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3-10-24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马 锦

(文山学院 教务处,云南 文山 663000)

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以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为主。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高校教育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服务于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科学研究。作为专业课程,其重点在于学生对教育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对专业要领的认知,提升教育科研的专业能力,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理论讲解,主要讲授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性、思想性、标准和规范性,学生以听为主,很难主动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且对课程中讲解的教育科研方法的操作性实践不强,导致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枯燥乏味,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即使采用很多的案例教学,也使得学生当时在课堂上好象都懂了,可让其真正动手去实践操作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更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动地去探究、钻研、思考,也没有动手参加实践,因此必须对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今己成为欧美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应用和推广。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又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还可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同步开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主要是讲授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性、思想性、标准和规范性,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小组单独去按照所学的方法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会很困难。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教师的课堂讲授,课程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必须由教师来进行细致的讲授。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同步开展。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系统化的知识,同时通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践理论知识,实现“做中学”,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建立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同步开展时,必须建立一个学习目标来将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学生小组要模拟完成一项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完成这项课题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终极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学生必须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很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学生小组活动的研究任务。教师把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小组科研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将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贯穿为一条主线,使学生将课程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学生学习方面来看,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小组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模拟完成小组课题研究,在完成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就分解成了多个小任务,通过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学生形成一个研究团队进行探究学习,实践教育研究方法,体验课题研究过程。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把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小组科研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坚持以“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方案,努力与教育专业其他课程呼应与对接,为学生专业成长服务。教学中无论采用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都可以与学生小组模拟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学生关心的、有兴趣的重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讲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任务

成立学生小组后,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任务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最好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学生小组活动任务分为共同项目和自选项目,见表1。

在小组学习活动任务中,学生享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权,小组成员都围绕着“课题研究”来展开,共同探讨解决策略,研究出最佳方案。围绕着小组的共同课题目标将每个成员的贡献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性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的始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

表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任务

(四)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档案袋评价体系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卷定终身”,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学实践中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期末笔试主要以课程内容中基本的、重要的原理、概念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档案袋评价考核,同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小组建立一个学习评价的档案袋,课程学习结束时根据档案袋中的资料作品及平时小组活动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收录到档案袋中的资料作品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体现多样化。除了课程教学设计中必须完成的小组活动任务作品或表格外,还可以是每次小组活动或讨论结束之后小组进行的总结报告或研究阶段报告,也可以是成员成长的感想和小组活动的图片等,体现个性化,注重对学生小组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能力提升、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成长评价。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学生分组及角色分配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法中,强调学生分组的异质性,强调混合编组,使具备不同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小组成员要通过合作学习和相互帮助,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1]。在小组角色分配上,设立负责人,在小组中负责人起了模范带头作用,还有发言人、记录员、计时员等。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分组问题上学生更喜欢自愿组合。因为有的学生小组是已经在其他实践、实验课程中组建的,成员之间合作默契。因此,为了控制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小组建立以学生自愿组合为主,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配为辅,人数4~6人为宜。同时,不指定角色的无负责人小组的学习效果更好。无领导即意味着所有成员一律平等,一些平时没有机会发挥、但有能力的小组成员就有机会浮出水面,脱颖而出[1],这也是避免出现部分学生的“搭车”现象的方法之一。

其次,避免出现部分学生的“搭车”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搭车”现象指的是小组中一个成员承担了所有的任务,而另外一个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2]。在教学实践中,也有部分学生反映个别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搭车”现象会严重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对“搭车”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采用多样的分组方法,小组角色分配轮换制,多样化的小组评价,丰富的活动内容等方面来避免“搭车”现象。

最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协调者,随时关注并调控合作学习,精心设计选择合作任务,才能有效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3]。同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积极地研究思考,关于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很多想法都被激发出来,急需与教师进行讨论交流。无论在课内还在课外,学生小组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需要教师的积极的专业的引领与指导,这对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密切注意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纠正一些错误,并对学生共同出现的一些问题组织讨论研究,并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建立教学相长、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小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具有奠基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课程教学中,符合教学实践规律,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林中燕.合作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3):69-72.

[2]陈姝慧.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科教文汇,2010(6):164-165.

[3]张莉.大学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53-156.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纺织科学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