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克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人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2013-10-31刘琼
刘琼
细菌感染性腹泻在广义上是指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病原菌直接导致的肠道内感染,常见病原菌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痢疾杆菌、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等;另外一种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由于不恰当地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一些条件致病菌诱发的肠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及真菌性肠炎等[1]。老年患者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等诸多特殊原因,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趋势明显增高。本人采用聚克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人细菌感染性腹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人选标准:①年龄65~75岁,性别不限;②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可多至一、二十次,粪便呈水样便、黏膜便、脓血便,分泌性腹泻一般不出现腹痛,侵袭性腹泻多出现腹痛,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表现,病程在1 周以内;③粪便培养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阴性;④粪便查寄生虫、真菌阴性;⑤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10×109/L以上);粪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无或少量红细胞或脓细胞。符合上述条件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治疗方案 两组均先按照临床急诊处理(静脉补液疗法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组根据实验室诊断以及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性抗生素(一般为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并加用聚克(口服,一次0.66 g,3次/d)。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粪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腹泻消失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治愈、显效和进步合计为有效。治愈:腹泻止,无腹部疼痛或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休克和低血钾等其他临床症状,粪常规和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血常规、粪常规三项好转或其中一项尚未正常;有效: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抗感染输液对症支持治疗三天,临床症状、血常规、粪常规未见好转[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4~7 d 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10.846,P<0.01), 见表 1。
2.2 住院时间和腹泻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治疗组平均腹泻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住院时间和腹泻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住院时间和腹泻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腹泻消失时间治疗组 34 6.5±1.8 4.4±1.5对照组 34 7.6±1.6 5.8±2.0 t值 2.663 3.265 P值 0.009 0.001
2.3 不良反应 服药后两组均未发现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细菌感染性腹泻可侵犯各年龄,最易感染抵抗力弱的儿童、年老体衰者,因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抗生素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腹泻时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也加速了肠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即假膜性肠炎,多由艰难梭菌引起,也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另外老年人由于胃肠黏膜萎缩,胃肠供血不足,肠黏膜免疫力降低,屏障功能损伤,加之肠蠕动能力减弱,极易因长期反复、长疗程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导致微生态失衡,出现严重的肠源性细菌感染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3],所以治疗老年人细菌感染性腹泻时应用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显得尤为重要。微生态制剂通过扶植正常微生物种群,扣除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袭,发挥生物拮抗作用,达到恢复生理平衡,治愈疾病的目的[4]。但大多数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敏感,使其应用受到局限性,而聚克的主要成份为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它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可与上述药物同时服用,长期使用耐药因子不会转移[5],与抗生素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显示,使用微生态制剂聚克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人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良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160.
[2] 高文妹,何国琴,杨珍才.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2010,3(19):343-344.
[3] 孙媛.微生态制剂对老年患者腹部危重手术后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山西医药杂志,2011,1(40): 62-63.
[4] 关燕.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365-366.
[5]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