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

2013-10-16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尿蛋白

朱 毛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广东阳春 52960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在美国DN占慢性肾衰竭病因的第一位,其中45%的DN患者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1]。虽然我国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将越来越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延缓或阻止DN的发展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至关重要。故本研究欲探讨中医药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与选择

本研究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病人60例,年龄46~7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

1.2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王吉耀编著的《内科学》一书将DN分为5期[2],即:Ⅰ期:早期肾肥厚——功能过高;Ⅱ期:无症状期,尿白蛋白排出正常,但存在肾小球病变 (如基底膜增厚);Ⅲ期:肾病危险阶段,特点是持续性并不断增加尿白蛋白排出 (微量白蛋白尿),但无临床蛋白尿;Ⅳ期:伴有临床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Ⅴ期:末期肾衰。

1.3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疾病分期比较

两组病人年龄分布经t检验,p>0.05;两组病人性别分布及分期分布经 χ2检验,p>0.05。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降糖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降脂、控制血压如使用ACEI类药物及饮食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疗程为8周。

2.1.2 治疗组 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同时加用益肾活血方:熟地、山茱萸、淮山药、杜仲、黄芪、芡实、茯苓、丹参、川芎、大黄,剂量因病加减,每日1剂,每剂水煎两次,取汁2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2次。疗程同对照组。

2.2 疗效观察指标及终止试验标准

监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的变化,同时监测ALT和AST,数据由阳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测得。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病情进行性恶化者及试验过程中因患者依从性差不能继续试验者可终止实验。

2.3 统计方法

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S)

组别 治疗前 (g)治疗后 (g)<0.01 2.83±0.52 0.92±0.23对照组 2.67±0.61 1.24±0.36 t值 1.09 4.10 p值 p>0.05 p治疗组

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1)。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 (±s)

血肌酐 (μmol/L)尿素氮 (mmol/L)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8.73±21.36 316.14±18.72 28.73±2.42 20.64治疗前 治疗后±2.08对照组 378.42±22.42 352.26±20.12 27.63±2.17 19.89±2.10 t值 1.71 7.20 1.85 1.39 p值 p>0.05 p<0.01 p>0.05 p>0.05

治疗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 (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1),血尿素氮较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 (p>0.05)。

4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之下消” “水肿之阴水”范畴。 “下消”病机为肾阴亏虚,开阖固摄失职,水谷精微随小便排出,阴损日久,阴伤气耗,阴损及阳,致阴阳俱虚,治疗上应予益肾滋阴温阳,同时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淤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病机,故在治疗上运用活血化瘀之法[3]。 “阴水”多属虚或虚实夹杂,病机为肾气亏虚,蒸化失职,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致水肿,治疗上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活血化瘀利水亦为重要治疗手段,正如《素问》所言“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4]。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气亏虚,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至中期渐出现阳虚症状,随病情发展阳虚加重[5],益肾活血方即在此基础上拟方,同时结合“淤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这一病机加用活血药,观察结果也证实本方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提供一个参考。

[1]J Larry Jameson,Joseph Loscalzo.Harrison's nephrology and acid-base disorders[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71.

[2]王吉耀.内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6.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33.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5.

[5]高继宁,赵建平.孙郁芝肾病临证经验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4.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肌酐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