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3-10-31李昕
李昕
气管切开是临床经常选择的人工气道方式之一,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对于气管切开而又未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湿化,临床上传统常采用气管内滴液法。我院对气管切开未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ICU 2011年1月~2011年10月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中心供氧装置接气泡式流量表湿化瓶,接文丘里装置,将文丘里装置、呼吸机上单独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及湿化罐,一次性螺纹管路(管路内有加热导丝),及气管切开雾化面罩,按照通气顺序相连接。气切雾化面罩放置于患者气管切开处。湿化罐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
对照组:采用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法:吸氧是中心供氧接气泡式流量表湿化瓶,吸氧管直接置入气管切开内,用50 ml注射器抽取灭菌注射用水,连接延长管,前端经气管切开管口插入气管切开内,用注射泵控制以1~2 ml/h的速度,24 h持续均匀地滴入气管内。
1.3 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3.1 痰液黏稠度及湿化效果判定 痰液黏稠分3度:Ⅰ度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留;Ⅱ度痰液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玻璃街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1]。Ⅰ度为湿化过度;Ⅲ度为湿化不足;Ⅱ度为理想的湿化效果[2]。
1.3.2 比较两组气道湿化的并发症 包括刺激性咳嗽、痰痂形式、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表2 湿化并发症比较
2 结果
见表 1,2,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当施行气管切开时,不仅鼻腔废用﹑继发感染﹑鼻粘膜纤毛功能减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吸入气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呼出气水分的丢失又明显增多[3]。因此,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吸人的气体湿化过程都应该同时伴随着对其加热温化。无论何种湿化,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保证气道的温湿化效果是气道管理的重要护理措施。
文丘里装置,是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从侧孔带入一定量的空气[4],以稀释氧气达到所要求的吸入氧浓度,而达到控制性氧疗的目的。其优点是空氧混合气的流量大、流速快,理论上空氧混合气流量可达45L/min,可较好地满足患者的吸气流速,并能冲刷气管切开面罩内的呼出CO2,减少重复呼吸,防止CO2潴留。而且文丘里装置能精确控制氧浓度,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尤其适用[5]。对于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既可有效控制吸氧浓度,又可以恒定气道内温度及相对湿度,使其达到最佳温湿化效果,此外,文丘里与加温湿化装置连接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且未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王志红,周兰姝主编.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9-208.
[2] 姜超美,白淑玲.人工气道后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中华护理杂志,1994,29(7):434.
[3] 刘又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 ISBN 7-03-011248-2
[4] 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7-38.
[5] 朱俊霞,黄琴红,曹晓东,等.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上半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