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褥期妇女乳腺疾病的预防护理

2013-09-25王立华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乳癖坐月子产褥期

王立华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白银 730900)

产褥期妇女乳腺疾病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观念和方式的不断改变,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产妇在产褥期的正常哺乳和生活质量[1]。笔者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指导产褥期乳腺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产妇及产后体检妇女236例,产妇产前均身体健康,无合并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岁,观察组120例全部应用中医理念进行防治,其中剖宫产46例,正常分娩74例。对照组116例行常规治疗护理,其中剖宫产38例,正常分娩7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起居保健 因产后多体质虚弱,应向产妇宣教养生之道和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起居方法,动员说服教育初产妇及其家属改变旧观念、旧习惯等不良行为[3]。

1.2.2 辨证施膳 产后即嘱产妇饮红糖水300~500 ml,饮食应含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富含矿物质。应多食汤类,多饮水,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烈性酒。饮少量甜米酒,有助于乳汁的分泌[4]。指导产妇合理荤素搭配,食用丝瓜、玫瑰花等具有行气通络、化淤散结功效之品。

1.2.3 保健指导 坚持有益的体育锻炼。孙思邈说:“身体常使小劳,则百达和畅,气血长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教会产妇一些简单的中医功法。比如:双臂上举和外展扩胸交替;或者做乳房自我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每日2~3次,每次20 min。

1.2.4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乳腺疾病多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血凝结所致。有研究证明,焦虑情绪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5]。因此,指导初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克服哺乳的心理障碍[6],加强保健意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促进泌乳量充足的主要因素[7]。帮助产妇制定产后康复计划,并指导家属配合参与,以增加产妇完成护理计划的主动性和建立健康行为的积极性[8]。

1.3 判断标准[2]乳房发生明显肿胀疼痛,局部症状明显或发生乳头皲裂,缺乳(乳汁分泌不足),漏乳(乳汁自出)者为阳性;无症状或仅有乳房轻微肿胀疼痛,经硫酸镁或中药芒硝湿敷后即消失者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发生12例,其中乳腺炎1例,乳头皲裂4例,乳汁分泌不足7例。对照组发生乳腺疾病38例,其中乳腺炎7例,乳头皲裂12例,乳汁分泌不足15例,漏乳4例。两组乳腺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乳腺疾病发生率

3 讨论

民间传统用“坐月子”之称来描述对产后妇女进行生活护理,但是均无确切的中医理论标准。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是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以社会学的论点,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均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坐月子方法是否能配合现代生活起居,调理妇女身体状态尚有待证实。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产后妇科疾病与坐月子情况并无明显关系[9]。这也可能因为坐月子的传统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进行改变。因而,在产褥期运用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产妇的现代生活起居、饮食、运动锻炼以及情志等方面进行干预,从而使机体由不稳定状态平稳过渡到平衡状态,可以减免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也对传统坐月子的习俗进行补充修正。目前,一项对河南地区的产后妇女饮食和生活护理干预实验正在进行,目的是把基于现代健康理念的医学护理措施相比于传统坐月子的护理而证实效果的优劣[10]。而中医在此方面已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未病”养生护理经验和理念,是值得借鉴和应用的。

产褥期乳腺疾病多与素体阴虚、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产后正气尚虚,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情志失调、饮食起居的失衡很容易造成气血凝结而致病。宋金元时期,中医将乳房肿块统称为乳中结核;明清时期,对乳癖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如龚居中认为乳癖性若顽核,不疼痛[11]。明代《外科正宗》中记载:“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由此可见肝、脾、心三脏与乳癖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乳头属足厥阴肝经,郁则伤肝,肝失疏泄则胸胁脉络气机不利。乳房属胃,脾胃之为表里,脾伤则运化无权,经络痞涩,日积月累,结滞乳中而成病。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将乳癖概述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若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以上均说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12]。现代对于该疾病的中医辨证通常把乳癖分为肝郁火旺及脾虚血亏;乳泣分为肝郁火旺、脾虚血亏、肝郁痰凝、冲任失调;乳癖分为肝郁痰凝及冲任失调;乳癌分为肝郁痰凝及冲任失调,而正虚毒炽非原位癌的证型。将上述相同证型合并,得到肝郁火旺、脾虚血亏、肝郁痰凝、冲任失调4个证型[13]。也有裴晓华教授提出要从“肝脾、火热、气血”三方面论治乳癖[14]。故综合上述情况,预防产褥期乳腺疾病主要应以疏肝补气为主并且开展有益的身心活动疏通情志。本文中的护理方法也是依据该理念。

进一步的研究将注重产后妇女健康恢复活动的连续性。根据初产妇产褥期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教育与指导,并根据初产妇及家属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制定出健康教育计划。

[1]杨 玲,主编.中医治疗乳腺增生[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6:111.

[2]张素萍.健康教育在降低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230.

[3]刘淑霞,王昭强.产妇健康教育的实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33.

[4]张佩琦,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5.

[5]魏先楠,喻 松,徐正丰.乳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分析与心理支持[J].护理研究,2007,21(40):1071.

[6]宫世英,李桂臻.产后哺乳障碍的心理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7.

[7]张 涛,王付英.产后泌乳与护理工作的关系[J].河北护理杂志,1996,1(4):7.

[8]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3.

[9]Wang X L,Wang Y,Zhou S Z,et al.Women’s postpartum practices and chronic pain in rural China[J].Matern Child Health J,2009,13(2):206-212.

[10]Bao W,Quyang Y Y,Wu S,et al.Diet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in postpartum women in China:study design and rationale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blic Health,2010,10:103.

[11]王风兰.乳癖的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1993,34(8):497.

[12]褚亚红,崔淑兰,王 华.从中西医结合谈乳癖发病的几个问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23-24.

[13]刘鹏熙,李圆圆,张晓清,等.1211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及中医诊断[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83.

[14]郭文芳,裴晓华,李俊德.裴晓华教授治疗乳癖经验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6):466-467.

猜你喜欢

乳癖坐月子产褥期
2019-2021年本院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女性坐月子的文化传承
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进程的影响观察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自制乳癖康丸内服联合乳癖贴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66例
乳癖内消汤合了哥王片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