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总结和思考

2013-10-19沈阳药科大学110016刘玲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整治医师专项

沈阳药科大学(110016)刘玲玲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102401)吕世臣

2004年卫生部制订了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1],2009年卫生部对以上文件进了调整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以下简称38号文),2011年卫生部出台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2012年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国家抗微生物临床应用指南》[5],对我国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对部分合理用药指标下达了明确的要求,如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病区使用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微生物送检率等,2012年、2013年连续发布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方案,2013年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阶段的结束,在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对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取了巨大的成功,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成功或问题都值得深入总结与思考。

附表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1年与2013年对比表

1 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结果统计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1年与2013年对比情况见附表。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各项指标,在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均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对Ⅰ类切口整治的效果最明显,预防用药率下降79%,而用药天数下降80%。通过对附表合理用药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我院在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合理用药状况有显著的改善,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

附图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专项整治前后对比

2 抗菌药物整治带来的一些问题

2.1 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不足 每一种药品的研发与生产均存在临床上明确的使用意义,适用于不同病情与不同人群,而整治方案对抗菌药品种与品规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三级医院不超50种,二级医院不超35种,所有医院不得超过一品两规,此种规定造成临床用药品种的不足,甚至有时无药可用的情况。笔者从抗菌药物的分类来进行分析如下。

抗细菌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耐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等)、头孢菌素类(临床上常划分为四代,各代之间抗菌作用与抗菌谱均有区别)、加酶抑制的抗菌药物、单环β内酰胺类、头霉素类、拉氧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14元环类、15元环类、16元环类)、克林与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糖肽类、多粘菌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临床常分为四代,各有抗菌特点)、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磷霉素类等;抗真菌药物分类有:多烯类、烯丙胺类、氮唑类、嘧啶类、抗真菌抗生素、棘白菌素类。

通过上述分类笔者发现,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在二级医院35个品种内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因此笔者认为,抗菌药物可以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在品规上限制,但不应在品种上有过多的限制。

2.2 规范疗程可能被限制 抗菌药物临床专项整治,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综合性医院不得超过40DDD,因此在临床上,有的医师为了降低使用强度而减少疗程。

部分感染性疾病都有明确疗程[6],长者如女性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需连续用药3~6个月,复杂尿路感染需用药2~3周,其他根据疾病用药3~14d等各不相同。对于疾病的治疗,过长或过短的疗程均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疾病的体征表现又往往与感染不完全相关,并非临床病症消失就是感染治疗的终点,因此缩短疗程同样是一种不合理用药的表现,而在抗菌药物临床整治活动出台后,由于控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得部分医师尽可能缩短抗菌药物的治疗疗程,为疾病复发或感染加重,甚至耐药菌的筛选留下隐患。

2.3 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促使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控制过严

2.3.1 对于手术病例,部分Ⅰ类切口手术、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过度肥胖等均为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用药指征,但部分情况下为控制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而不预防用药。

2.3.2 对于各种外伤或其他内科感染性疾病,越早使用抗菌药物对疾病的预后越有利,而在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前提下,部分医师用药犹豫,最后可能造成疾病的延误。

2.3.3 部分患者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并不能明确的找到感染病灶,甚至体征或化验检查都无法找到阳性的支持感染结果,因此在临床上存在部分为寻找感染指征或等待各项感染化验指标而推迟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3 结果与思考

通过三年的抗菌药物整治,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医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本明显减少,同进也扭转了很多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误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也为其他种类的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有效经验,如建立强制性、有效管理机制;提供临床应用规范和指南(并深入普及)作为临床医师参照标准;对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的合理用药教育,改变临床医师仅重视师承(或获取合理用药知识的渠道不畅)而忽略临床用药知识更新的情况。笔者认为以上经验可以推广到所有药品品种的合理用药管理之中,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整治医师专项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