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思考
2013-10-18孙晓舒杨丽雯
孙晓舒,杨丽雯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在“十二五”应县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经济保持了“十一五”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1],在食品加工、光伏产业、生物科技、新能源、机械铸造、玻璃制品、煤炭运销和建材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1 县域经济发展背景
1.1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①地理背景。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冬春季风沙危害频繁,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是京津西部外围地区防风固沙、种树种草、保护桑干河水源的重点治理区。②地理区位。东邻环渤海区,西连乌金三角区。③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程。京陕输气工程、荣乌高速公路、同蒲铁路改造、大运高速公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应县的交通条件。
1.2 中观环境分析
中观环境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①经济区位。应县位于大运高速公路段,是山西省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的一级轴带。②旅游区位。北接大同旅游区,南依恒山、五台山两大风景名胜旅游区,三大旅游区对应县旅游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③资源区位。应县矿产资源缺乏,相邻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依托较为便捷的交通,能够获得所需资源。④城镇联系。应县北有大同市、南有朔州市,位处两个城市的辐射吸引范围内,受地域影响而使其资金、劳动力、人才在比较利益驱动下流向极核。
2 应县发展现状分析
2.1 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
2.1.1 较好的水土旅游资源
应县土地与水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土地面积约为5 667 m2,人均耕地面积约1 733 m2,尚有后备耕地资源约67 km2;人均水资源 564 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4.3 m3),是省内富水区[2]。应县地处内外长城之间,历来为边防重镇,具有明显的边塞文化、地域特色,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和遗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①释迦木塔,其构思奇妙、结构精巧,是世界唯一一座木建筑。②土净寺——大雄宝殿的天花藻井,堪称绝品,为国内仅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繁峙古城遗址和田慧墓;另外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在此不一一陈述。
2.1.2 相对便捷的公路交通
应县主要的交通载体是公路。大运高速公路距县城仅16.8 km。荣乌高速公路由东向西穿越县境,进一步加强了县域东西方向的联系。北距大同机场16 km,西距北同蒲铁路30 km。县内交通框架为石凉、朔蔚、大应3条干线公路。
2.1.3 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应县农业生产优势明显,是我国523个粮食、棉花的生产大县之一,还是“环京治沙示范县”“山西商品粮基地县”。山区发展“林、牧、芪”,平川发展“粮、菜、奶”。菜地面积约 1 500 km2,总产量约5.6×105t/a,是本县农业的3大支柱产业。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35个,日销售蔬菜达1 500 t,已形成“农户→基地→加工→市场”的产供销格局。
2.1.4 初具特色的工业生产
应县立足“打造基地,拓展优势”的发展思路,实施“2345工程”,实现建设应县的战略目标。2个重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3个旗舰产业: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牛奶制品业;4个工业园区:城西、义井、瑞东、北曹山工业园;五个板块:新材料、新能源、小锅炉制造、农产品加工、煤炭和化工。
2.1.5 较小的人口增长压力
应县人口为157人/km2,低于全省208人/km2的平均水平。
2.2 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2.2.1 煤铁资源贫乏 生态破坏严重
除灰石、瓷石外,境内其他矿产储量缺乏,不能形成资源型产业。土地资源丰富,盐渍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全县水土流失1 124 km2,年土壤侵蚀量高达3 783 000 t。全年大风日数在60 d以上,风蚀沙化现象严重,使耕地逐年减少,生产力不断下降。
2.2.2 经济实力弱 建设资金积累能力低
应县与周围各县比较,在GDP总量和经济发展速度上,处于低下水平。2011年应县GDP为42.8亿元,占朔州市的4.5%;人均GDP为13 020元,为山西省的42.3%、朔州市的24.7%.应县近10年GDP年均增长率平均为11.5%.增长率较“十五”时期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其他区域比较仍为增长率最低的区域[3]。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 752元,县财政收入多用来支付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费用,对农业生态恢复、城镇环境污染防治诸多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
2.2.3 工业优势不明显 就业非农化进程缓慢
2011年,应县产业比重为23∶34∶43,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非农化程度低于周边县区[4],如表1所示。
表1 2011年朔州市产业结构排名表
2.2.4 产业集聚程度低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县域人口分布特点为:金城镇人口集中度较高,城镇人口4.67万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51.3%,但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4.2%;南河种镇、大临河乡、藏寨乡与下社镇人口分别达到3.75万人、2.62万人、2.43万人和2.06万人。其他乡驻地集镇规模都偏小。在乡村居民点中,人口规模大于2 000人的仅19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3%;有52.9%的乡村居民点人口规模在500人以下,有99个居民点人口规模不足200人。人口的经济活动密度过低,不利于当地市场的形成,也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制约着区际竞争力的提高。
2.2.5 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2010年,在全县总人口中,未上学的人口有15 008人,接受大专(含本科和研究生)以上教育的人口48 986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口19 780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151 227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90 068人,接受高中(含中专)和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相对更低。加之学成后归来的不多,导致群众主体素质低,专门技术人才缺乏。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成为应县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5]。
3 应县产业发展的宏观思考
3.1 农业发展规划
3.1.1 基本思路
制定强县战略目标,优化农产品结构;培育农牧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促进“粮-菜-奶-肉”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3.1.2 发展重点
抓基地建设:①建设粮、菜、奶、肉4类生产业基地。②建设以鲜菜、香瓜、菌菇、大蒜、药材(黄芪)生产为主的5大“特色基地”,统筹区域规划。③县南建设3 333 km2设施农业示范园区。④县北建设200个养殖小区。⑤沿河建设147 km2左右的玉米丰产田,200 km2蔬菜生产区。⑥南山建设167 km2左右的黄芪生产基地,山前沟口作为紫皮大蒜生产基地。
3.1.3 主要措施
优化种植结构和产品升级:①发展特色农业。②农产品加工系列化。③发展乡村旅游。
3.2 工业发展规划
3.2.1 基本思路
结合应县矿产资源的情况,在改造和淘汰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选育新兴产业。
3.2.2 发展重点
农产品加工方面利用农产品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名牌,使农产品系列化;机械制造方面以“万发炉业”的品牌优势,形成以微型锅炉序列为主打的产品;餐饮陶瓷方面保持特色、降低成本、研发新产品。利用荣乌高速出口和陕-京输气管道的有利条件,重点建设北曹山工业园区;发展新能源方面以发展生物发电、风力发电为主,使之成为应县工业新的生长点。
3.2.3 主要措施
应县工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有:①工业区规划,因地制宜,在资源好或基础好的地区规划建厂,同时要注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和先进企业来应县创业和投资建厂。
3.3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3.3.1 基本思路
以应县木塔“申遗”为契机,扬名造势,实现旅游和商贸物流的双赢发展。
3.3.2 发展重点
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①文化旅游业。应县古建筑、古遗址旅游资源丰富,辅以当地民风民俗、风味小吃、土特产等,开拓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建设好释迦木塔、龙首山、石柱山和内长城景区,完成《应县木塔传奇》《杨家将》和《萧太后》三部百集影视片的制作和演播工作。②商贸物流业。抓好现有的物流中心(应百、华林、美特佳)建设,增强物流中心的吸纳和辐射功能,形成京、津、冀、鲁等地市场的直送基地,抓好汽车商贸城等物流项目。
3.3.3 主要措施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如下:①合理规划,科学管理,运用市场机制,选育优势企业。②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根据应县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①利用周边交通干线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困境,发展地方工业。②发挥水土资源的相对丰富优势,拓展农畜产品市场,树品牌、上档次。③以应县木塔为龙头、周边辽代文化街为依托、古遗址为基础,发展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
[1]贺耀敏.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西北学报,2004,(01).
[2]刘福刚,孟宪江.中国县域经济年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12):94-95.
[4]冯德显.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4):52-52.
[5]肖静尧.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桂海论丛,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