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疏通与引导的辩证关系
2013-10-18王成
王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显得更为突出。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要随着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有效;而在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中,也只有摆正疏通与引导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加强学校的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因此,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始终注重疏通与引导的关系。
任何良好的教育都是疏通与引导的辩证统一。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疏通的引导是没有说服力的;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引导的疏通是盲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师,必须把疏通与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优势。
在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疏通是必要的。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认知能力较差,再加上个人差异以及社会阅历的不同,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片面性心理障碍。因此,只有让他们的问题得到疏通,形成共识,提高认知能力,并加强引导,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有一位学生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是学生的权利,该生就认为无论他怎么做,学校都没有权利不让他上课,更无权开除他,于是就我行我素,多次已经上半节课了才进教室。当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时,该生却说:“敢不让我上课,我有受教育的权利”。该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已经形成了认识片面性心理障碍,以至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找其谈话,该生说:“中午是我自己的时间,你无权找我谈话“。该生心里产生的自由主义心理障碍可见一斑。就是因为他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同时规定的:“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在《预防未成年犯罪法》里又规定:“对于几种情况的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就读”;最后,老师通过学生将有关规定转告给该生,该生才有较大转变,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上课不再迟到,不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不再侵犯其他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该生的转变,是因为老师抓住了其心理障碍的症结,提高了其认知能力,这就是疏通的结果。
在疏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首先,要树立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负责,相信学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有了学生的观点,我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发挥我们的敬业精神。但我们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是我们转变,而是学生转变,我们的工作就是疏通,帮助学生自己解放自己。
其次,要注意疏通的方法。只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有因人而宜、行之有效的疏通方法:谈心、参观、班会、学生互助等。
最后,疏通还要讲究“度”。过之显得累赘,不及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恰到好处,给学生思想教育以生动活泼之感,使其能够主动接受教育。
当然,只有疏通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引导。引导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目的和归宿。
引导不能牵强,同样也要讲究“度”。不要超过学生的觉悟程度,不能违反学生自愿的原则。要引导得自然,合情合理,让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当学生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引导的时候,不能放任不管,以致落后于学生的觉悟程度,违反了引导学生再前进一步的原则,使我们的工作前功尽弃,因此而失去思想政治工作生动活泼的成功局面。我们要引导得有理、有节、有度,形成共识,提高整个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领域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教书育人活动中,要很好地将疏通与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只疏通不引导是错误的;同样,只引导不疏通也是错误的。要疏通,引导;再疏通,再引导;循环往复,使我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螺旋式上升,发展;使我们教师成为有作为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