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2013-10-22郝秋红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郝秋红

(《会计之友》杂志社,山西 太原 030001)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新闻出版业 “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对作为学术研究成果重要载体的学术期刊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势在必行。国内学术期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单从期刊数量的层面看,截至2012年10月,国内学术期刊总数已达7 900多种。然而学术期刊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我国学术研究已步入学术国际化成熟期的步伐,与现代学术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学术发展除具有综合研究的特征以外,更呈现出学科边界清晰的专业研究特点,所以学术期刊的发展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体现全面、专业的新时代特征。

期刊单位应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发展综合性、分散性、内向性的现状并认识到中国学术期刊与国际学术期刊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以满足中国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要求,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内涵要求与现状比较

1.1 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体现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作为与时俱进的战略性的指导纲领和思想,其必然也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涵是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要求,统筹兼顾,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具体到学术期刊的发展可归纳为:以实现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作者、编辑、读者为核心的人本发展内涵,实现学术期刊自身科学发展及同学术研究的协调发展[1]。

1.2 当前学术期刊的现状需要科学发展理念的支撑和引导

据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 (ISI)基本科学指数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数据库2009年1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发表SCI论文数123593篇,首次超过俄罗斯科学院(123480篇),跃居世界科研机构和大学第一。《全球科研报告:中国》指出中国自2004年以来科研产出量呈现爆炸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2010年,中国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这种状况曾被国际刊物以 “波涛汹涌,滚滚向前”为题进行报道[2]。201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七位。截至2012年12月,进入SCI论文数据库的发表论文数量为1182810篇,且科技论文被引次数排名提升至世界第六位。

按照当前通用的期刊引证分析量化评价方法,即从转载量、转载率、论文篇均分三个维度,可概要分析我国学术期刊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基本现状、水平、变化和发展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高等院校、社科院 (联)和党政干部院校 (含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管理学院,下同)这 “三大系统”主办的期刊占了很大比重,在学科分布上,“三大系统”各具优势。从作者单位分布看,高等院校是主力军;从期刊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京及我国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也体现出期刊发展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其中,高等院校主办学术期刊有规模庞大、分化显著的特点;社科院(联)主办期刊有高端期刊比例高、论文质量较均衡的特点;党政干部院校主办期刊有总量少、成长快的特点。以2010年“三大系统”主办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据为例,高等院校主办学术期刊转载量10230篇,社科院(联)主办学术期刊转载量861篇,党政干部院校系统被转载论文415篇。高等院校的转载总量分别是社科院(联)和党政干部院校的12倍和25倍[3]。高等院校作者的论文被转载总量以绝对的优势领先。

目前学术期刊不同程度地存在 “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专业研究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过多是根结所在,向专业化期刊发展无疑是我国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一条明晰路径。

2 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2.1 “三要素”的社会化内涵

从学术期刊的人本要素出发,这一系统中的基本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作者、编辑、读者。通过三者在社会环境下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以作者为代表的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期刊来源模块、以编辑为代表的期刊出版模块和以读者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期刊应用模块 (图1)。

图1 期刊的 “三要素”内涵

学术知识就像物质性的商品一样有自身的生产、流通 (传播)和消费领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式的链条和体系[4]。期刊来源模块可以说是期刊这一产品的 “生产者”,是期刊的源头;期刊出版模块即产品的 “加工者”;期刊应用模块相应就是这一产品的 “消费者”。因此,按照商品的市场化规则,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理应是 “生产者”和 “加工者”生存发展的需要和责任。从它们的功能来讲,作者和编辑是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读者与编辑肩负学术信息传递的责任。

2.2 “三要素”的关系分析

突出强化学术期刊发展的全面基础性,需要以期刊自身为对象,以协调期刊自身结构、办刊理念、创新意识等为目的,即实现对期刊自身发展提出要求。突出学术期刊专业协调性,应以作者和读者为对象,协调编辑与读者、作者以及编辑自身间的关系。在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下,优化管理模式,促进期刊的自主创新发展。在具备以上两种特色的基础上,能够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根本点出发,主动协调、解决和预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此来引导学术期刊向正确的、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3 突破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思维困境

恩格斯曾说:“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它的残余还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学术也是一项特殊的 “技术”,是技术就不宜像有些人那样泛称为科学[5]。学术有其特点,就是要充分体现理论成果与实践的有机转化,这就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能脱离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所以必然要同时运用多个学科的成果,体现其社会性特点。如果学术刊物能够以学术为本,及时发表具有知识增量意义的学术论文,那么一定能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学术期刊既要坚持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术成果传承载体的作用[7]。

3.1 提升 “人本要素”在学术期刊系统中的引导、协调、创新的核心发展能力

通过编辑 (群)和读者 (群)的引导作用,使期刊通过学术的手段充分反映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更应当在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和学术文化的建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运用编辑 (群)的协调功能,以不同组合方式和主体构建产学研联盟,形成适应不同地区学科发展环境的期刊共同体。通过 “经营出版”[8]和 “研究型出版”的产业化建设等路径,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彰显经营与管理并举、研究与实践并重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在实现期刊科学发展的思路方面,创新模式,拓展思维,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实际的特色化道路。引导和激励作者 (群)提出鲜明的观点,力求体现学术观念的不断更新,反映出包括作者 (群)在内的人本资源,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进行冷静思考。

3.2 协调专业类期刊与综合类期刊的结构和比例,适应学科研究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要求

由于现行体制决定了我国学术期刊是以单位办刊为主的一贯模式,因此除少数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以及部分社科院办有专业类学术期刊外,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院系和社科院研究所暂不具备创办涵盖多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的条件。当前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承载大量学术成果,且现行体制下各科研单位或院校对专业技术人员或毕业生有学术研究成果量的要求,如评定职称、年终考核、博硕点申报、研究生毕业答辩、申报科研项目等均需在一定层次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因此,学术期刊应在满足目前社会综合类功能的同时,逐步向专业化推进。另外,不可忽视学术期刊 “小众”出版的特性,合理协调综合与专业的比重,以期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3.3 集约与统筹

信息化时代强调资源的集约利用,期刊业应树立集约理念。学术期刊可利用我国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学术研究机构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将各自为战、分散管理的期刊 (群)进行有效 “集结”,统筹规划,终结期刊的散沙状态。以社会群体化的经营方式增强期刊 (群)的 “抵抗力”和 “生命力”,弥补由经济及地理环境等社会因素差异造成的学术期刊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缺陷,优化学术期刊出版模式。

4 结 语

推动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要在当前满足出版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下,明确科学发展的内涵,结合期刊国际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同时体现我国传统的 “以人为本”发 展理念,以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结构矛盾。学术期刊在保持传统学术产品产出要求的基础上,应努力创新编辑出版模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针对当前出版业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不断完善,为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1]朱剑.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传媒,2011,(10):6-10.

[2]黄永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尴尬与梦想[N].南方周末,2010-09-10.

[3]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2010年学术期刊论文转载报告[R].2011.

[4]许纪霖.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5]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6]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4):7-14.

[7]张前.社科类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J].攀登,2009,29,(01):126-129.

[8]齐峰.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58.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