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说话”落到实处
2013-10-18任松涛
任松涛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说,即口语表达,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小学语文课教学加强口语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加强口语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要到位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同等重要。我们不难看到,今天乃至今后的人才选拔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面试”。“面试”离不开“说话”:考官“问话”,应试者“答话”。可见,口语表达能力已作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成为人们步入社会、成功就业的“敲门砖”。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与人才市场接轨,密切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各个行业的交流更加广泛,无论是从事管理还是从事服务,都必须具有较高的驾驭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口语”的全面提高。
二、要创设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形成轻松活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要在量和质上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而且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它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都是“口语”学习的环境。必须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把更多“言”的机会还给学生,要允许学生说错话,要善于鼓励学生纠正说错的话,适时解除暂时胆小和说话能力相对差的学生的心理负担,努力营造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说、乐说。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为了能让操有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他们中胆小的学生开口说普通话,我总是在亲切地鼓励和标准的示范之后,又把普通话译成本地少数民族方言,然后再把方言译成普通话让学生反复用普通话说。不仅课堂上说,课后也说;要求学生校内、校外都用普通话交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练习两、三个学期,普通话这一环节基本上就能过得去了。每学期我都要在学生中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口语”竞赛;有自我介绍、讲故事、演讲、辩论、模拟的导游、导购和面试等,并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普通话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试着为外来游客导游、导购。我在教学中对学生除了平时训练、社会实践的要求外,还把“口语”纳入学生能力特长评价范围,每学期考试除笔试还有口试。经过这样环境训练的学生,比淡化或忽略“口语”教学的班级在日后无论升学还是就业困难要少得多,自信心要强得多,门路要宽得多。所以,良好的语言环境是练好“口语”的前提。
三、教师要善导,示范性要强
教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各种场合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是给学生最直接、最好的示范。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具备这种能力。教师或轻松幽默、或激昂慷慨、或语重心长等不同风格的语言,会给学生心灵以不同的感受和影响,也将铸就学生今后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性格特征。教师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是教师素质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魅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魅力。学生学习任何东西都必须掌握它的方法和规律。这要求教师把“口语”学习的方法技巧授与学生,教师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通常我是结合每单元的“说话训练”,一步步让学生领会说话的要求和技巧;在对新内容的熟悉、把握过程中完成标准语音、词句积累等“口语”基本功的训练;对说话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读音、语法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听之任之。个别现象个别纠正,普遍现象应在课堂上引起全体关注,使问题在萌芽状态中解决。
四、要做到节节有练习,人人有机会,使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他们各种潜能的机会。学生要人人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就得从时间上予以保证。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都坚持利用课前3~5分钟每生轮流说话,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表达方式,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发表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由片面到客观的见解。在讨论中不仅提高了口语能力,而且辩明了是非,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学生课后在准备课前3分钟说话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已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还要去了解、搜集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信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准确地将所获得的知识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听、说、读、写相互渗透的过程。“说”是对其他三种能力的强化与提升,而轮流练习说话又照顾到了全体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学生在“口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自主探求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品尝到了战胜自我、提高自我的成功滋味,“口语”环节把握得好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也大大丰富了语文教材的内容,使语文课堂变成开放的课堂。
五、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方言较重的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只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说话”能力培养、提高难度大,不仅因为他们来自不同民族,说着不同方言,而且基础教育中语言教学的规范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一些偏远教学点甚至用方言进行教学。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先找共性,再找个性,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普遍和个别指导,才能一步步掌握与提高。
首先,从语音上要把好关。通常南方人说普通话基本上没有翘舌音,这是地区性共同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学生的语音标准化问题就得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得一步步来,且要常抓不懈。教师不可要求学生一下就能标准化。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纠错、互相纠错、相互提高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音逐渐标准化,在一天天接近我们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会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其实,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学生不是不想说话,也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他们需要表情达意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材料和方式,或是担心自己说不好会被人笑话。教师可以通过听、读、写能力的提高来打好“口语”语料积累的基础:通过培养“骨干”来带动全体学生练好“口语”;个别特别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机会,使其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之后有信心,通过多讲多练,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形式要多样化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既要保留传统语文教学中好的、有生命力的部分,还要将它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可以借助先进的声、像等设施进行标准、直观示范教学和对照练习。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一般中小学都有读报节,我是采取听、说、读结合,允许学生选择读报节或听新闻联播。学生读完报纸或听完电视新闻后必须拣自己印象、感受最深刻的轮流进行复述或述评。在形式上既可以用传统的对话、讨论、问答式进行基础阶段的练习,还可以用故事会(赛)、演讲会(赛)、辩论会(赛)与摸拟导游、导购、求职面试等实用性很强的口语练习形式相结合,作为提高运用阶段的综合练习。这样,“口语”教学不再是孤立、枯燥的练习,而是声情并茂、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让“说话”教学不知不觉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甚至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七、建议尽快将“说话”能力纳入语文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敢言,不会言”的问题
尽管语文教学大纲上一直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实际用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只有学生的笔试成绩。至于学生走出校门以后是否能够学以至用、能否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那就不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了。可见,传统的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现今人才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标准已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矛盾尤其突出。一方面对外开放政策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门路;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对外交流和从事业务往来的能力,其中包含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而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大部分,特别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只能说本地方言,成为对外交流、服务质量的一个滞后因素。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及时地调整目标,制定出切合本地实际的质量标准,着手解决这一矛盾,就将会失去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就会日渐偏离“教育为健康地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经济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个大方向。因此,只有从管理上将“口语”表达能力纳入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范围内,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种种迹象表明,忽略或者轻视“口语”能力的语文教学是不完全的语文教育,也不是成功的语文教育,更不能算是素质教育。只有将“口语”与“书面语”表达能力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对待进行教学,语文能力才能全面、平衡的发展提高,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才会得到真正体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与国内国际接轨,语文教学才不会偏离素质教育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