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养猪年度人物

2013-10-23本刊编辑张金辉

猪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兽医学二等奖畜牧

本刊编辑/张金辉

年度人物之 李 奎

上榜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教授主持完成的“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人物简介:李奎,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20多年, 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欧盟第五、六框架计划、“973”课题、国际科学基金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国际合作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多项。申请国际PCT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9项, 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际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 IF(影响因子)大于5的3篇,IF大于3的20多篇。SCI刊物他引700多次。主持完成北京市地方标准“实验用小型猪遗传质标准”制订(2012年已颁布),参与农业行业标准“五指山小型猪标准”制订。获得“FineQTL研究平台”等软件著作权2项。《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副主编。参编《猪遗传改良》等专著,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年度人物之 童光志

上榜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童光志研究员获得第四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和2012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奖。

人物简介:童光志,1962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分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从事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应用与基础研究。在动物用基因工程疫苗、猪蓝耳病及其他猪病毒性疫病防控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了鸡痘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已获得新兽药证书,并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多项荣誉奖励,包括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人,六部委共同颁发的留学人员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九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第四届中华农业英才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发表科研论文470余篇(其中SCI论文120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140余人。

年度人物之 蒋宗勇

上榜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研究员获得2012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奖。

人物简介:蒋宗勇,男,1963年10月生重庆,博士,研究员。1983年四川农学院畜牧本科毕业,1989年东北农学院动物营养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动物营养学家许振英教授,毕业后一直在广东省农科院从事猪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现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兼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实验室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等,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农业科学》和《广东畜牧兽医科技》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国改革开发养猪30年科技创新人物、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人物等称号,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先后主持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论著6本、译著1本。

年度人物之 王红宁

上榜理由:四川大学王红宁主持完成的“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中的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物简介:王红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获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四川大学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1985-2005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工作,其间多次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访问学习和合作研究,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担任四川大学“985”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控制科技创新平台学术带头人,2008年作为引进人才正式调入四川大学工作。现任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农业部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岗位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职。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王红宁教授长期在现代农业领域(养殖业)从事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与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项排名第1)。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已授权5项。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专著4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59篇,其中发表在SCI 47篇。已培养毕业硕士70人,博士22人。

年度人物之 谯仕彦

上榜理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谯仕彦教授获得2012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奖。

人物简介:谯仕彦,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后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加拿大Saskachewan大学畜牧系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教学与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猪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二级教授,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生物饲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科研工作中,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以推动养猪业和饲料工业技术进步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点,特别注重猪营养需要与营养代谢、猪肠道健康和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低碳氮排放日粮研究开发等领域的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群体的主要成员之一,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5年来,主持国家或部门科研课题10多个,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5项,2004年被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年度人物之 刘 娣

上榜理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娣教授获得2012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奖。

人物简介:刘娣,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畜牧体系首席专家、省重点学科畜牧学科带头人、省家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动物遗传育种分会、动物遗传标记分会、养猪学分会理事,省政府科顾委专家组成员、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畜牧兽医》《黑龙江农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编委、《黑龙江养猪》报主编。

创建了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并兼任所长6年,开拓性地建设了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畜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主持(包括子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948、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省重大科技攻关和省杰出青年基金等40余项。发表论著250余篇部:SCI、EI检索近30篇,国家一级期刊50余篇;出版著作16部,首次克隆基因序列由GENEBANK收录近100条,获得专利13项,完成制定地方标准6项。以主要参加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神农科技创新团队奖、省长特别奖、农牧渔业丰收奖各1项,以主持人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畜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招收培养研究生93名:博士生18名;硕士生68名;培养农业推广硕士8名;博士后多名。科技工作包括对野猪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开发;对民猪的收集、群体建立、种质特性和杂交研究;对猪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系统研究;地方猪资源不同保存方式的研究和应用;克隆和转基因猪研究;猪生产及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2个牧业市县参加34个市县科技共建;建立近30个科研和示范基地;建立中国农民大学畜牧学院,已开设养猪专业班。

猜你喜欢

兽医学二等奖畜牧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兽医学杂志》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