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
2013-10-21姜庆华
姜庆华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传统的学校德育大部分局限于学校内、上政治课、开班会,大讲道理,教师一揽到底;内容狭窄,形式陈旧,阵地单一,枯燥僵硬,置学生于单一的信息传递氛围中。而今天,多渠道的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录音、录像、广播、书刊等节目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及容量日趋增大,市场经济下一些人为产生的负面现象的影响,复杂的社会现象等对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较大的信息差。因此,陈旧的德育内容,落后的教育形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学校德育要提高质量,取得实效,必须宽泛教育内容,立足主体,强化效应。
一、学校德育应内容宽泛,空间开放
首先,在德育的多功能和价值观上,我们力求使教育内容宽泛,对学生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外,还应注重加强革命理想教育、创业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及艰苦奋斗、竞争意识、实效观念等发展个性使之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教育等,以帮助学生破除唯书、唯师、唯上的传统教育桎梏,增养其创造进取精神,努力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其次,在德育阵地上要开放教育空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克服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内,以“灌输式”、“说教式”的做法,反对以师道尊严试图驯服学生的做法。因为单调的说教、驯服,教师灌输给学生的仅仅只是关于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认知,更谈不上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及学生作为主体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支配与调节下的道德行为的产生。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走出单一的学科课程圈子,开设活动课程及营造环境课程,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时机让学生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及公益劳动,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体察国情、乡情、民情,让学生看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评判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区分、辨别、评价社会现象,增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进而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德育课程应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学校设置的各种德育课程外,还应当有各自家庭影响和家长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课程”。不同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及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更多的家庭富裕起来,家庭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还有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等自然成为各个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还有“社会教育课程”,它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我们认识到学生封闭在学校德育课程的圈子里,只看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种教育显得力量单薄。因此,要正确指导和利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健全家长学校制度,让家长交流家教经验,建立家校联系卡,定期召开家长会,力求家校通气。教师平时要主动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各个家庭的具体实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家教指导,共同商议其子女教育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好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课程”。
二、学生德育应立足主体,自教自律
德育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学生思想行为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它包含着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应试教育下,陈旧的德育是教师按照自定的德育模式去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守纪律,学生始终处于被“灌”和“管”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这种教育方式很难使学生入耳入心,很难使之心悦诚服。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是作为一个主体存在于社会之中,而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如果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完全听命于他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开展活动,那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培养出来的人不过是唯书、唯师、唯上的分数加绵羊式的驯服工具。而素質教育的人才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未来,自尊自强,自立自信,有较强的经受挫折、善于应变、富于竞争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为了这个目标,学校德育要立足于主体建设,加强自教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