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教师对幸福感的“感知”
2013-10-18刘颖朴莉娜
刘颖 朴莉娜
幸福感,作为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的物质福祉相对应。幸福感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幸福的主观感知,这种主观感知既可以是一种情绪上的体验,也可以是一种心理态度的状态。那么,高中教师是如何来实现对幸福的感知,进而形成自身的幸福感呢?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为高中教师获得和增强幸福感提供指导和方向,更能从实践层面为高中教师发掘和持有属于自身的幸福感提供参考方式。
从幸福感的“感知”的心理机制来看,这主要体现为高中教师对幸福的预期标准与现实环境的对比状况的感受程度。这里的现实环境既包括自我身心状况,也包括外界的现实条件。而教师对幸福的预期标准,不但包括了一般人对幸福的预期标准,也包括了作为高中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幸福预期标准。在此,对幸福感的“感知”的探讨,主要是从作为高中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幸福预期标准与现实环境的对比状况来进行的。作为高中教师,对幸福感的感知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实现的: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中生的认可度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度等三个方面。
一、从职业的社会地位看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
从职业的社会地位来看,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是指从高中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出发,将其现实的社会评价与地位与教师自身的预期标准相对比,由高中教师自身得出的感知状态。高中教师作为教师行业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既有着其他不同类型教师行业共同的幸福预期标准,也有着自身对职业的特殊社会期望。这份特殊的社会期望值既是来自具体的个体家庭,更是来自社会和国家。从具体的个体家庭来看,绝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的高中生是每一个小家庭中核心成员,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培养和付出几乎成为现代中国家庭的重要主题。因此,具体的个体家庭在子女的高级中学教育阶段尤为重视。同样,社会和国家对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相应的,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会更加随之提高。无论来自学生家庭、社会还是国家不断提高的要求,都会在无形中增加了高中教师的压力。
在我国,高中阶段不同其他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高中的最后阶段是要面临高考。众所周知,对于考大学的重要性,我国社会有着普遍的认同,而高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作为高中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影响和意义的认识更是超过从事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所以,高中教师对其职业的社会地位有着很高的预期标准,而这也是高中教师幸福感最易感知和最易消减的原因所在。毕竟高考制度之下,社会各方对于高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评价主要是基于高考的分数结果。尽管这种评价方式不合理,但是部分人群仍然会选择这样的评价方式。于是,当其社会地位被给予较高评价时,高中教师的职业地位预期与社会地位现实环境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和吻合度,高中教师就很容易在心理上获得对幸福的情绪感知,进而形成属于自身的幸福感;同样,当其社会地位被给予较低评价时,高中教师的职业地位预期与社会地位现实环境出现较大的对比落差,高中教师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失去原有对幸福的情绪感知,甚至形成与幸福感相反的负面情绪感知。
由此可知,高中教师的职业地位,既是高中教师幸福感能够感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同样也是高中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高中教师职业地位的忽视或错误认识,都将会为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带来种种问题,从而使得教师丧失原有的幸福感,或削弱其进一步“感知”幸福感的能力。这将会给高中教师幸福感带来较大的不利因素。
二、从高中生的认可度看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
高中教师其对幸福感的感知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高中生的认可度。作为高中教师这个特殊行业,特别是在班主任制度之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几乎可以比拟一般的家庭关系。因为,无论是从接触的频率还是时间长短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较高的接触度。在这种近似于家庭关系的师生关系中,高中生对高中教师的认可度就成为高中教师对其自身幸福感知的重要表现。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谨言慎行。而作为高中教师,更是要求自身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在针对学生日常的管理和交往活动中更是要倍加注意。特别是作为高中生在认识和判断能力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更要在道德、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不断提升。当高中生对高中教师有着较高的认可度时,既能使教师基于自身的工作成效上获得较高的成就感,也能使教师在大量付出后,在师生关系上获得相应的情感回报。这些无疑都是高中教师基于高中生的认可度,获得对“幸福”感知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也揭示了为什么高中教师非常在意学生私下为自己“取外号”的问题。显然,在学生私下对老师的“外号”称谓上,体现出了高中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期望。所有这些高中生的评价,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无论是教学活动中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幸福感的感知带来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的认可度并非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认识和评价。它本身也是在随着高中生对高中教师的认识和熟悉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法身变化的。由此可知,在面对高中生的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和日常交往活动中,高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高中生的正面评价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中教师能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通过学生的自觉、主动和真诚的认可,实现对幸福感的感知,进而获得与增强高中教师的幸福感。
三、从学生家长支持度看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
在探讨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问题时,必然要涉及到诸多方面对其的支持度问题。在众多方面的支持度上,来自学生家长的支持既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尤为重要的。高中教师教育的直接对象是高中生,然而高中教师面临的诸多压力之中,最大的压力无疑是来自于学生家长。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子女问题上,都期望他们能“成龙”、“成凤”,而这样的期望更多是针对教师的。于是,高中教师在无形中需要面对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巨大压力。当这些压力过大甚至超出高中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对幸福感的“感知”将成为一种不可能或“麻木不仁”。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否、支持度的高低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幸福感的感知。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除了部分学生家长能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教育问题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常常是持有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毕竟,在父母眼中,子女都是最优秀的。当子女在教育上出现问题,如成绩下滑,就会归咎于教师。部分学生家长的这种认识和态度,不仅不能解决子女在教育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反而会为教师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学生在教育上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并可能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临的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使得教师对幸福的感知越来越走向消解的境域。换言之,学生家长的支持,既是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助力,更是教师减少压力进而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知,学生家长的支持度不仅在情感体验上对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感知产生影响,更是高中教师幸福感感知的重要形式之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如何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进而推动高中教师“感知”幸福感提供理论前提,才能在实践中推动高中教师幸福感“感知”路径的开辟和发展。
总之,从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中生的认可度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度等三个方面来对高中教师对幸福感的“感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既是对高中教师幸福感的心理机制的外在影响因素的一种梳理,也是在理论上为高中教师幸福感的持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探索实现高中教师幸福感的可能性路径的尝试。这将有助于推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去解析各种影响高中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在纷繁复杂的外在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促进高中教师生成属于自身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