否通畅。

本研究中小儿肠切除应用吻合器吻合省时,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88-1390.

[2]李开宗,窦科峰,王为忠,等.普通外科难点疑点问题解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7-42.

[3]陈道瑾,陈远光.吻合器外科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

[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83.

[5]张 勤,叶再元,余建法,等.胃次全切除后圆形吻合器完成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8,2(1):76-81.

猜你喜欢

肠套叠吻合器人民卫生出版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