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高电子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3-10-16吴海
吴海
摘 要:职业教育是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相对而言,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实用性和专业性。在经济生产模式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时期,职业教育这种日趋大众化、普及型的服务性行业,既面临着诸多新型挑战,也拥有着无限的发展生机和潜在市场。为了增强前瞻性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应当紧跟社会市场的内在需求,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目标,不断搞活并深化内部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学习方式的指导,引导他们树立并强化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职高教育;电子专业教学;实践创新;问题与对策
在职高学校,电子专业是一门专业理论和应用实践“双强”的基础课程,它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的综合性特点。长期以来,如何更好地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运用,如何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始终是大家关注和为之探究的发展性课题。电子专业课程发展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生产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创造型中等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养,要求学生在电子行业的生产一线能够从事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他们既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然而,从目前职高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之处。本文在简要解析问题的同时,试就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面,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对当前职高电子专业课程教学问题现象的简析
从现状和发展目标来看,职高电子专业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现状
现用电子线路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大多相同,讲述相对陈旧,这些与社会市场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非常需要以校本研究来予以有效弥补。
2.教师基本情况
目前职校的许多专业课教师是从普教物理等专业进修而来,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动手的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对学科的前沿信息了解甚少,往往有“纸上谈兵”之虞。
3.学生基本情况
职校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佳,缺乏良好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有一定的情感障碍、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厌学心理。
4.学校基本情况
在实验实训方面,简单的电路实验能够对付,但缺乏专业的实验学习条件,实验层次仅仅停留在普教水平上,根本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5.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传统保守模式为主而时新创造不足,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操作实践不足,以教师教学为主而学生自主学习不足等。以上种种,都是当前职教必须认真解决的现象和问题。
二、对发展职教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简要对策
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对待上述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并本着对症下药、内外兼修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先天不足后天补”“教材不足校本补”“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教育教学
活动。
1.以激发情感为抓手,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功信念
实践证明,电子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不易引起职校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职高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挖掘情感艺术元素,积极开展链接生活认知、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2.以强化实验教学为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的独创性,是人在能力素养方面的高层次、高品位的反映,是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派生境界。因此,在职高电子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之中显现思维的独创性。
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音像和谐、信息量大和操作简便等优势功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职高电子课程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其图形功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如电路工作原理)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能够发挥无可比拟的支撑作用,从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交流电的产生”内容教学中,对于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频率、初相),可用动画去设计。首先提出如下问题:“当线圈匝数、磁感应强度,矩形线圈的面积、转动频率产生了变化时,它的最大值会将会发生如何变化?”接着在学生想象并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地演示和验证,与此同时再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弦型图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兴趣驱使下,学生能够应用已学知识和已有图像进行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并最终用公式语言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电子课程教学,既优化结构、节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李俊梅,夏耀.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