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向夜生活“宣战”

2013-10-18章磊

现代阅读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夜总会冰激凌米兰

章磊

丰富的夜生活,是许多大城市的传统和特色。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西班牙马德里、德国柏林,这些国际性的大都市,无一不拥有这种传统。然而近年来,这些城市的管理者却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令法规,向夜生活“宣战”,试图对夜生活进行限制甚至取缔。

午夜冰激凌外卖禁令

在夏天的夜晚,与几名朋友一起走上街头,一边聊天一边享用清凉甜美的冰淇淋,曾是意大利时尚之都米兰居民一个主要的夜间消暑兼社交活动。因此,当米兰市政府计划设立一项禁令,禁止食品商店在午夜12点之后向民众提供冰激凌外卖时,遭遇到了民众强烈的反对和抵抗。

尽管这项禁令听上去有点古怪,但这是米兰市政府为维护夜间秩序而想出的办法。这项禁令的本意是好的:试图借禁止外卖来让那些以夜生活闻名的地区在夜间的噪音减少,给当地居民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然而,热衷在夜间享受冰激凌的民众完全无法接受。

许多普通市民纷纷留言称,“原来只要拿着冰激凌,那就是坏人”;“拿着蛋筒去纳维里是犯法的哦”;“是你们不理解米兰市长,他之所以禁止午夜外卖冰激凌,是因为吃冰激凌会胖。要是吃胖了,夏天一到,还如何出门?”

社会学家恩里克·芬奇就此现象试着回答称:“这是对琐事的愚蠢行为。”芬奇解释称:“市政当局存在着一种试图调节一切,包括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细节在内的倾向。可悲的是,这是无能者的‘全能错觉,因为他们知道不能掌控一切,因此只能从细微处入手。”

贩卖冰激凌的商人们更是试图“冲击”市政府,以至于市长皮萨皮亚不得不公开表态,发表声明称这种说法是个误会,“市民大可放心地在午夜之后享用冰激凌”。

各大城市都有限制令

其实,在欧洲许多城市,近年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禁令,对民众的夜生活进行一些限制。以西班牙的马德里为例,这个城市一直被视为是欧洲引领社交潮流的地区之一,不过在2012年9月,该市却宣布设立“低噪音区”,同时市政府不再审批新酒吧或俱乐部的营业执照。再加上针对酒类和饮料的消费税提高,两项政策已经导致马德里市内约60家至100家夜总会关门停业。

尽管如此,马德里的夜晚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安静。对西班牙民众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夜间相约出门饮酒,这已经成为传统。

法国巴黎的夜生活也处于同样的困境。过去几年,警方夜间巡逻和监管力度大增,以至于当地的《世界报》在2009年将巴黎戏称为“欧洲无聊之都”。巴黎市政府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由于警方往往拒绝夜总会的营业执照申请,再加上“巴黎官场的挑剔态度”,巴黎在举办夜间聚会及其他群体活动方面比伦敦、柏林、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等城要困难得多。

而在其他以夜生活为特色、被称为“夜生活之都”的城市,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荷兰《人民报》报道指出,在近期有关部门严格取缔夜间扰民行为之后,年轻的阿姆斯特丹居民正逐渐放弃合法但枯燥的夜生活,他们偷偷摸摸地寻找更加刺激的夜生活,例如在荷兰最著名的冯德尔公园进行夜间烧烤。

在德国首都柏林,尽管不规则的建筑构局以及大量的后工业时代住宅得以让夜总会有喘息的机会,同时又不会过多影响到民众的休息,但政府部门还是出于多个原因对夜生活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德国政府认可的音乐作品演出权与机械复制权协会(GEMA)近期正试图要求酒吧和夜总会为播放的所有音乐缴纳使用费。

人口老龄化而引发的“战争”

近期欧洲各国对夜生活的管控和取缔,与人口构成特征发生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洲人口构架已经出现老龄化势头,对夜间的社交活动不再热衷,而对街头的喧闹更是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而年轻一代因为没钱,只能在户外进行夜间社交。除此之外,高失业率意味着许多年轻人白天无所事事,不需要早起,以至于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夜晚的活动上。

在西班牙,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夜间成群结队到户外饮酒已经是几十年来的习惯,而雅典也出现了人们在街头巷尾喝酒的现象,这就与该国的经济局势有密切关系了。

在这些欧洲的大城市,夜生活丰富的区域也经历了诸多社会领域的变革。在过去,这些一度消费水平低下的地区为后工业时代的酒吧和夜总会提供了足够广阔的扩张空间。这些地区过去曾是许多工人居住的场所,不过大多数人搬迁到了郊区。而过去10年来,这些地区又被看作市中心最新吸引人的地方,旧楼被拆掉重建,中产阶级以及富有的人则搬了进来。

可将废弃工业场所作为夜间聚会场地

而这种“邻避主义”,对夜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谓“邻避主义”,起初仅指公众基于环境和安全考虑而反对将诸如发电厂、核电站等有安全风险的设施建于自身周边地区的一种心理反应,后来 “邻避主义”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针对酒吧和夜总会的“邻避主义”往往能让人理解和接受,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毕竟总归有那么一群热爱在夜间聚会、喝酒取乐的人,这当中更多的是年轻人。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如果无法解决他们的夜生活问题,那么希望安睡的人也无法得到宁静。有观点认为,将一些尚无人使用的废弃工业场所作为他们夜间聚会的场地,或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英国的警方曾对在偏远的厂房开展的锐舞派对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和取缔,不过现在行动力度有所减小。(锐舞派对是集音乐、舞蹈、乐队、灯光、音响、DJ为一体的新时代年轻人最愿意参加的大型户外活动。)

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分析人士则指出,在当前经济局势下,欧洲老一代人留给年轻人的“遗产”除了高失业率、低工资和失望情绪外,也没有其他什么。如此一来,年轻人对夜生活的追求无法得到重视,甚至受到打压也不会让人感到有什么可吃惊的。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对许多城市居民来说,其实夜生活与城市的交通系统、历史建筑以及文化氛围同样重要。他们宣称,夜总会、酒吧等设施,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少有的可以真正实现所宣扬的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地方。在这些夜间社交场所,并不一定只有喝得烂醉的年轻人,也有积极与他人沟通的人,甚至还有创造并传播新音乐、新创意的人。

他们指出,尽管这些夜总会和酒吧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利益,但从某种意义上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他人沟通、或者单纯放松自己的场所。如果没有这些场所,许多人可能会变得更加悲观、压抑,同时也可能变得更加闭塞。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各国开展“反夜生活战争”,在防止民众被夜间噪音骚扰方面的确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如果因为这一理由让所有的酒吧和夜总会关闭停业,让夜晚开门的只有各种超市,那么这场战争也就变了味道,不仅失去原本的意义,甚至还会对社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摘自《新闻晚报》 )

猜你喜欢

夜总会冰激凌米兰
哇!甜甜的冰激凌
啊,米兰
丢了两元钱的车
身在青岛,遇见米兰
冰激凌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冰激凌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