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重属性的学校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

2013-10-31张娜

学理论·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优化学校

张娜

摘 要: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的偏失;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漠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同于知识的“灌输”;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回归到以人为本,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坚持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学会讲“中国故事”,突破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最终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得以优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双重属性;学校;优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78-0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增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情趣,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疲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培养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精神生活方式,达到文化育人,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双重属性揭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有两个环境: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境”,即针对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依赖的“环境”,如,现有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社会大环境等;二是期待学生通过在上述环境中的改造而达到的能驾驭的状态,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建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倡导“对话环境与交往体验”。

再来看第一个“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境”,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也可看作是教学结果。这一点显然已经在研究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广泛地被认识到,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第二个“环境”对第一个“环境”的反作用,而实质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双重属性,具有手段性与本体性的双重属性。

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双重属性,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环境,文化技能环境,文化情趣环境。文化价值环境强调学生认识到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习得必要的知识,文化技能环境强调学生改善校园或班级的文化氛围的能力,文化情趣环境强调学生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显然,比之于第一个“环境”,第二个“环境”实质上是指向过程的,这个环境所关注的是学生达到的结果与状态,具体指向学生对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从双重属性的角度解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可能带来的好处:其一,有利于从理论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证明其存在价值;其二,提升其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便于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落实。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现状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立足学校实际,建设特色文化等,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的偏失

1.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下大力气出巨资搞建筑、竖雕塑,这势必会影响到文化环境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2.低俗文化有存在的空间

由于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忽视了人的因素,淡化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现了“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在这样“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重现代文化或外来文化,轻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许多学生以现代青年自居,用挑剔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并有强烈的崇洋媚外心理,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于传统文化,面向现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这二者是相悖的。

(二)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漠视

学生只关注第一个“环境”的优劣,而忽视了第二个“环境”会对第一个“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殊不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既定的事实,更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三)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同于知识的“灌输”

长期以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时一直强调的是对“规范”的灌输,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主体——人的培养,使实践更多地流于形式,以至于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道德状况难以量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周期较长,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结果,忽视了过程,忽视了主体的体验,即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的熏陶与改变,以至于学校在实践中只关注第一个“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第二个“环境”的优化。

三、基于双重属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优化的主要对策

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首先要更新理念,这集中体现在:应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凸显主体为实践理念,过程与结果并重为系统理念。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应抓住以下主要对策。

(一)回归到以人为本,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

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时,必须尊重生命,重塑尊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克服在学校整体功能中重物轻人的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与本体功能协调发展;克服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化建设的观念,使二者协调发展,在当前应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不仅能在舒适的文化环境中熏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能达到并驾驭现有文化环境,创造生成更高的精神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

(二)坚持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

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还应与时俱进,在内容上体现现实性,为此必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自净功能,但其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指望它自动地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课堂内外,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建设校园生态文化。

(三)学会讲“中国故事”,突破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

欧阳康在讲文化环境时,谈到“文化围城”,其中有两种现象:其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其二,城外的人不想进去,城里的人不想出去,而正确的选择应是,城里城外的人,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受着来自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以及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因此,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需要国际理解的眼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包容度,用“君子和而不同”的大气使之融合,为此,首要的一点是我们应会讲“中国故事”,因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步步精彩。五千年的薪火相传,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留下了无数饱含思想精华和价值追求的“中国故事”。学校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时必须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符合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发展水平,综合时代特色,本着人文化、个性化的原则定位,切合学校发展历史,有的放矢。培养校园人的文化自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环境与自身文化环境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文化环境创新,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创新,超越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

(四)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体验和创造,因此,传统的只注重结果性的终结性评价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引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既要管住,又要理好,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一花引来百花开”,使优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发挥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环境、文化技能环境、文化情趣环境中的诊断、导向、监督、激励、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道德质量和审美情操。

四、结语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的事物赏心悦目,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仅体现在个体上,也体现在群体中;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上;不仅体现在结果上,也体现在过程中;不仅体现在欣赏上,也体现在创造中。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双赢的长期过程,学校应该学会用文化环境的视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反思文化环境。学校只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才能以文化力推动教育力,以教育力促进文化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欧阳康.“文化围城”及其超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5]肖谦.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李红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7]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岳金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优化学校
优化问题设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学校推介
上学校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