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新课程的“建设者”
2013-10-18陈萍
陈萍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自己,与时俱进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定教”的观点。教和学是对立的统一体,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目的,是教的核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使得教学本源回归,即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际状态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及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研究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人”,而不是当作“考试的机器”。“把学生当作人”,当作“立体的人”,要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既了解其智商,又了解其情商。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就要在走进课堂之前先了解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储备和技能,有哪些兴趣和需要,方法、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学生的差异是什么等。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对学生充分了解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和学生交朋友,这既能了解学生的性格,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社会、学校、班级、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这既了解了学生,也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在对学生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收获。
第三,教师应认真在备课中对教学内容做出巧妙的安排。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依据课标与学生,而不是依据教学参考,同时兼顾三维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科学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即备课要做到脑中有纲(即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胸中有数(学生的差异性),从而努力达成课堂的生长性。总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设计:给学生什么样的兴趣与需要的挑战?什么难点与障碍点的突破?最终实现原有基础与水平的提升。
第四,教师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从而使历史课堂具有生长感。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历史知识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与学生的距离遥远,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抽象,没有直观感觉,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以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巧妙编辑谜语,以猜引趣,如在讲《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用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通过猜谜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历史课堂,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向日本投降的原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首先,多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眼神是一种丰富的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几多苦口婆心的长谈,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次,注意语调。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有变”。第三,教师还要恰当使用肢体语言。恰当地使用胶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第四,作为教师,还应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要用爱心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成长的空间,不要把他们的尊严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样才保护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第六,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己。古语云:“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师要进一步登高望远,不断进行继续教育,不仅博览本专业名著和各类报刊杂志,还要尽可能涉猎相关学科知识等。同时,关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资料,注意扩大视野,注意学科整合,实现知识融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应寻求学科交叉的切合点,以本学科为主体,尽可能地向其他学科迁移和辐射,增加储备,提升和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