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3-10-20田凤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肢体入院神经

田凤英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田凤英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通过Fugl-Meyer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对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疗效

脑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是脑功能恢复的主要阶段,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者早期回归工作和社会[1]。本研究中,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给予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2.0~67.0岁,平均年龄(57.0±5.0)岁,其中脑梗死23例,脑出血1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0~7.0) h,平均入院时间(5.0±2.0) h;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0~68.0岁,平均年龄(57.5±5.5)岁,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1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5~7.5 h,平均入院时间(5.0±2.0) h。在性别、年龄、病因、入院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床单整洁、卫生。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给予护理干预。①脑水肿期护理干预:定时变换体位,每2 h更换一次体位,夜间适当延长,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辅以穴位按摩、理疗等,通过有效刺激,增强肌肉收缩,1次/d,20 min/次。患者卧位时适当抬高头部,避免患臂受压,保持前伸位,前臂外旋,掌心朝上,健腿屈曲,端正患脚位置,保持小腿垂直,避免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仰卧位时,上臂外展,与腕部伸直,掌心朝上,上肢置于软枕上,患侧臀下放一软枕,避免下肢外旋、外展,上臂、前臂后旋运动,膝关节屈曲,足趾屈伸、踝关节背伸运动,3次/d,30 min/次。②病情稳定期:床上主动运动,如坐起、翻身、床上应用坐便器等。③恢复期:指导患者站立、步行、上下楼梯等训练,根据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其手提、发放物品等精细动作的训练。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通过Fugl-Meyer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对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数±标准差)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在发病后3个月内,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在这段时间进行功能重组和功能代偿,通过有效的功能训练,传感器将传入性冲动发送至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发展,有利于神经侧枝循环的建立[2]。所以,脑卒中患者越早进行护理干预,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早期康复功能训练主要是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防止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神经减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3]。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需要因人而宜,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告知患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4]。运动要适中,动作要轻柔,逐渐改善患者对运动的控制能力,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减少辅助运动,最终使患者能够协调和随意完成正常的主动运动。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表明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总而言之,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快速恢复,明显提高了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李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

[2] 于霞.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4):143.

[3] 李春明.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04-105.

[4] 李洁霞.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内科,2010,5(4):429-43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肢体入院神经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神经”病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