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冲汤加减口服佐以妇阴散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2013-09-25李俊霄
李俊霄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白银 73090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1],对现代女性的生活造成巨大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运用理冲汤加减口服配合自拟妇阴散阴道放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参照《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排除慢性宫颈炎、盆腔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其他疾病,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年龄36.5岁,其中病程在1年以内者7例,1~3年者38例,3年以上者5例。对照组50例,年龄在21~53岁,平均年龄32.6岁,其中病程在1年以内者9例,1~3年者35例,3年以上者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理冲汤加减(生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知母20 g,生山药15 g,天花粉20 g,三棱15 g,莪术20~40 g,生鸡内金15 g,皂角刺15 g,桃仁15 g,益母草20 g,据病情加减),每日1剂,分2次口服,共服10 d为1个疗程。平时服药,月经期停药(服药期间可同时放药),并于月经干净后阴道放置自拟妇阴散(金银花30 g,仙鹤草 30 g,五倍子 15 g,蛇床子30 g,地肤子30 g,苦参 30 g,红花15 g,花椒10 g,苍术15 g,藿香15 g 共研为末,用消毒带线棉球蘸取药粉均匀涂撒,次日取出),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阿奇霉素0.5 g溶于5%葡萄糖500 ml,联合替硝唑100 ml于月经期静滴,1次/d,7 d为1个疗程;月经干净后甲硝唑0.2 g阴道放入,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均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在放药期间出现外阴、阴道轻微灼热不适,均无需治疗,停药2~3 d后症状自然消失。对照组7例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映,2例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因反应严重改用中药治疗。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数发生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亦可无急性盆腔炎史,直接为慢性表现,患者常常自用抗生素治疗,至急性发作或症状难忍才来就医。慢性盆腔炎属于祖国医学之“妇人腹痛”、“带下病”、“症瘕”、“不孕症”范畴,多系流产、产后损伤胞宫脉络,或术后体虚,正气不足,湿热寒邪乘虚侵袭,肝失疏泄,气血阻滞,运行失畅,冲任失调导致瘀血存留、痰湿停积,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消症散结为主[2-3]。由于慢性盆腔炎导致盆腔淤血,组织粘连,局部结缔组织增粗变硬,严重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病程较长患者。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可使患者产生耐药,易造成双重感染[4]。
理冲汤是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用以治疗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的名方[5]。本方寓攻于补,气血同治,标本兼顾。陈海燕等[6]运用理冲汤治疗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慢性盆腔炎,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方中用生黄芪为君药,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里解毒的功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大量生黄芪与活血药物同用,可使瘀血得以尽快消散。现代医学研究其含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外周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故可起到加速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党参、白术、茯苓、生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效,其益气行气利水之功不仅能促进盆腔渗出液的消散,还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液粘度,预防盆腔血栓形成。知母、天花粉、皂角刺均属中药清热解毒类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湿,排脓消肿之效,现代研究此类药物均有抗菌、抑菌作用,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效果尤其显著;三棱、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两药常相须而用,配合桃仁、益母草等活血化瘀药物,使破气消癥之效更强,而桃仁兼有润肠通便,益母草有活血利水之功,可使二便通畅,盆腔血运畅通。全方共奏益气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利湿,消症散结止痛之效,可使盆腔淤血、渗液快速吸收、消散。
阴道上行感染是盆腔炎病因之一,但单纯使用中药内服对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症状改善较慢,疗程较长,大多数患者需连续服药3个月,而且由于个别患者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最终会导致病例流失。我们结合中药妇阴散外用,腰骶疼痛、白带量多、外阴瘙痒等症状可以较快得到改善。尤其对于个别患者应用抗生素后,阴道念珠菌病复发造成的双重感染疗效颇佳。妇阴散中仙鹤草、五倍子、蛇床子有止血、抗菌、杀虫的作用;地肤子有抗真菌作用;苦参能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外阴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还有抗真菌作用;苍术有抑菌作用,能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藿香有抗真菌、抗钩端螺旋体、抗病毒作用;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杀虫的作用。采用自拟妇阴散外用,配合理冲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并且明显缩短了疗程,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由此可见,理冲汤加减具有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特点。妇阴散具有清热、抗炎、抗真菌、杀虫止痒等作用。两方合用,为慢性盆腔炎治疗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了疗效,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1]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方红哲.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29-30.
[3]郝丽艳,杨集群.理冲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30例[J].吉林中医药,2010,(6):32.
[4]卢林辉.真菌双重感染的抗菌药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84.
[5]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9.
[6]陈海燕,徐玉禄,崔新亮.理冲汤的妇科应用[J].淮海医药,2012,(6):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