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房设备验收三大关键
2013-10-25龚茜茹
文/ 龚茜茹
由于缺乏有效的验收方法,学校招标计算机类设备的验收成为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验收方案,包括系统时间检查、设备电压检查、漏电测试、合同约定等,有效地解决了计算机类设备在政府招标供货中存在的“劣质”、“翻新”、“良品”等冒充新品的问题。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学校)的计算机类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的批量采购,应该采用政府招标的形式。政府招标有效地降低了此类设备的购买成本,但是由于商家的天然逐利性,采用“劣质”、“翻新” 、“良品”等冒充新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保修问题,单位的验收部门不可能采用普遍打开设备的方法进行一一验证(有的设备开箱也未必能有效验收)。由于缺乏有效的验收方法,相当多的学校遇到这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由于短期内很难发现此类问题,待到出现故障时往往已经过了保修期,这样既给单位造成了很大损失,往往也无法索赔。笔者近几年多次参与高校计算机项目招标,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验收方案供大家分享。
图1 时钟电路
表1 时间与设备故障关系
通过系统的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对比,可以有效发现“翻新”和“劣质”产品。对于计算机或者路由设备来说,时钟绝对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典型的时钟电路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房设备的时钟电路通常由晶振、时钟发生器和一些辅助元件如电阻、电容等构成,设备关机时使用锂电池来保存时间信息。按照生产流程,计算机类设备出厂前时钟是矫正准确的。如果验收时,时间误差超过一定数值,可以推定计算机时钟电路出了问题。例如,相关电容变质、晶振不稳定、电阻阻值发生变化等。“劣质”产品,采用了质量较差的元件,这些元器件存在某些问题是必然的;而“翻新”产品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这些元件也很容易变质。
时钟电路是设备的总指挥,时钟电路工作不稳定,整个设备都可能不正常。而时钟电路是主板的一部分,时钟电路不正常,通常主板的其他部分也可能不正常。很难想象,一台设备时钟电路若选用好的电容、电阻,而其他部分会采用劣质元件。
因此,如果时钟不正常,可以推定设备存在严重问题。
针对此判断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跟踪过一千多台不同品牌、不同时间的计算机类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智能终端等)。时间与设备故障关系如表1。
结果表明,系统与设备的关联性非常强。计算机设备只要出现2分钟误差,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存在一定问题。而路由设备普遍质量较好,整体表现故障率很低,时钟也误差有限。对于智能终端来说,可能是部分品牌出厂后销售商违规调整时间,造成故障与时钟相关度降低。
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验收时要注意:
1.时钟误差不同设备之间没有一定标准,对于计算机的误差应该在2分钟之内,对于其他设备则可能在1分钟之内。如果超过5分钟,可以基本判断设备出现了问题。
2.一定要求设备验收前不要拆封,否则系统时间的判断就失去了意义。
3.时间查看一般在设备启动的时候(如路由器)或者在BIOS中查看。很多预装操作系统的电脑启动之后要进行系统配置,一旦完成系统配置,生产商认为计算机已经启用,如果不查出严重问题,很难更换设备。
4.这种验收方法,通常配合招标文件使用,这样能够避免很多争议。例如,某单位的招标文件这样要求:要求整机所有部件为全新(非良品、返修或劣质);出具制造商质量保证书:保证开箱合格率超过99%,原厂直接发货,计算机时钟与标准时钟误差不高于2分钟,否则为不合格。招标文件中,提出了设备的要求为全新(非良品、返修),提出了开箱合格率要求,加大了企业投机行为的风险。原厂直接发货和计算机时钟与标准时钟误差不高于2分钟,有效地避免了“翻新”和“劣质”产品。
设备电压检查
所谓的“良品”,是厂家对用户产品损坏后然后返厂维修的产品。这些产品,由于已经使用过,并且损坏原因多样,质量稳定性差,通常很少在零售市场出售。如果单位对计算机类设备要求不高,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采用最低价中标,那么“良品”毫无疑问就成为商家的杀手锏。通过系统的时间和当前时间的对比,可以有效发现“翻新”和“劣质”产品。但是对于“良品”来说,只要主板设计没有太大问题,损坏的又不是时钟电路,一般很难单纯通过时钟来进行判断。“良品”设备成为验收的难点。而这种不稳定的设备,对后期使用,往往造成很大影响。
不妨从设备的损坏原因来分析,一般来说,设备损坏的原因有使用一段时间后元器件老化、供电引起的故障、环境因素(如受潮)、意外损坏(如进水)。对于元器件老化、、环境因素(如受潮)、意外损坏(如进水)造成的故障,由于损坏面比较大(如受潮),通常可以通过时间来判断。
对于供电引起的故障,可以通过查看电源电压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电源输出的正负电压,合理范围并不一样,正电压的波动范围在-5%~+5%之内,负电压的合理波动范围10%~+10%,如表2所示。
对于计算机来说,启动后在BIOS中,保存有电源电压信息。这里要特别注意电压是否过高或者电源电压是否频繁波动。如果+3.3V过高,对于主板来说,虽然具有电源的转换和稳压电路,但是依然会造成元器件老化。如果+5V或者+12V过高,与此相关的硬盘、光驱、刻录机等设备就可能出现问题。而电源电压不稳定,设备本身工作就可能有问题。
对于其他设备来说,有的电压无法直接查看,这时候可以观察风扇的转速是否稳定,风扇如果转速不稳定,可能是主板输出的电压不稳定。
如果电源电压出现问题,可以初步判断设备为“良品”或者“劣质品”。如果排除劣质品,那么极大的可能性为“良品”。因此对于验收来说,进行电源电压检查是必备的工作之一。
表2 电源的正常电压
漏电测试
按照3C标准规定,通过3C的电源都必须加入EMI滤波电路,因为有接地滤波电容的存在(200W的电源通常使用3300pF,300W的电源通常使用4700pF),因此机箱会带有轻微的漏电。这种漏电可以使用普通电笔测量出来,是正常现象。劣质产品和使用一段后“翻新”、“良品”电源,漏电会更加严重。例如,受潮、元器件变质都会导致漏电增加。这种漏电测试比较麻烦,因为不同厂商不同型号产品的开关电源电路并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的参考值。我们可以借助摇表多测量几台设备,如果同样的设备摇表对地的阻值相差很大,那么设备肯定存在问题。
采用以上方法,在实践中成功地验证了多批设备,并在实践中验证了以上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也发现,仅仅靠技术验收,很多时候是不够完善的。这里也期盼政府立法机关招标对这种欺诈行为加大惩罚力度,让这些无良商家无处可存。在相应的惩罚法规出台之前,单位应当采用合同约定惩罚的方式加大惩罚力度,提高欺诈成本。例如,在招标文件商务条款中增加“故意使用良品、翻新、假冒等冒充新品的……应该视为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进行1比1赔偿”等约定,并增加“如果以前招标中存在欺诈行为的,不能参与本次投标”等条款。采用这种方式后,供应商的违规成本加大很多,商家在提供产品的时会慎重考虑弄虚作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