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2013-10-31刘永清
刘永清
急性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或坏死[1]。急性脑梗死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卒中”范畴,多因气滞血瘀、风痰阻络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抗凝通脉。本院对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相关诊断标准[2],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角歪斜、失语、偏瘫、昏迷表现,均经CT、MRI、脑脊液检查确诊。将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1~77岁,平均(59.2±4.5)岁。B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0~78岁,平均(58.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进行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治疗。A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治疗。B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汤剂组成:黄芪30 g,红花、桃仁、牛膝、郁金、当归、赤芍各15 g ,川芎12 g,地龙、柴胡各9 g,桔梗5g 。1剂/d,水煎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
1.3 评定标准
1.3.1 疗效标准 ①优:肌力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②良,肌力提高3~4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可,肌力提高1~2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1.3.2 生活能力评分标准 采用ADL评分标准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定:①严重缺陷,0~20分;②重度缺陷,25~45分;③中度缺陷:50~70分;④轻度缺陷:75~9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后口角歪斜、失语、偏瘫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均无死亡病例,但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P<0.05),见表1。
2.2 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B组ADL评分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s,分)
注:与A组比较,#t=0.2749,#P>0.05;##t=4.6015,##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0 d后A组 35 42.5±9.1 62.4±10.3 B组 37 43.1±9.4# 73.3±9.8##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因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坏死,使脑血管中活化因子及氧自由基等增多,加重缺血性连锁反应,进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
急性脑梗死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偏枯”、“中风”等范畴,多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忧思恼怒及饮食不调所致,强调中风应“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医林改错》认为“中风”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抗凝通脉为主。血府逐瘀汤由黄芪、红花、桃仁、当归、川芎、赤芍、柴胡、桔梗等组成。黄芪具有健心补肺、利水消肿之功效,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红花、桃仁可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活血破淤[3]。川芎能有效清除脑血管中氧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川芎川上达巅顶,下至足底,旁达四肢,可通脉活血,缓解肢体偏瘫症状。牛膝可利尿通淋,缓解脑水肿症状。当归、赤芍温阳益气,利水补虚之功效。柴胡则可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小板解聚,发挥抗凝、降血脂功能。桔梗上行可营养脑神经,改善语言中枢功能,并调节旁中央小叶而增强肌力[4]。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消肿利水、通络抗凝之功效。
本研究中,B组治疗优良率高达81.08%,高于A组的60.00%(P<0.05);治疗30 d后B组ADL评分也高于A组(P<0.05),证实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 原天香,周志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36-3137.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 :146-153.
[3] 胡方方,李东风,谢静芳,等.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069-1070.
[4] 陈晓醒.血府逐瘀汤加水蛭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11,19(11):183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