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本 多元化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2013-10-18李增顺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活动

李增顺

在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我校结合国家新课程改革及省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大课程观为引领,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多元化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规划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校就从开发学生技能入手,开设了最初的校本课程——劳动技术课,1997年7月建立了专用劳技作品展室,用于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1998年9月建立了专用劳技教室,2000年新课改以来,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我们本着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活动室和作品展室进行了多次改造,并逐步建成了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目前,学校配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兼职教师22人,分年级开设了相关课程,将课程、课时、师资、场所等一一落到实处,并多次召开校本课程教学研讨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地域优势,突破瓶颈,抓好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并上好校本课程最大的障碍是师资问题、课程资源问题。工作中,我们通过师资培训,综合运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瓶颈,教学及各项活动有声有色。

1. 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有序开发。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结合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实施,整体规划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综合分析学校的地域特点、教学需要、学生情况,并结合先进学校的开发经验,制定了《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目标、任务及课程体系、实施步骤、管理与评价方法,消除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困惑,指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强化了课程建设的有效性、针对性,保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2. 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选拔有特长或有相关兴趣爱好的教师任教;二是多方面开展针对性培训;三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政策激励,在先进评比、职称评审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学校采取了同等条件优先推荐的办法,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中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鼓励,教师研究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教师有近10篇校本课程教学论文在国家正式刊物发表;5件作品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东营赛区一、二等奖;四位教师的作品获优秀奖。学校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如与孤岛采油厂地质所结合,制作了抽油机模型,方便了《石油科普知识》教学;担任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老师,制作了部分探究实验器材和实验教具,4件教具获东营市自制教具一等奖,推动了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发展。

3. 因地制宜,按需开发,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校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学生最有发言权。课程开发之初,学校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摸底,了解到了校本课程在学生中的需求,手工制作、创新活动、了解家乡、美食制作、民间艺术、科学探究等受到学生广泛欢迎,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列出了校本课程的基本目录,并组织力量开发。

因“师”利导,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潜能。在我校,有几位喜欢剪纸、刺绣、布贴画等民间艺术的女教师,他们经常在师生联欢时,用自己的剪纸作品美化教室,或当场献艺,受到学生欢迎和追捧。这就是最好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把教师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学校因势利导,选派教师参加孤岛采油厂老年大学组织的剪纸提高班学习,并与剪纸名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剪纸课程的编写与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以剪纸为基础、刺绣、布(线、纸)贴画、毛线编织、缝纫、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逐渐走入校本课程,形成手工制作课。在手工制作课中还有一项特别的科目:大头针扎画,这是李景兰老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实践中,于1997年独创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别具特色。除此之外,学校校本课程编委会组织教师通过外出学习、查找资料等手段,又编写了《古诗文诵读》、《美文赏析》、《学生礼仪教育》、《物理研究性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等多本校本教材,丰富了校本课程。

三、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增强校本课程教学效果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同成长。校本课程教材由教师编写,而教材又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与学生共成长。如,劳技李景兰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磁悬浮喷洒器》时,由于相关原理学生还没有学到,李老师与学生一起查资料,设计组装,一次次试验,终于成功,荣获省三等奖。共同学习,对师生双方都是一个促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2. “做中学”,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课堂上,以实际操作为主线,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每组一个操作台。教师在讲授每节课的目标及安全要求后,让各小组学生共同思考,一起动手操作,在“做”中交流构思。合作探究、相互学习,即解放了学生的头脑,也放开了学生的手脚,主动思考,取长补短,展示个性,成为课堂上学生的共同追求,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如,李同学为解决人们的打鼾问题,提出了“止鼾枕”的设计思路。施大尉同学观察到人们如果两手均拿着东西,无法开门,设计制作了“脚踏式开门器”,解决了这一难题。王同学为解决刮鱼鳞问题,设计制作了“刮鳞器”,孙同学了解到酒后驾车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后,设计了“酒驾报警制动器”,并在省市级创新大赛中获奖。

3. “游中学”,在实地参与中体验校本课程。学生的体验实践带来的感性认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注重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我们在《走进黄河口》、《石油科普知识》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前往黄河口湿地游览,见证芦花飞雪,欣赏鸥鹭合鸣,体验河海交汇的壮观,对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样,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听石油工人谈石油生产,谈地质结构,谈科技创新,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推动校本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丰富的图片,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期间安排学生的交流、讨论、探究,让学生在各自的脑海中绘出一幅风景画、直观图,课堂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折纸、剪纸与数学”、“民俗风情”、“祖国名山游”等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数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并结合上网查资料,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等,突破了学科限制,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也间接促进了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5. 加强课程融合,实现课程综合化,舒展学生发展的翅膀。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智慧,舒展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翅膀。手工制作课正是实践这一使命的沃土。教学中,我们坚持以“激发兴趣—动手实践—反思改进—成果激励”为主线,做好“三结合”,即将课堂教学与艺术教育相结合,通过制作戏剧脸谱贴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的美;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走进厨房、用劳动成果回报父母等活动,寓品德教育于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通过挑战想象力、科技小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学生制作创意作品2000多件,其中的210件作品先后在县、市、省级比赛中获奖。

6.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重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我校一是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探究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二是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室及各专用馆室,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三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就身边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学生撰写的“假期中学生旅游调查分析”、“关于对孤岛市场菜价的调查报告”等,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有思考深度。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学生在探究、分析中加深了对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7. 专项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一是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或者体验父母的职业,让学生尊重劳动,了解社会。如,组织学生参与胜大超市组织的“小小实践家”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二是组织专题实践活动,强化传统美德教育。如以“尊老敬老,孝顺父母长辈”为主题的孝亲活动中,鼓励学生在自己生日这一天为父母做一件事,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父母的艰辛,领悟子女的责任。

三是开展校内模拟实践活动。如,学习“走进黄河口”后,组织开展“小导游”实践活动,通过角色互动,再现黄河口风土人情,让学生学会在类似场景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也增强了全体学生保护母亲河、爱护地球湿地的意识。

四、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取得了突出成绩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发展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先后有300多人在国家、省、市级手工制作、科技创新等比赛中获奖。原石油部领导、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团、东营市十佳初中学校验收团、东营市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团专家等对学生在手工制作、科技创作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高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2009、2010年,学校先后承办了东营市综合实践活动暨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校本课程建设及五十五中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现场会,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在东营市推广。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活动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