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常抑或平和:社会心态建构中的政府责任
2013-10-24张金华
张金华
(张家界市行政学院 办公室,湖南 张家界4270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变化,社会心理状态出现失衡的倾向,急功近利、自我炫耀、嚣张暴虐、麻木不仁等失常社会心态对经济、政治、文化、党的执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而建构平和的社会心态,关键在于政府责任的落实。
一、社会心态失常的表现及归因
所谓社会心态,是指由经济、政治、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1]当下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交易法则的消极影响,更多地表现为负面形态,其中四种主要的失常社会心态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化解。[2]
第一,急功近利的心态。由于市场利益至上原则的泛化,以及政策不配套、制度不规范、监管薄弱等因素,一些钻政策空子、打法律擦边球的人短期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这种示范效应的存在,使得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违背自然规律。企业家梦想一夜暴富,演艺圈人士梦想一夜成名,一些普通老百姓梦想通过买彩票脱贫致富,一些地方的决策者为了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
第二,自我炫耀的心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个性的自由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个性的张扬,越过理性的边界,以自我为中心,炫耀应运而生。炫耀的对象只有两样东西:财富或富有、权力或地位。一些“富二代”和“官二代”开着豪车招摇过市、藐视法律,不惜以身试法。一些艺人,为了增加知名度和吸金力,通过绯闻丑闻疯狂炒作。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和公众的认同,通过媒体包装自己的公众形象频频作秀。
第三,嚣张暴虐的心态。市场化背景下的金钱拜物教把社会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动物关系,把本来存在于动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弱肉强食”法则变成了人类社会的公理,使人的自然属性暴露无遗。游客与导游、城管与摊贩、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利益在力量上的博弈,通过网络视频展示对弱小动物生命的残忍虐待,以及一些灭门案件的发生,都是典型的见证。人类文明行为的自律与他律的缺失,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全面倒退。
第四,麻木不仁的心态。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没有真正的朋友实在是凄凉孤独。如果没有朋友,这世界只是荒野一片。”这就是冷漠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麻木是冷漠的孪生兄弟,麻木就是对他人的痛苦失去敏感性的反应能力,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缺乏基本的信任、友情以及应有的人文关照的结果。“雷锋哪里去了”、“救死扶伤是傻子行为”,让见义勇为的英雄泪流满面,一些官员们的“雷人雷语”,对群众利益的漠不关心,都是社会冷冰冰的反映。
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失常心态,与市场规则、价值观念、制度约束、民意诉求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其一,市场利益原则的泛化,导致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政策的不配套、秩序制度的不规范及监督管理的薄弱而导致一小部分人通过非正当渠道及非法途径一夜暴富。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流动,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物欲。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生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其二,随着社会责任的淡化,人们的理念愈来愈明显地向利益倾斜,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做事力求中庸平和,而现代社会变迁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松散,人的流动性比过去大大增加。单元套房使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丝毫情感的交流。其三,内心价值世界的紊乱,使社会和个人陷入一种理性的失落状态。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包袱极其沉重,快速变化的现代化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事实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失范和混乱,不仅直接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与迷惘,而且在无序状态中存在的种种违规行为方式,如权钱交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理念与行为,正在不断侵蚀着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其四,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缺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应接乏力。在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增长,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常社会心态的消除,需要各项监督制度的完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体制则需要竞争、进取、开拓、开放、创新、理性、求变的制度体制,在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的市场经济制度体制下,伴随着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更需要约束力更强的“外在”制度的约束。其五,民意诉求渠道不畅,使社会心态异化。有效疏通民意诉求渠道,是安抚、改善、调整社会心态的必要手段。一旦疏导渠道不畅或被堵塞,公众的自我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舒缓,其心理状态便会发生急剧变化,他们会因此产生失落感甚至愤怒感。如果行不通,寻找其它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便成为可能的选项。以城市拆迁、农民土地补偿、企业改制为例,全国各地屡次发生群体性事件,由于成因复杂,以及相关部门处理的不慎或有失公允,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心态异化失常,致使少数事件最终演化成群体性突发事件。[3]
二、社会心态失常的负面效应
社会心态失常,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及价值取向,而且还会影响到改革发展大局、社会稳定、党的执政,乃至国际形象。[4]
第一,影响改革发展大局,破坏经济基础。近些年来,经济生活中失信、失范现象越来越普遍,情节越来越严重,债务人逃避债务成为法院公布的“老赖”,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股市黑嘴分析”让股民欲哭无泪,各类“大师”忽悠骗钱,利用手机短信或网络购物进行诈骗,诸如此类,都是我国目前信用状况不容乐观的表现。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到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
第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损耗社会基础。社会心态健康与否关系到社会和谐。社会心态属于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是第一位的,其心态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社会心态,可以给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增加正能量;失常的社会心态则会使人思想涣散,行为过激,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影响党的执政效率,危害执政基础。由于各社会阶层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人们原有的思想感情、价值导向发生偏移,加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望、抵触和抱怨,一些地方党政干部腐败堕落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的敌视和思想渗透,使党的社会凝聚力有所下降、政治认同感有所淡化,造成党的影响力受损,进而危害党的执政基础。
第四,影响国家软实力,损害国家形象。社会心态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能否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敬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越来越需要增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合作。国家形象往往会与国民的言行密切联系,国民的心态常常会被放大和上升到国家层面,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国家形象问题。国民言行得当与否,主要取决于社会心态。不好的社会心态不仅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反而会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5]
三、社会心态建构中的政府责任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失常社会心态问题,是现代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要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正义角度担负起责任,管理好社会各项事业。[6]
(一)构建社会价值体系
目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和关键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在社会价值方面形成共识。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坚持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价值判断标准;其次,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价值观,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化在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中。[7]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可以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又能对收入分配不均进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一是增强公平性。实现城乡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全覆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是适应流动性。稳步提高各险种的统筹层次,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三是保证可持续性。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并稳定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公众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缓解公众的紧张心理,增强公众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预期。
(三)加速诚信体系建设
自古以来“民无信不立”、“言而有信”的伦理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诚信,更需要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社会的主体是人,每个人的诚信行为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细胞。必须从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进行诚信建设,提高我国诚信的社会化程度。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建立全面合理的政绩考评机制。二是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企业家必须加强商业伦理修养。三是建立健全个人信誉制度。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建立类似美国“社会安全号系统”的个人信用记录制度,[8]将个人诚信记录与个人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四)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群众治理国家,党和政府的执政行为是民意的延伸,是民意的凝聚。只有顺应民意,才能保持执政地位;了解民意才能顺应民意,只有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意见才能了解民意;拓展沟通渠道,才能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事实表明,许多矛盾冲突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和弱势群体维权的无奈。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平等的基础上,“有话好好说”,进行利益协商对话。二是发挥各种群团组织的民意代表功能,引导各种社会组织成为吸纳、回应民众意愿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支持、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表达自己的意愿,及时、快捷、有效地反馈民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完善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了解群众疾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五)构建心理疏导机制
以“化解社会心理冲突、消除社会心理障碍、促进公众心态成熟和理性”为原则,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使社会各种关系趋于平衡,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9]一是各级政府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干部职工心理健康档案。二是企业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心理行为训练。引进心理培训,通过集体培训使广大员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企业在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还要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心理疏导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整合心理卫生资源。高等院校组织科研力量加强对心理卫生的系列研究,在综合性医院设立心理医生门诊,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六)规范官员行政行为
“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的权力与监督的辩证关系,确保官员不逾矩。[10]一是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把党的监督做到位。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把专业监督做精。支持和保证政协和民主党派,依照相关章程,把民主监督做活。充分发挥媒体及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把公民监督做实。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根据《宪法》《公务员法》和《监察法》,尽早出台行政程序法,防止行政管理权的过度使用与滥用,最大限度地限制行政性垄断权力。三是倡导廉洁自律,真正做到“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1]王国防.浅析当前我国社会心态问题[J].才智,2012(15):357.
[2]夏学銮.当前中国八种不良社会心态[J].人民论坛,2011(8):48-50.
[3]赵芳.当前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294.
[4]乐国安,刘春雪.对当前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7(2):108-112.
[5]贺栋.略论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科技论坛,2011(13):22-23.
[6]陈剑锋.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1):38-40.
[7]王克千.民族凝聚力与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3):98-106.
[8]林鸿熙,郑露曦,张向前.美国诚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9(12):120-125.
[9]张世军.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5):73-74.
[10]刘桂莉,熊滨.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