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推动丛书》畅销20年的奥秘

2013-10-18张碧金

现代阅读 2013年10期
关键词:简史霍金丛书

编者按:从选题到出版,历时8年《第一推动丛书》才得以问世。在精心策划,精编精印,奉献一流文化精品的出版理念下,《第一推动丛书》成为畅销市场20年的经典丛书。其中的奥秘,听见证并参与丛书出版过程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副社长张碧金一一道来。

看到面前这套设计新颖典雅的《第一推动丛书》20年精选本,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套书,还是科技范围内的书,居然能重印并畅销20年,这就不能不让业界惊羡。出版前的周折,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值得永远印记的那些人、那些事,不能不勾起我这个曾经见证并参与丛书出版全过程的湘科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坚守才有收获

1985年,时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业编辑室编辑的李永平搜集到《第一推动丛书》的选题信息,当即得到时任室主任何信嫒的首肯,在时任社长庞天相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下,组稿工作顺利进行,并于1988年及时将出版不久的世界科普名著《时间简史》纳入丛书,后者是后来《第一推动丛书》畅销的关键。

正当翻译等出版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译者陆续交稿之时,其间因一些特殊原因的影响而搁浅。1990年7月,我任主管编辑工作的副社长,此时恰逢新闻出版总署、省新闻出版局制订“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当时我对《第一推动丛书》并不完全了解,仅仅是从年度出书计划中看到丛书颇有气势,书名十分新颖别致很吸引人。为慎重起见,我开始对尘封一年多的丛书深入了解,发现丛书书目汇集的是《时间简史》、《细胞生命的礼赞》、《原子中的幽灵》、《上帝与新物理学》、《可怕的对称》等当代前沿科学的优秀译著,精选的是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学名著,其内容是探讨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奥秘,介绍当时最新科研成果,反映科学家在揭示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

正如“总序”所言,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从而起到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对全民进行新的科学启蒙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为中国的进步做一点推动。“总序”还借用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哲学用语“第一推动”,指出科学精神正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内在的“第一推动”,这也是丛书冠名“第一推动”的缘由。

1991年,我提请对这套丛书重新论证,经“社办公会”反复研讨后,丛书被确定为1991年度社重点书。省新闻出版局也十分重视,将其列入湖南省“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省“八五”重点图书出版10大骨干工程之一。

为集中力量保证丛书顺利出版,出版社将李永平从工业编辑室调入科普编辑室以加强力量。为方便审读加工、资料查找,最先着手改善科普编辑室(包括装帧室)的办公条件,按该室需要重新设计制作办公家具。同时组织老编审推敲把关“总序”行文和书稿的终审,至此丛书第一辑5种陆续发稿并进入生产流程。为了将一流的内容配上独特醒目的包装,因当时尚无电脑设计,需手工植字,且铅字字体较少,于是封面外组,请已开始电脑制作的《湖南日报》高级美编萧子升担任。

这套丛书较早应用了腰封,在腰封上突出了作者霍金的成就,又反复循环标明“精选世界科学名著”的广告语,红白相间,配上黑色封面,十分醒目,使具有个性化特征且时尚抢眼的装帧与现代最新的内容相得益彰。可以说,从总编室、装帧室、出版科到校对科,全程按照“精心策划,精编精印,奉献一流文化精品”的出版理念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运作。

然而,当一切准备就绪即将付梓时,书店报来的印数却很不理想,最高的970册,最低的仅仅37册,甚至有的简、精装报数为零,与当时3000册的开印数相距甚远。此时工厂拣字排版等工序已经完成,且铅排的工价较高。其实这时出书,再配合相应的宣传,或许经济上不一定亏,如果不出版可就亏定了。但此事经过数次生产会都定不下来,就连责任编辑心中也没数,提出“全部成本由出版社承担”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亏也好,赢也好,都是出版社里的了。这样一搁又是两个年头。

1992年12月,湘科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任社长唐洪渭主持工作,我执著地向他推荐并提议尽快出版。这位满腔热情又颇具魄力、眼力的社领导,在听取了这套丛书内容、意义及进展等情况汇报后,一锤定音,当即拍板每种精装印2000册,简精装印1000册。整整8年,一波三折,《第一推动丛书》终于在坚守中出版了。后来这件事被时任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孝纯戏称为“一‘推一‘拍将打入‘冷宫差一点被遗弃的书救了出来”。

风雨后的彩虹

这套丛书虽然出版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如何能让读者了解进而喜欢?怎样彰显优势内容的优势传播力?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当时历经10来年改革开放,出版界的“书荒”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图书品种的激增,使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加之时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初期,图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因此,与其他图书一样,丛书也销售惨淡。

这里不能不提时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在这位既有文化自觉又有文化眼光的老出版家倡议下,1993年9月18日,湘科社与《读书》杂志社在京召开了“《第一推动丛书》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吴阶平、宋木文、龚育之、吴明瑜、童大林、王绶琯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领导39人,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文汇报》、《新闻出版报》、《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

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资深院士吴阶平盛赞这套丛书的出版“具有历史意义”。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这是一套给人以知识和思考的好书”。沈昌文也激动地评价道:“这套丛书属‘高级科普类读物,它所叙述的不是某种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而是一种科学精神,或曰‘科学的原动力,这是科学的最高级问题,也正是每个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每个人文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关注的事情。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就告诉我们一种解开时间之谜的不懈的创造精神,这是任何教科书里难以找到的。这些书不论是讲宏观世界抑或讲微观世界,都充满哲学和睿思才识,是每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不读之书,是每一个成年知识分子必不可少的‘科普读物。不然,你就会离这个科技革命的时代太远,甚至有可能被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物质繁荣所淹没。”这些精辟的见解不仅解读了这套丛书的真谛,更重要的是为读者了解丛书、理解丛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

霍金著作引爆销售热潮

座谈会后,经沈昌文策划,通过《读书》杂志还连续发表了多篇书评、书讯。就这样借势《读书》杂志的权威和声誉,加上媒体的宣传,丛书的市场销售出现了转机,当月开始加印,虽然印数不多,却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宽慰。自此,上自科学院院士,下至中学生,好评如潮。有媒体将丛书誉为“开国内高层次科普出版之先河”。有媒体称“湘科社点燃了新一轮科普出版的一把火,也引爆了新一轮科普图书的阅读热”。于是1994年后丛书连年重印,其中以当代享有国际盛誉的杰出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著的《时间简史》最为火爆,有报道说“全世界每750人中就有一本《时间简史》,这是科学传播的一个神话”。至今已重印20余次,发行了上百万册,同样创造了国内科普类图书市场销售的一个奇迹。

由于《时间简史》的优势传播力,紧接着1994年又陆续推出了霍金新著《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在市场交流中得知不少读者反映《时间简史》不易读懂,于是2001年湘科社及时出版了图文并茂的《时间简史》插图本。为更方便阅读理解,之后霍金又专门撰写了《时间简史》普及版。

《第一推动丛书》在霍金著作的带动下,其他如刘易斯·托马斯著《细胞生命的礼赞》等,还有2002年以后的这套丛书第三辑《宇宙的琴弦》、《终极理论之梦》等,都已重印5~10次,创造了始料未及的销售业绩。

此后多年来,经过吴炜、孙桂均等几代编辑的选择发展,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科普经典已越来越多地向湘科社汇聚,为方便读者的选择和珍藏,2006年湘科社将这套丛书分为4个系列:宇宙系列(14册)、物理系列(11册)、生命系列(6册)、综合系列(10册),其作者、作品之知名度,其传播、影响之广之大,在科普读物中尚未见出其右者。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

猜你喜欢

简史霍金丛书
《宋朝简史》等
书的简史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霍金》
心的简史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未来已来——《未来简史》阅读有感
宇宙之王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