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治疗的护理观察

2013-10-20陈春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肺性脑病呼吸衰竭

陈春红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治疗的护理观察

陈春红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治疗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8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参考组,各为79例,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监测患者的意识和基本生命体征。结果术后两个月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护理组27例患者呼吸衰竭现象基本消失,46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参考组患者34例患者呼吸衰竭情况基本消失,26例患者呼吸衰竭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1例患者由于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对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病死率。

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护理观察

肺性脑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主要疾患者群为老年人。肺性脑病作为肺性病的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时,患者呼吸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引起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导致机体缺氧,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性脑病、紫绀、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急症,严重时出现休克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对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9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8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男67例,女91例,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6.6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伴随意识障碍、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和面色潮红等。通过心电图和X线检查,确诊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采用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平喘等治疗方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基本生命特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供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1.3判定标准 效果显著:患者意识清醒,呼吸困难情况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出现间接性意识混乱和瞌睡现象,患者呼吸情况明显改善,偶尔需要借助呼吸机。无效:患者意识模糊或者无意识,呼吸困难需要长时间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两个月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护理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3.1一般护理 医院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保证病房的安静和整洁,病房保持通风透气,在病房及其走廊内严禁吸烟,避免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避免患者由于误吸或者痰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24 h监测,对患者突然出现的烦躁、面色潮红、呼吸困难和肌肉抽搐等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急救处理并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血尿、血气常规分析检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咳痰等症状,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或者缺氧状况,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和呼吸方式,保持患者呼吸功能的提高,保证呼吸通肠。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每间隔2 h帮助患者翻身,用手轻拍患者背部,帮助患者咳痰。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辅助吸痰器帮助排痰,在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要动作轻柔,缓慢抽吸,减少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和刺激,每次患者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之内,避免长时间抽吸为患者带来的缺氧状态,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痰液颜色、气味和咳痰量进行观察。在帮助意识丧失的患者进行翻身时,要提前对患者口腔内和咽喉的分泌物进行抽吸,避免造成患者呼吸道堵塞出现窒息现象。

3.2心理护理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病情反复,呼吸困难为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痛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疑虑和烦躁的消极心理,丧失治疗的意念,对治疗采取不配合态度。对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情患者,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可以用成功治疗案例用来刺激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共同关心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动作和声音要轻柔,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保证足够的耐心,牢记自己的职责,安抚患者,避免患者由于过度激动出现的休克和窒息等紧急意外状况。

3.3饮食护理和给氧护理 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的呼吸功能损伤,因此,医院要保证患者充足的给氧,低流量的给氧,保证患者的顺利呼吸,1~2 L/min,氧气含量保持在30%,对于病情严重,呼吸出现严重衰竭的患者要加大给氧力度。通过合理的给氧增加患者肺泡内的氧分压,减少缺氧状况。同时对患者必要的饮食护理很重要,呼吸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长期的治疗下,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医院要为患者提供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同时患者情况允许下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提高免疫力。

[1] 夏建辉.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21):1947.

[2] 杨秀华. 肺性脑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职业与健康,2008,19(06):157-158.

[3] 刘莹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10,07(03):162.

471800 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肺性脑病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关注肺性脑病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