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3-10-24田永果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适应性高校教师

田永果

(河南城建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河南平顶山 467036)

高校教师是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力量,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育理念、思维观念、心理状况会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一直为国家所重视。心理健康作为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教育效果、教师发展、学生成才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1]。近年来的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河南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我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不同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及时发现与甄别不良心理现象,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以河南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高校制定教师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随机化抽样原则,抽取河南城建学院、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97.5%,其中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96.4%,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样本分布

1.2 研究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2010年编制的《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要求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最近一段时间的真实感受进行作答,量表总分由四个维度分数相加得到,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2]。

数据处理:使用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元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从表2可知: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属于健康状态,高校教师在总体上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

表2 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2.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2.2.1 不同性别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教师均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没有发展性问题。

表3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2.2.2 不同专业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全球化的一大特征是在带来全球文化的同质化同时又导致地方性的加强。现代大众旅游是全球化的一个窗口,作为吸引全球游客的文化资本,地方性被不断挖掘或制造出来。这不仅会激发地方精英重新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地方,诠释地方性,唤起地方的自豪感,也会激发地方的传统和历史的重建。在旅游场域,地方性更多地跟消费主义勾连,也就是以地方为包装,把稍具地方性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包装成可以消费的商品。即便有时没有地方性可言,也冠以地方的名头以作商业的噱头和引子,特别是近年以知名度高的大气响亮的名字更新老地名、以博取外界的关注的做法,更是广为盛行。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专业教师均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没有发展性问题。

表4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专业差异分析

2.2.3 不同学历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学历为本科及以下、硕士的教师均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没有发展性问题。学历为博士的教师同时存在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

表5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学历差异分析

2.2.4 不同职称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职称为讲师、副教授的教师均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没有发展性问题,职称为教授的教师发展性问题,而不存在适应性问题。

表6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职称差异分析

2.2.5 不同工作内容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无论教师工作性质是教学还是管理,均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没有发展性问题。

表7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工作性质差异分析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表现出了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由于本研究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考察,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侧重于考察教师群体积极的心理健康因素,这与过去以SCL90为研究工具的同类研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对量表的生活、工作、自我、社会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同时存在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这与近年来高校对教师科研、管理、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有关,高校教师肩负的压力不断加重,从而使高校教师在那些与其发展性、适应性问题相关的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水平上有所降低[2]。

此外,高校教师在生活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工作维度上的得分,这一方面说明高校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以及通过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提升成就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教师群体在承受生活压力时会表现出无助,并最终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高校教师在自我维度和社会维度上的差异性,表现出教师群体相对于同社会关系、社会责任感以及亲社会行为等有关的心理素质而言,对自我认识、自尊感和有效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更为重视,且得到了提升[2]。在人口学变量上,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差异性,反映出尽管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上处于健康水平,但在某些群体上还存在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在适应性问题和发展问题上,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河南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健康状况。

(2)河南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发展性问题,不存在适应性问题。

(3)不同性别、学历、专业、职称、主要工作内容的高校教师在生活、工作、自我、社会四个心理健康分维度上存在差异性。

4.2 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讨论结果,针对教师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需要构建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在政策层面,通过出台各种支持性措施来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在舆论层面,借助于各种媒体,形成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体系,宣扬正面的教师形象,肯定教师的巨大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可、关心、配合和支持,减轻教师工作中的压力源,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从而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成就感[3]。

(2)学校层面。

学校整体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学校层面积极措施的使用往往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如在教学活动中降低师生比,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提供学校在教师压力源方面的群体支持,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心理支持;组织教职工开展健康娱乐活动,为教师休闲放松创造机会和平台;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部门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聘请心理学专家开设系列的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向教师传授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心理免疫力;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咨询与心理档案制度,设立高校教师交流场所和心理咨询机构,切实帮助高校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是个体支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个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教师积极情绪的培养与维持,消极情绪的化解。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教师应对压力性事件时具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家庭的支持也会促使教师有更多的工作投入,更少的职业倦怠感。所以作为教师家属应对于教师的工作给予更多的肯定,在面临压力性事件时能够耐心陪伴、出谋划策、共同面对,在工作之余鼓励教师参与合适的文娱活动,娱乐身心,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面对工作、生活。

(4)个人方面。

作为教师个体,需要掌握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技巧,提高自身心理调适能力。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情绪管理训练、放松调节训练、时间管理能力培训、压力应对训练、认知调整策略以及反思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另外,在教师个体面临压力性事件时,也需要有寻求支持的意识,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等都是有效的支持系统,因此教师要学会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提升自我压力应对能力[4];最后,教师还需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释放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1]程明莲,徐学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85-89.

[2]俞国良,金东贤,郑建君.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295-301.

[3]柏丽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23-25.

[4]任波,杨 燕,周凤桐.天津市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85-288.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适应性高校教师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