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教育的调查分析
2013-10-18高云
高云
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但这一问题可能存在先设前提:即独生子女的特异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有关,也会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趋同。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查、跟踪学生的动态变化,作出适时有效的教育教学调整。对上海市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的调查,可以印证上述思想,并提供一个城镇化背景下的良好样本。
自从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很大。但从研究现状看,研究者对独生子女持有较多否定性评价,而这些评价大多通过对比历史、对比国外作出的。独生子女具有特异性这一先设前提,是否足够牢固?在受教育时期,独生子女中学生的现实状况究竟怎样?教育者应该抱有怎样更为合适的学术态度?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为调查样本,展开探讨,请行家指教。
一、研究状况
美国心理学家Gastnley Hall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日本心理学家波多也勤子曾说:“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发脾气,缺少社会性,与人难以相处。”1985年,美国《新闻周刊》登载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给独生子女贴上了“小皇帝”标签。
在国内,1986年,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说,独生子女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们。”2007年4月,《中国青年报》说: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加,调查发现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而同时49.8%的青年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老人。但细心推究发现,若其数据为真,35%家庭的爷爷奶奶人数已占中国总人口的21%。而根据当时调查,中国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1%左右。这两个报道显然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时至今日,当年的这些悲观预测情况如何呢?
201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据澳大利亚几所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独生子女往往更悲观、更自我中心、更不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对经济产生影响。”2013年1月10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说:“科学家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与之前的孩子相比,在长大成人后变得较自私、不太容易信赖他人、更胆怯、竞争力较差、更为悲观而且不够勤奋。”
2010年,中国学者姜健等人称,“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文献中,较为认可的是独生子女在智力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中心化、依赖性、责任感等方面处于劣势。”2012年,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报告说,尽管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家庭中受到更多关注,但是,“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弱”,“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弱,情绪状态呈现两极性”。
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心理变迁,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承袭国外研究的色彩非常浓重,在个别问题上甚至有如影随形之感,相关研究结论也颇多抵触之处。
笔者以为,随着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特异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特异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有关,也会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趋同。同时,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也会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二、历史阴影
独生子女成为问题,不自今日始。中国古人对独子满怀怜悯,并关注他们赡养双亲的责任。《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窃符救赵、椎杀朱亥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是中国文献首次提到“独子”一词。此后,“独子”经常出现在两类文献中:一是赡养双亲和为父母守丧。这类文献最集中在清代,尤以《大清会典》和“皇帝宝训”中出现最多。《大清会典》卷九十七载:旗丁在任,独子准随至任所亲养;卷一百六载:武官除非战事,其他无论是否独子,准去丁忧。二是忧虑独子成长艰难。这类文献以祭文最多见。晋李密《陈情表》中说独子之境况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则以“有待”相许,要求显亲扬名,反映了独子振兴家庭的沉重压力。正是因为独子生养不易,《大清会典·卷一六四》载:内府属下孀妇独子,给予一两钱粮养赡。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中,有三个故事都讲述独子的遭遇,而且都和死亡、悲剧相关联。
在男性血缘宗法制社会中,人们普遍轻视女孩,独女被看作“绝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况,可以略现端倪。第二回载:“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此时黛玉五岁,林如海死时黛玉十三岁。巡盐御史在清代是出名肥缺,做了整整八年,肯定家产万贯。但四十五回,黛玉却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如海的家产哪里去了?《大清律辑注》卷四载:“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有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可见,林的家产被同宗给分了,其独女竟然落到乞食寄养的地步。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个性的形成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古人对独子的态度,基本是他人悲悯独子,而独子忧虑身世。独子生存的沉重感来自社会有形与无形的累加。伴随独子终身的,是沉重的血脉延续的使命感、家族振兴的责任感和形单影只的孤独感。他们的思想、心态很难有正常健康的发展。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但文化也会随时代变化发生巨大转型。陈恩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社会起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性和科学”,以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研究界早期普遍的忧虑情绪就受到历史阴影的巨大笼罩,而很少来自现实的客观调查和理性思考。思维的历史惯性如果不加以迅速梳理,其结果只会加重代与代之间的隔阂,对独生子女成长产生恶性影响。事实上,受全球高速发展的福荫,少子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重视教育、贪图享受的习性也是现代人的普遍习性,并不为独生子女所独有。
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视他们身上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好教育教学最佳姿态,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那些五方杂凑之地的独生子女情况尤为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调查研究。
三、松江样本
笔者以松江区部分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松江作为上海近郊,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囊括了城市和乡村不同人群;松江的经济、文化、资源、信息介于都市向城镇的过渡特色,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养状态更为复杂。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既有中学独生子女教育的普遍参考价值,也能给城镇化背景下匆忙入城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一点启发。
本次调查,共发放150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票1476张。独生子女1157人,占调查对象的78.4%;非独生子女(基本为两孩)为319人,占总人数的21.6%。根据松江人口网数公布的数据,“2012年末松江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38/1。松江地区常住人口的独生子女率明显低于上海市区,这与松江地区人口构成以外来户为主有关。
(一)经济影响
父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占21.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偏好,其生育多孩的愿望较低。松江大学城的创建,不仅连带发展了松江新城,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入住,对松江人口素质也产生良好带动效应。这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教养科学,明显智力较高,举止文明。父母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家庭占55.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地农村,其生育多孩的愿望明显强烈。但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加上超生罚款等因素影响,教养成本不堪重负,非独生子女的教养资源明显受到限制。高中学历家庭占23.2%。这类家庭在当地生活条件相对优裕。与本科学历家庭一样,他们生育多孩的愿望都不强烈。经济好的家庭,生育一个小孩;经济稍次的家庭,生育一个以上小孩。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与生育多孩的愿望成反向运动。这与国际流行趋势基本吻合。
受家庭经济影响,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独生子女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更大优势。可见,独生子女不仅在家庭教养上得到更多关注,同时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起步差异,势必影响他们的发展。
(二)内心状态
独生子女在家受到更多照料,其父母更愿意为其做早饭,而非独生子女自己做早饭的比例更高。早饭吃快餐的独生子女比例远远超过非独生子女。比较而言,独生子女的营养状况要比非独生子女高一些。而选择不吃早餐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独生子女得到家长更多关爱,但并不意味他们与家人关系更为亲密。一方面,在情绪波动时,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家人与老师为倾诉对象,但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缺少兄弟姐妹做玩伴,在家里更喜欢沉默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0.3%。独生子女与好朋友共享内心的意愿也非常低。独生子女既依赖长辈,也不够合群。
(三)交往状态
独生子女的交友意愿不强,其得分率比非独生子女少了20多个百分点。在打发无聊时光时,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现代社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更深一样,在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方面,两组比例非常接近。
独生子女对自己没有玩伴的孤独感并不很强烈。他们觉得只有我一个更自由。反而是非独生子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会更孤单,这多少跟他们仍然在体验这份情感有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无所谓的比例非常接近,都超过三成。因此,根据这栏数据,虽然不能说明独生子女更冷漠,但至少有更强烈的自我中心。
(四)独立意识
在纠纷面前,独生子女忍让的意愿更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更高,其寻求保护的意愿也更强烈。而遇到难题,独生子女中选择独立继续的人数比非独生子女高出8.8%,而找同学帮忙的意愿则低了10.8%。在教养过程中,独生子女是家庭核心的观念已经刻录,这势必影响其家庭之外的社会意识。独生子女既偏好权威,也更为刻苦。
(五)勤奋自信
在课外时间,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看书,这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3.2%。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度也高出10个百分点。这一勤奋状况,与教养有关: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其出类拔萃的心理更为迫切。在充足甚至过度的暗示之后,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依赖权威的心理,并因对未来产生期待而更为勤奋。
四、教育对策
1. 重视劳动教育。家庭是独生子女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基地。家长对一孩更加重视,期望值更高,导致独生子女的自我期望随之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为突出。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与劳动实践等方面显得不够情愿。然而,社会富裕,自动化程度提高,现代社会的懒散风气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孩家庭对子女照顾无微不至的做法,又部分带动了多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中学生懒惰现象非常普遍,并不只局限于独生子女学生。学校应该普遍开设劳动课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要努力发动家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不要过度照料。
2. 加强体育锻炼。在课外时间,中学生乐于室外活动的只有三成。这固然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有关,但也和教养理念有关。受社会环境影响,家长更倾向于期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无异于暗示了对体力劳动的轻视态度。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在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描述上,教师要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先进的理念。
3. 保持持续关注。中国独生子女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世界唯一的,其基数庞大,转变突然,所以没有多少成例可供参照。教育者要有事关民族未来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做到不盲目崇外,不照搬历史,不空讲理论。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思想变化更快。只有不断调查,反复思索,才能跟上时代,真正把握学生动态,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引导好这每个家庭的唯一一个孩子。
由上文可见,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即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异的群体,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不那么醒目。自从中国普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流,独生子女也会成为社会主体。当占多数的独生子女出现在社会视野,他们原本独特的教养方式、独特的生活习性也会逐渐影响到非独生子女家庭,导致两类家庭和两类孩子在诸多方面互相模仿,并大致趋同。学界对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往往各不相同,其差异更多表现为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社会思想的变化,对独生子女特异性的评价本身同样需要反思。但笔者仍然认为,事关民族未来,对独生子女人群保持关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2年(1983).
[2]于兰,高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3]夏勇军,陈华强.经济发达地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应征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
[4]梁先锋.赵桂霞.江门市新会区高中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
[5][瑞士]让·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6]陈元晖.中国教育学史遗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