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3-10-31邢显涛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8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方法问题

邢显涛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力度的深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施工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造价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认真总结和归纳,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策略;方法

工程造价管理是当今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了多次的深化和改革,使得工程造价的体制、方法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对现代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它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1.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1设计单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为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想方设法多揽业务,多出成果,强调多完成任务,增加产值。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负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较多的设计人员通常认为技术可行,安全可靠,就算完成任务。由于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不足,施工图深度不够,“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现象,在设计中时有发生;由于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考虑欠周,一方面,造成施工阶段频繁地设计变更,使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多用钢筋,少动脑筋”观念下设计出来的“肥梁、胖柱”常常造成资金的“无形”浪费。

1.1.2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招投标,发包方择优选择承包商,有利于缩短工期、阶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承包方可以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技术经济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然而,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则尚未健全,建筑市场还很不规范的情况下,实际的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2在招标工程中任意压价

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现象,使得个别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而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技术变更,以获得额外收入,或干脆偷工减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来蒙混过关,留下质量隐患。

1.2.1标底不合理,、投标报价不规范

标底编制的依据是业主的招标文件及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或施工图纸),标底编制单位或人员在标底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不考虑价格变动因素,也不计算其它不可预见的费用。

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自主定价,体现了企业的自主定价权。这种成本测算应该据企业自行制定的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定额来进行。但目前的招投标工程项目,有些是按施工图预算进行的,招标文件中对投标报价有一系列的约束条件,这些条件都是投标报价编制的原则,因为,按企业定额测算出的报价只能作为施工企业按招标文件的规定计算出的报价的决策依据,而不是报价。

1.2.2评标方法不科学

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项目评标过程中,均采用百分制定量评标的方法,即将影响评标的报价、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及业绩等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再通过加权,以总分最高的单位中标的评标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应用起来非常简单,但人为因素较高,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评标过程的“三公”原则。

1.3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3.1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化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制约,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规范化。首先,技术和经济脱节、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脱节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施工管理人员不懂经济,不懂合同管理。其次,工程管理方式仍偏重质量管理,忽视合同管理,偏重事后管理,忽视事前和事中管理,对合同履行过程重视不够。还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预结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定额缺项、双方协商难等问题,使双方在工程造价确定及认识上存有较大差异,制约工程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1.3.2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缺乏系统性管理

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片面追求进度、质量,忽视工程资料管理。有的施工企业由于没有完善、规范、系统的进行竣工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进行经济技术资料签证工作,对可能引起的工程竣工结算困难的因素未能及早预测。工程竣工时有的资料缺失,有的资料签证不严谨,使工程竣工结算书所需编制资料不够全面准确,结果给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造成诸多困难。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设计阶段的应对策略

转变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观念。

首先设计人员从思想上要明确其不仅要对自己所设计的技术负责,还应对其所设计的工程造价负责。此外,工程设计人员还应学习一定的工程造价知识,应积极调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工程设计人员搞好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积极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到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中,认真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地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把经济意识渗透到设计人员的每项设计措施中,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做到事前控制。

2.2招投标阶段的应对策略

2.2.1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断提高标的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

2.2.2采用实物法编制标底

实物法是基于具体工程的招标文件,根据工程的施工工期、工程所在地的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等而进行费用估算的一种方法,其突破了采用统一定额和取费标准的限制,费用的结算和具体工程联系紧密,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选择及材料选用等均反映当前的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系,体现一种竞争机制,标底反映的是产品的真实价值,费用估算较切合实际。

2.2.3要严格按照评标程序评标

评标是招标的决策阶段,是发包单位经过综合分析评比确定最理想的承包单位的过程。掌握正确的评标定标原则和科学的评标定标方法,正确地选择中标单位,是工程造价管理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2.3竣工结算阶段的应对策略

2.3.1强化合同管理的意识

首先,加强合同管理、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决策者、执行层,还是合同管理人员都应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业务知识,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应认真把关。其次,加强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制定出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的施工合同条款。再次,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合同签订后,认真进行交底,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合同,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

2.3.2建立完善的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要搞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必须对与工程结算有关的资料进行广泛收集。施工期间,要注意记录和保存各种有关的工程技术与经济资料。现场签证应完整清晰严谨;双方共同研究的重大问题会议应当做好文字记录,整理成备忘录送业主,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如有解决方案一定要业主的签认,以免日后争议。工程资料是直接的现场依据,应组织专人负责收集,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的制度。

3.结束语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是一项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工作流程和环节。一个工程从规划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一直到竣工结算,其造价管理才能说是告一段落。为此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科学的完善制度措施,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汪郑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探讨[J].安徽建筑,2007,(6).

[2]王东文,宋宏业.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方法问题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