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2013-10-22康经武
今年,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欧庆瑜先生的八十华诞。在《色谱》主编张玉奎院士和编辑部同仁的支持下,由欧先生的部分学生投稿组成了这一期的专栏,算是学生们献给欧先生八十华诞的珍贵礼物。
欧先生祖籍广东省东莞县(现东莞市),1934年7月22日生于广州,于1953年秋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院系调整前属于中山大学)。当时正值新中国急需人才之际,她和同学们一起在大学仅学习了3年就提前毕业,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她是这样描述当时情形的:“我当时什么都不懂,毕业志愿就填写了到研究院学习。知道国家急需石油,工作方向就填搞石油。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时一无所知,是俞惟乐老师耐心指导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工作,早上上班之前还要教我们学英语。在大连我们是气体分析组,主要从事天然气和炼厂气分析方法研究和资源普查,还担负了方法推广、技术人员的培养等工作。1955年我们开展气相色谱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气相色谱工作的单位之一。”
1958年,欧先生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大连调往兰州,组建兰州石油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在兰州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国家的需求。在俞先生的带领下组建了102组,以任务带学科,逐步形成了以气相色谱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欧先生于1983年起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光荣退休,2004年后不再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她是这样总结培养研究生的体会的:“学生的成长凝聚了组内同志们工作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心。研究生的工作与组内的工作融为一体。学生们都很努力,基础扎实,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强。这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历程,重要的是他们出来后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善于向周围老师学习,吸取营养,不断提高,取得很大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在工作与生活环境都很艰苦的大西北,俞先生和欧先生始终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研究组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78年获得3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获得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除了活跃在学术界外,欧先生还于1988年当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年的参政议政,使她更懂得科技人员在国家建设中所担当的责任。
欧先生在大西北度过了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她经历了由俞先生创建的研究小组在祖国的大西北生根、开花并最终硕果累累的过程。直至今日,欧先生仍深深地眷恋着兰州化物所102组,她是这样概括102组的团队精神:“102组使得我懂得一个作风朴实,温馨和谐,团结协作的团队在前进中的重要性。”
时光过得好快,转眼我们这些学生大都已经跨过不惑之年。2011年在广州再次见到欧先生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看到多年不见却依然那么慈祥的面容,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眼里噙满了热泪。我想告诉俞先生和欧先生的是:你们的教诲依然铭记在心,我们不仅继承了你们注重实际的学术风格,而且还传承了你们谦虚谨慎、为而不争、宽宏大量的美德。
欧先生,祝您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