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居秋暝》多维阐释教学初探

2013-10-24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山居王维景物

彭 志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山居秋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诗歌单元的一篇课文。由于这首五律代表和体现了王维山水诗,乃至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高度成就,藉此成为诗歌单元教学中的重难点,在高考古诗词默写和诗歌鉴赏分析题上具有范型意义。因此,教师上好这一课,学生学好这一课,掌握古典诗歌欣赏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考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很多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过度受到教学大纲及名师教案的影响,一味模仿、重复,缺乏创造性。教师讲授墨守成规,学生接受稀里糊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钻研多份名师教案,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相关知识,研究多位教学名师的成长经验,以观摩课堂实践教学为依托,探索出几种较为新颖的阐释模式。借《山居秋暝》这个窗口,以观察、揣测古典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窥一斑而见全豹,或许可以为日渐面目全非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提供一种变革的途径。

一、解构传统教学设计

教学大纲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对《山居秋暝》的教学进行了一些限定。它强调的重点是:王维在这首诗歌的创作中所采用的艺术技法,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诗人隐逸的情怀。受到教学大纲的影响,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山居秋暝》进行教学时,设计了如下三种侧重点不同的教学目标:1)理解并把握本诗所寄托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2)学习并鉴赏本诗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的艺术美。3)对比王维诗歌创作中的另一种风格:境界宏阔辽远的边塞诗,以《山居秋暝》和《使至塞上》作比较鉴赏。

很显然,第一点是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挖掘诗歌文字隐藏的情感和憧憬。第二点强调过程与方法,学生是如何在拿到一首诗歌后,层层抽丝剥茧,直达内核,领悟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第三点拔高诗歌鉴赏的要求,学生应学以致用,用书本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方法,用于实战,对一首陌生的诗歌做迁移训练。但侧重点不同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没能给予学生个性思想遨游的天空,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体性,人为地割裂了诗歌的全面鉴赏。对语文名师的迷信,对经典教材的迷信,对程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造成了剥离的教学目标设计,造成了语文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气。

新执教鞭的青年教师,专业理论素养较为薄弱,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摸索和训练,加之可供借鉴的现成教学设计参差不齐,过度偏重于在三维目标上纠缠,固步自封,泯灭了蠢蠢欲动的教学创新思维。他们立于三尺讲台上,或自娱自乐,缺少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或自己教得疲惫,学生听着受罪,缺少对教学接受效果的考量。笔者经过调查研究,现列出较为普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而诊断治疗。

循规蹈矩,这是初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最喜欢采用的一种保险但平庸的教学模式。现截取这种类型的板书设计:

诗中画:空山新雨,明月清泉 ——自然美

竹喧浣女,莲动渔舟 ——生活美

画外意:宁静淡泊,空灵澄澈

超凡脱俗,隐逸皈依

或者,更为简明的版本是:

雨后空山→王孙可留

景 情

(清淡宁静)(淡泊出世)

这两种类型的板书设计,虽然在字数和空间布局上存在差异,但实际上属于同一类型,即侧重于对诗歌艺术技巧和情感追求的揭示。第一种板书阐释了《山居秋暝》,甚至是王维山水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诗画结合。这当然源于苏轼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精辟论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1](P272)这一具有定义性质的界定,影响了后人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阐释,虽千年之后,在新世纪,其余波绵延不绝。从“诗画结合”切入,摘取诗中有代表性的人事景物,敷衍出诗歌的“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第二种设计模式是第一种的简化,借“雨后空山”的景,“王孙可留”的情,囊括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技法:情景交融。

这种教学设计优点当然是有的。比如知人论世,将作者的创作贴上时代社会背景的标签,将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贯穿。比如艺术技巧和情感态度,钻研诗歌创作中的方法、技巧,诗歌所传达的仁义道德、喜怒哀乐。这些,自然无可厚非,但试想,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这几点做出硬性要求后,扼杀的岂止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造成千篇一律。随着年长的语文名师作古,语文名师,在这个时代似乎出现了危险的断层。从接受的角度说,学生是不愿意听那种僵化的程序教学,虽眼睛盯着黑板、书本,心里却在构思着自己的伊甸园。

如今,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已陷入误区。刚性的规定一定的教学步骤,一定的教学方法。孰不知,并不是每一首诗歌、每一个诗人都适合那些通用的解读模式(较有典型性的是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步骤实施及评价),若强行如此,误人误己。以上举出《山居秋暝》,只是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阐述这具有普遍性的现象。

二、建构多维阐释模式

罗素说过: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2](P544)每个老师,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专业学识。因此,在面对同一篇文章时,有可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甚至独特的教学艺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而这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语文是一门具有灵魂的人文学科。由于语文本身的灵活多义性的特点,造成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设计具有多维性。每篇课文的教学应该像流动的溪水,而不应如僵化的岩石一层不变,这样才可以探索出一种对学生最适合的教学方案。

怀疑解构一种模式的不合理性和落后性,就要构思建构另一种具有正确性和深刻性的模式用以支撑。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这一真理同样适用。笔者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多次的实践磨练,探索出两种较为独创的解读《山居秋暝》的模式,有别于教学大纲中的教案,也有别于语文名师的阐释角度。这两种教案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感性体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才情,让学生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山居秋暝》所营造的空灵澄澈的禅意境界,让学生去感受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江河日下,让学生去触摸诗人王维那颗跳动不息的赤子之心。这样或许对学生们的成长有所裨益,我们所强调的,总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一)“三重境界”论——美学角度寻意蕴

此“三重境界”,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而指的是:伦理境界、画境、诗境。伦理境界,乃是儒家儒教提倡的仁义忠孝,于家,孝敬父母,恪守长幼尊卑之伦常;于国,忠诚君王,殚精竭虑之进谏辅佐。画境,乃是中国诗画结合传统的产物,强调诗歌运用简单有机的意象组合,传达画作如见其人、如睹其景的悠远意境。诗境,乃是中国诗歌追求的字句背后所蕴含的说不尽的意蕴境界。盛唐在物质条件极度繁荣下,形成了诗人们心灵世界的极度优越,突出表现在思想追求上,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唐朝是为数不多的儒道释三教并立,井然有序,互不侵犯的盛世。反映在诗歌上,便是有唐一代诞生了三位巨擘:“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余则不论,专谈王维。

在《山居秋暝》一诗中,典型体现了王维的三重思想,从这一点上阐述开去,别有一番天地。先论伦理境界,王维骨子里有儒家入世进取思想的积淀,从其青年时科举、入仕不难发现。渐入中年后,厌倦官场的蝇营狗苟,遂摆盏诗酒,借诗之言语浇心中之块垒。经安史之乱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洗劫后,遁入禅宗。《山居秋暝》一诗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以上数言是对王维“三重境界”的理论铺垫,证明在王维的诗中,存在或隐或现的三重人生思索。下面是笔者利用这种角度设计的板书:

这一份设计相对于传统板书,豁然开朗,高下立见。首先,从板书本身来说,简洁,对称美,抓住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高度概括了这首五律的内容、技法、情感。其次,从接受角度谈起,这样的板书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顿时聚精会神。新课标要求,板书要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根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板书,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及认识规律设计板书。这样鲜明别致的板书,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心中蓬勃发展的情感。最后,从阐释角度来说,更易于教师对诗歌教学的把握和掌控。

凭借这份板书,相对的导语设计、提问设计、作业设计会容易得多。限于篇幅有限,这里仅列提问设计:1)同学们,在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后,请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勾勒的人事?2)在找出诗中的景物、人事后,结合老师刚才对诗歌的讲解,请你为这些景物、人事归类(当然,笔者的诗歌分析中肯定为学生们铺垫好了伦理境界、画境、诗境的理论);3)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诗中栩栩如生的景物人事描写,反映或抒发了诗人王维什么样的情怀?这三个提问,层层推进,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有诗歌内容的讲解,有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的揭示,有潜藏在文本后诗歌意蕴情感的透析,可谓水到渠成,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隔靴搔痒”,为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方向。

(二)“探寻诗眼”——诗歌题眼巧切入

我们知道,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不管是扩散得很开,还是收束得很紧,一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摹写,而这个中心很多时候都体现在一首诗歌的题目或者是诗眼中。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如果能够抓住这个要害,对于一首诗歌情感的把握、主旨的探求会相对容易得多,学生的接受也相对地快捷些。我们细读《山居秋暝》一诗,可以发现一个同样的问题,全诗四联八句全部在围绕两个字:“空”“留”,“空”——空山新雨后——诗首;“留”——王孙自可留——诗尾。弄清楚这两个字,将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先谈“空”,从题目“山居秋暝”我们可以预知:这首五律描摹秋天傍晚山中的秋色,着一“居”字,实为和诗尾“留”字呼应,诗人向往在山中隐居的恬适生活。写秋天山中的景色,本来有很多事物可以入诗,诗人却用“空山”起头,让人诧异。王维在这里实际上和读者玩了个“捉迷藏”,“空山”实际上并不空。接下来,诗人敏感地选取了最能代表内心空灵超凡的景物、人事,“明月松照”——圣洁纯美,秉性不移;“清泉石流”—— 宁静澄澈,脱俗皈依;“竹喧浣女”“莲动渔舟”——深山中冉冉升起的淡淡的人情味。这一切都印证了“空山不空”,“空”的是王维那颗在喧闹俗世游荡的心,憧憬在远离市井,在秋叶簌簌,在一方山水,寻觅到疲倦心灵的栖息地。这割舍不断的赤子情怀伴随了诗人一生,无论在官居显耀、挥斥方遒,还是岁月流逝、人生浮沉。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便发出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慨。这便可以在这首五律中找到一条鲜明的线索:空——留。

这一“空”一“留”二字,可以为我们串连起全诗。作为讲授诗歌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在相应年龄阶段的接受习惯,在做好导语设计的情况下,利用如下的板书,将对诗歌的鉴赏分析逐步进行。板书设计如下:

这种新奇别致的板书设计,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听课激情,无形之中,老师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这样一份板书呈现在黑板上,导语设计、提问设计、作业设计都不再是难题了。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下,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切切实实地实现了中学语文诗歌近乎完善的教学。

三、多维阐释教学运用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提出的那一天就被束之高阁,那么它诞生的那一刻便宣告了它的死亡。理论的最大用处是用于实践。对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面临重重困境的担忧,对当今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鞭策了我们对现实的教育心存关注,对现实中学生的命运心怀依恋。这份依恋促使我们对频发的教育事件保持一种深切的关怀和思考,希冀通过我们的点滴思考来支撑起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片湛蓝天空。[4]以上笔者提出的针对《山居秋暝》所采用的两种较为独特的阐释角度,目的是为了给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提供一种范式,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合理发展做个注脚。

下面笔者将运用“三重境界论”来对王维的《鹿柴》进行教学设计。《鹿柴》这首五绝较简单,原诗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P243)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王维儒道禅融合,而人生后期偏重于禅宗思想的特点。根据“三重境界论”进行如下的提问设计:1)同学们,在你们阅读过这首诗后,请你们划出诗中的景物和人事(学生们会划出诸如“空山”“人语”“深林”“青苔”这些景物和人事);2)划出这些景物和人事后,请你们将其归类,老师给你们提供一种分类的标准——这些景物和人事是否体现诗人对人世的留恋及对空山的向往(学生们会按照老师预设的标准将景物人事归类);3)同学们,在归类后,谁可以概括这些归类后的景物人事呈现怎样的特点(当然,笔者会给他们介绍关于“三重境界论”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上就是对《鹿柴》采用“三重境界论”的阐释,可以说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变换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从容、自信的自主学习的心理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探寻诗眼法”,笔者以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例进行说明。原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P1255)很显然,这首七绝的诗眼在一“望”字,通过这个诗眼作为线索便能轻松地串联起全诗的解读。豪放飘逸的情感激荡,巍峨雄壮的景物描摹,气吞山河的雄奇诗风,泱泱华夏五千载,或许只此一李白能够有如此的气魄和笔力。结合这些,可以设计出如下的一种板书:

这样的板书设计,在内容上,概括了诗歌所描述的主要景物,诗人情感的变化历程,诗中内在的发展线索,诗歌呈现的雄壮风格。在形式上,显得简洁、美观,有对称美,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思考心理。这一切,得力于对这首七绝诗眼的合理把握后进行的有效设计。

四、小结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现今缺少的是充满人情化和人道性的教育。教师的讲授应该能够和学生的生活、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听出自己的生活,读出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课文内容描写的不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这些文章中的字句、情感、哲理是确乎关己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起到桥梁的作用,桥的一边是教材课文或勾勒或描摹的人文世界,桥的另一边是学生们纯真的心灵世界,教师是沟通现实的人文世界和内在的心灵世界的一座桥梁。

解构传统《山居秋暝》教学的误区,建构新的多维阐释的教学模式,关键是运用这种理论去进行中学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毕竟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中学语文教育不是山涧中的一潭死水,而是汪洋恣肆的海洋,教师应如驾驶一叶扁舟的舵手,能够带领学生们从此岸到彼岸,并且能够撷取海洋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一朵朵浪花正是语文教育中应把握的核心所在。

[1]王维撰,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李白撰,瞿蜕园,朱金城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山居王维景物
山居图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山居秋暝
山居图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山居十首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