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货币流动性过剩与新疆经济关联度分析

2013-10-22李东松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季度协整流动性

郭 磊,李东松,陈 勇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乌鲁木齐830012)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保持长期均衡,能促进商品价格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发展。货币供给过少,市场流动性不足,阻碍经济快速发展;货币供给过多,市场流动性过剩,会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均衡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Friedman[1]认为经济货币化比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币化比率越高,该国的经济发达程度越大。Polleit和 Gerdesmeier[2]从名义货币缺口、实际货币缺口、价格缺口和货币悬突四个角度测量流动性过剩。江春[3]测算出M2与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增长率之差,在1979—1997年间年均为9.39%。陆军、舒元[4]以 1978—2002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给量对实际产出存在影响。宋健[5]对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并从实证结果说明超额货币对物价上涨有推动作用,而且影响较为持久。王沧[6]把新疆1999—2007年金融机构流动性水平与全国流动性水平进行了比较,指出新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保持了较高水平。

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活动日益活跃背景下,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对货币的依赖。新疆地区金融活动在近几年健康、平稳发展,2012年前三季度,全疆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 022.04亿元,比2011年前三季度增长7.49%。截止到2012年11月末,新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额比年初新增1 572.31亿元,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超过50%,金融机构对新疆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数据来源新疆统计信息网,增长率经计算整理而得)。对于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控制新疆地区货币流动性,使其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对于货币当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指导价值。

1 研究方法

虽然国外文献对流动性过剩测度方法很多,但是中国市场并非完全市场化,譬如国债市场的不完善,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等都直接制约着测量流动性的效果。国内许多学者对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是建立在货币交易方程式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为定值,并且该货币交易方程式只考虑了货币的流通手段,没有考虑财富贮藏职能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考虑因素。

因此,本文采取最优货币供给理论,建立VAR模型重新测量新疆流动性,在具体测算出流动过剩的基础上,进而研究新疆流动性过剩对新疆经济的关联度。

1.1 模型的建立

利率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利率微小的变动就会带来资金的投放以及回笼量,进而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根据人们心理的流动性偏好,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都与收入有关,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主要取决利息率,是利率的减函数。按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货币需求不但考虑产出Y的变化,还应该考虑利率i变量,即方程式:M/P=f(Y,i)。本文根据 Polleit[2]以及宋健[5]运用的最优货币供给规则测算新疆流动性,其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成:

其中me代表长期均衡的货币增长率,p代表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动率,i为实际利率水平,y代表产出增长率。设L=m-me,流动性用L表示,即流动性就是实际的货币供给(m)与长期均衡的货币供给(me)之差。

1.2 变量的选取及处理

本文选取季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样本区间从2006至2012年第三季度,样本个数为27。市场流动性跟信贷有很大关联性,贷款量的增加必定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因此选取贷款的发放量作为测算流动性的指标,新疆季度贷款量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金融机构信贷统计月报》计算所得,新疆季度GDP数据来自新疆统计信息网,利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新疆物价指数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用M表示贷款量,近似等于实际货币供给,lnM代表M的对数,lnP是物价水平P的对数,lnGDP是季度实际GDP增长量的对数,季度实际GDP是当季度名义GDP增长量与通胀率之比,lnMP表示新疆M货币供应量的自然对数与物价水平的对数差值,物价水平以2005年作为基期,季度物价P以当季度月份物价加权平均测算得到,i代表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通胀之差,名义利率选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用当期价格减去上期价格之差与上期价格的比值代替,ε是误差项。实证分析全部根据Eview 6.0软件操作。

2 实证分析

2.1 新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

(1)采用ADF检验法进行平稳性检验,并采用SC、A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原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都变成平稳序列,通过了ADF检验,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DlnMP与DlnGDP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即 DlnMP的增加会引起DlnGDP的显著变动。Di与DlnMP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Di的变动也引起DlnMP显著变动,反之则不然。

(2)协整分析。根据LR检验统计量,最终预测误差(FPE),AIC、SC信息准则以及HQ信息准则的结果,并以此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四阶。本文运用约翰逊协整检验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表2 方程协整检验结果

从表2可知,最大特征根检验值与迹检验统计值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各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式为:

协整方程式描述了新疆2006—2012年第三季度最优的货币需求与实际GDP、实际i、物价P之间的关系,三个自变量跟因变量都是正向的关系。根据方程式(2),把原始的各项相关变量带入均衡方程式就可以得出各季度最优的货币需求me,根据L=m-me,就可以测算出在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之下新疆流动性过剩。

2.2 新疆货币流动性过剩与新疆经济关联度实证分析

运用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下测算的流动性过剩数据,对新疆经济的实证分析,选取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作为因变量,数据的选取2006至2012年第三季度,操作运用Eview 6.0。

2.2.1 运用ADF方法检验平稳性

对lnGDP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变成平稳序列;最优货币供给规则测算的lnM进行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变成平稳序列,通过ADF检验。

2.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适量的货币投放能够稳定物价,给经济带来稳定、健康的发展,但是过量的货币供给必会造成高通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在置信水平为10%以下,lnGPD、lnM两者为单向的因果关系,新疆季度货币流动性是GDP的格兰杰原因,新疆季度货币流动性以非常大的概率保证GDP增长,反之,GDP的增长对新疆货币流动性的影响不大。

2.2.3 VAR 模型下协整检验

根据AIC、HQ信息准则,VAR模型的滞后期选为3。在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最大特征根检验量和迹统计量,lnGDP与lnM之间存在一个协整,这表明新疆流动性与GDP的变动率之间有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式为:

在2006—2012年期间,新疆的货币流动性与GDP之间有着反向的作用,长期来看,货币的流动性跟物价保持着同增同减的关系,但是货币流动性过剩不利于新疆经济的发展,稳健的货币投放才能保证新疆经济的稳步发展。

新疆货币的超发与新疆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有着反向的关系。但并不能表明他们的短期动态,所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流动性与新疆实体经济的短期之间关系:

从短期来看,当新疆实体经济偏移长期均衡时,实体经济将会以反向回调,以84.21%的速度拉回到均衡位置。

2.2.4 脉冲响应分析

图1 新疆流动性的变动M对新疆GDP的信息响应

由图1可得到结论:货币的变动对GDP变动率有着反向影响,M的一个信息过程的波动在第三期达到最大,此后,反向影响逐渐减弱,在第五期作用效果最小,在第十期才慢慢消失。

3 研究结论

以新疆2006—2012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最优货币供给规则对新疆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量,在测算出来的结果上,对新疆流动性与新疆经济关联度做了实证分析,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新疆货币流动性过剩与新疆经济有很大关联度,新疆货币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长期、短期效应是不一样的,货币投放过多虽然短期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新疆长期经济增长。新疆流动性出现1%的过剩时,经济长期增长减少0.42%,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来看,短期流动性过剩能够以0.84%的速度回调,能够促进经济的短期增长。

虽然短期货币大量投放加快了经济的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为了使经济长期、稳步地发展,应该严格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将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利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市场上过剩流动性资金,正确引导资金的流向,加大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关联产业的信贷支持,带动新疆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新疆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品种,解决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缓解新疆流动性过剩,更好地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

[1]Friedman M.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2]Polleit T,Gerdesmeier D.Measures of Excess Liquidity[R].Working Paper,Business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Germany,2005.

[3]江春.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1 -7.

[4]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5):32-40.

[5]宋健.超额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1979—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16-33.

[6]王沧.对新疆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J].新疆财经,2008(6):62-65.

猜你喜欢

季度协整流动性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