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2013-10-15许文龙李齐云佘亚辉韩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幽门感染率毒素

许文龙,李齐云,佘亚辉,韩媛媛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36800)

临床上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快速尿素酶实验,14C、13C呼气试验。14C呼气试验因有放射性而渐被淘汰,13C较安全却过于昂贵;而单一的尿素酶实验又无法识别是否为产细胞毒素的Hp感染以及易出现假阴性,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Hp血清学检查,探讨Hp抗体谱检测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557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其中胃溃疡73例,男49例,女24例,年龄20~88岁,平均年龄49.3岁;十二指肠溃疡32例,男26列,女6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9.5岁;慢性胃炎258例;男114例,女144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23.5岁。上消化道肿瘤组(均经病理证实)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1.3岁。另外138例健康体检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2 血清Hp抗体检查方法

1.2.1 标本采集和保存 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置于普通生化管中,分离血清,如未能及时检查则置于-20℃冻存。

1.2.2 采用试剂 由深圳欣康基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p蛋白检测芯片试剂盒。

1.2.3 原理 Hp芯片抗体检测试剂盒将Hp特异性重组蛋白包括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A蛋白(VacA)、尿素酶(Ure)、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氮素还原酶(RdxA)以方阵形式固定于支持膜上,待检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IgG)与抗原发生反应,便在膜上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再用胶体金标记物(显色剂)与该免疫复合物结合,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借助芯片阅读仪对待检标本中的抗体做定性分析。1.2.4 操作步骤 严格按深圳欣康基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P蛋白检测芯片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结果判断 检测5种 Hp抗体中以CagA、VacA、Ure、Hsp60抗体中任意一项阳性即判断为Hp抗体阳性;以分泌CagA/VacA为Ⅰ型Hp,无分泌CagA/VacA为Ⅱ型Hp。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χ2检验,多组总体率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对照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各组的Hp抗体谱感染率比较见表1。Hp抗体谱感染率在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5.413,P 为0.004);慢性胃炎组、上消化道肿瘤组H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35、0.020,P分别为0.853、0.888);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组间及慢性胃炎组与上消化道肿瘤组Hp抗体谱感染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2、0.081,P分别为0.912、0.776);溃疡组 Hp抗体谱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慢性胃炎组(χ2值分别为8.849、9.453,P 分别为0.003、0.002)。

表1 各组间Hp抗体谱感染率及Hsp60阳性率[n(%)]

2.2 Hsp60抗体在对照组、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上消化道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4%、1.75%、20.5%、3.1%、46.4%(见表1)。上消化道肿瘤组 Hsp60阳性率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3.968、65.589、9.79、17.955;P 值 分 别 为 0.000、0.000、0.002、0.000)。

2.3 对照组、慢性胃炎、胃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各组的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比较见表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肿瘤组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慢性胃炎组。

表2 各组间Ⅰ型、Ⅱ型Hp感染率比较[n(%)]

3 讨 论

Hp是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分离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一般情况下定植于胃黏膜,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并且是胃腺癌与胃淋巴瘤的诱发因素之一[1]。Hp在胃黏膜繁殖后,能产生丰富的尿素酶,有极强的分解尿素的作用,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对黏膜产生毒性作用,致使黏膜损伤,破坏胃黏膜,发生上消化道各种疾病。

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Hp感染人体后可呈现不同的临床结果,这除了可能与宿主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Hp菌株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不同临床结果的关键因素。由于菌株不同,其所含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也不尽相同。一些Hp表达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它们在导致黏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现已表明Hp不同的抗体成分决定了其致病特点或与Hp感染的预后及耐药密切相关[3]。据此特性临床上把Hp分为2种类型,即分泌CagA/VacA为Ⅰ型,无分泌Cag A/VacA为Ⅱ型[4]。它们在胃和十二指肠疾病中造成的后果不一样,Ⅱ型HP不产生细胞毒素,它虽然能覆盖在部分胃黏膜上,并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生Hp抗体),但不能侵入胃上皮细胞,可长期无临床症状。相反感染Ⅰ型Hp后,由于细胞毒素的作用造成胃上皮细胞空泡、损伤、坏死及溃疡,因此感染此类Hp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部肿瘤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5]。本文中上消化道疾病的Hp总阳性率为57.27%(319/557),与文献[6]报告相似,表明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Ⅰ型Hp感染率在消化性溃疡组与上消化道肿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及VacA)的Hp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

Hsp是一种分子伴侣,能以分子模拟宿主自身抗原,逃避宿主免疫和(或)诱发自身免疫,同时其具有抗原特异性可引起抗感染免疫。目前至少已认识到4族Hsp,即Hsp90、Hsp70、Hs p60和小Hsp。研究表明Hp中存在Hsp60,它可能与Hp对胃黏膜上皮的黏附有关,而且参与蛋白质的细胞外装配和(或)在宿主胃环境中保护尿素酶的活性[7-8]。本研究中上消化道肿瘤组Hsp6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及对照组,表明Hsp60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胃癌的形成、发展有如下模式: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其中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胃黏膜良性病变向胃癌演变的前奏,属于慢性增生性疾病,而在此过程中Hsp60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上升趋势[7]。

在人群中采用Hp检测的血清学筛查,能够及早发现各种消化性疾病患者,并得到早期治疗。本组结果表明,Hp蛋白芯片血清学检测可以为临床判断是否为产毒的H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对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很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姚永莉,张万岱.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4):455-458.

[2] 岑朝,黄赞松,周喜汉,等.百色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及其耐药状况研究[J].广西医学,2009,31(1):7-9.

[3] Go MF,Graham DY.How does Helicobacter pyl ori cause duodenal ulcer disease:the bug,the host,or both?[J].J Gastroenternal Hepatol,1994,9(Supp l1):8-10.

[4] 朱人敏,秦苏堤,金鑫鑫,等.幽门螺杆菌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0):911-917.

[5] 林裕龙,龙国进,兰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检测在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06,27(12):1887-1888.

[6] 成积儒,蔡永林,黄德旺,等.33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6):806-807.

[7] 马锐,孙丽萍,袁媛,等.胃黏膜病中 Hsp60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43-44.

[8] 尹晓燕.上消化道出血207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87.

猜你喜欢

幽门感染率毒素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