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2013-10-17

浙江医学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感染率监护重症

车 娟

(绍兴第二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基础与临床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车 娟

(绍兴第二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监测结果,研究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以及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ICU医院内感染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住院病人935人,发生医院内感染87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3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血液;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引发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41.40%。结论控制ICU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是加强重点部位和老年患者等易感人群的预防和监控;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内感染和耐药菌株的发生。

重症监护;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n our hospital and study 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nitoring. To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 From Jan to Dec 2011, 87 cases of ICU hospital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 935 ICU inpatients were monitored.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87 cases (9.30%). Infection sites were respiratory tract, urinary trac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blood. Patients aged over 60 had the highest infection rate. 45.54% hospital infection caused by gram negative bacteria.[Conclusion]The measures to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are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of Key parts and elderly patien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Antibiotics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rationally to control 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t strain.

Keywords: intensive care; hospital inf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收治各类危重病患者监护与救治的集中区域,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点区域。为了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对我院2011年1~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共935人,其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87例。87例中,男57例,女30例;年龄18~86岁,平均(70.l±4.5)岁。脑出血35例,腹部手术后18例,脑梗塞1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心功能障碍5例,骨折术后2例。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各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3 标准

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

2 结果

2.1 ICU医院内感染情况

935例ICU住院患者中有87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9.30%。

2.2 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部位

在87例感染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占首位的是下呼吸道占44.83%,其次发生为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血液等,结果见表1。

表1 医院内感染部位例数和构成比

χ2=9.66,P<0.05

2.3 年龄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加,医院内感染率逐渐升高,以≥60岁的患者最高达67.82%,结果见表2。

表2 医院内感染年龄例数和构成比

χ2=16.21,P<0.01

2.4 病原菌种类分布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1.40%,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真菌占37.67%,革兰阳性菌占20.93%,结果见表3。

表3 医院内感染送检标本检出病原体种类和构成比

χ2=5.67,P>0.05

2.5 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

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25.12%,其次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占、表皮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果见表4。

表4 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和构成比

χ2=22.59,P<0.01

3 讨论

3.1 ICU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据本组数据发现我院ICU总的(平均)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30%,符合卫生部要求(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内感染率≤10%)。但是,依据国家卫生部《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院内感染的定义,医院内感染应包括3个方面:(1)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2)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虽然总的(平均)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30%但并不包括医院内感染漏报率数。因此,实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肯定要高点,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任务还相当重,不能盲目乐观,放松防范。

3.2 ICU医院内感染部位与患者的年龄关系

本表1显示,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达44.83%,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达20.69%,胃肠道感染达14.94%,与文献报道相似[2-3]。本组大于等于60岁高龄人群感染人数占医院内感染总人数的67.82%,为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日趋明显,致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在老年人患者中尤其突出;(2)因老年人多有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功能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慢性疾病多见、住院时间较长等特点,故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因此要特别重视对高龄住院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监控。

3.3 ICU医院内感染病原学监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病原微生物种类虽然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41.40%,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4]相似,但随着各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其余如真菌占37.67%,革兰氏阳性菌占20.93%;与以前监护室中革兰氏阴性菌占统治地位有所改变,这点也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主要病原微生物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25.12%,大肠埃希氏菌占11.63%、肺炎克雷伯氏菌占9.77%、表皮葡萄球菌占6.0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2%与文献报道的相符[5]。与2010年同期相比其构成比有增高趋势,可能与抗生素应用较多较乱引起这些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最终导致真菌感染发生率升高,因此要加强ICU环境管理,定时通风。在医院感染监控中要抓住重点,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3.4 侵入性操作医院内感染

侵入性操作为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国内同行普遍认可[6]。本组研究显示: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与这些部位的侵入操作相关性十分明显。ICU患者意识不清,长期卧床,咳嗽中枢反应低下,气管分泌物郁积成痰栓,使呼吸道细菌繁殖可能性增大;患者不能自主排尿,需较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更换导尿管、引流袋。侵入性操作又由于消毒不严或操作不规范,病原菌通过破损粘膜直接进入。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决不能因感染不可避免而掉以轻心,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有关操作规程,尽量降低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ICU住院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免疫低下、侵入操作、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ICU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临床医生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强调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维护患者机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7]。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防控措施,切断感染途径,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积极进行细菌学检查,可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2]缪爱风.ICU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23.

[3]杨海云,许峰,李欢华,等.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68-169.

[4]张金艳,单保恩,王明霞.两年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检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73-475.

[5]赖永才,毛炜.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西部医学,2008,20(3):525-526.

[6]张智萍,沈静.预防导管侵入性操作引起感染的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7.

[7]蓝如束,赵丽,廖光付.重症监护室感染菌群分析及控制感染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84-285.

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hospitalinfectioninintensivecareunit

CHEJua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China)

R197.3

B

1672-0024(2013)02-0060-03

车 娟(1972-),女,浙江绍兴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感染率监护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